APP下载

高二生物学优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与对策模型研究

2021-10-24丁燕

高考·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心理障碍

丁燕

摘 要: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单一的各科成绩全优,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康人群。高中阶段我们往往会遇到一类生物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忽视,造成心理障碍的学优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口头交流等方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旨在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提高其多元才能和核心素养,从而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学优生;心理障碍

一、研究背景

北大原校长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培养人格的事业。但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太多令人惋惜的事情。比如:马加爵高中阶段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在大学期间,残忍杀害和其发生口角的四位同学。吴谢宇,同学心目中的学霸,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被北京大学录取,却在大二时无情杀害自己的母亲。

高中生物学优生专指在高中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有着一定天赋,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较为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学科成绩比较突出的这部分学生。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发现,国内外对高中生物学优生的研究为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知识的记忆,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实现人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我校物化生和物生地组合学生较多,高中生物学优生也是比较大的一个群体,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让这部分学生既能在生物学上有所发展,又能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通过对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层次是不一样的。马斯洛认为人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再者是安全和社会需要,也就是常说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再高级的需求便是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现今很多人不再为饥饿和人身安全而惶恐,反而因为精神世界的匮乏,变得空虚、冷漠。据调查发现,部分高中生物学优生同样存在心理障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内心孤独、过度竞争、爱慕虚荣并且喜欢自我封闭,甚至经不起挫折等,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内心所想,使其成为健康的人。

三、高中生物学优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一)社会对高考制度重视程度的调查分析

我校在读学生共有2640多人,放学前发放调查问卷5280份,每位学生2份,一份学生填写,另一份学生家长填写。第二天回收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图1)。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和学生对现今高考制度相当重视。通过和家长沟通了解到,我校所有学生将参加高考,沒有学生直接出国而不参加高考。正是因为社会对高考的高度重视,家长和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做到最好,家长陪读,学生只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学习。

(二)高中生物学优生性格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中学优生心理障碍的成因,我们通过一次生物小测试,对578名学生物的学生进行区分,统计结果显示我校高中生物学优生比较高达10.38%(图2)。

我们将针对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问卷调查发放给这578名学生,并对问题逐次进行剖析。首先,我们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分析了性格对心理障碍的影响。数据显示,喜欢交朋友的学优生只占31.32%,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学优生却高达45.13%,有业余爱好的学优生只有20.05%,说明这些学优生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交流。学优生过度关注考试成绩,情感需要即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尊重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人就会自闭和偏激,更加不愿意和人交往。长此以往,他们容易为小事而烦恼,变得敏感压抑,动辄就迁怒于他人。

(三)高中生物学优生家庭及学校因素的分析

除了对高二生物学优生性格方面的分析之外,我们还调查了其家庭和学校对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影响。

很多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充满了高要求,甚至认为和子女谈心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套模拟题,多上补习班。数据表明,经常帮家长做家务的学优生才占12.45%,大多数学生认为作业多,有心无力,还有部分学生体会不到家长的辛苦。约占16.28%的学生认为做家务没有任何意义,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值得考量。学优生情感的缺失,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过分注重成绩,课后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看待问题过于片面,对人对事过于冷漠,缺乏爱心,不知道关心他人,自私自利,认为只有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咨询室的存在但不知道地点的学优生占15.68%;14.29%的学生虽然知道,但从没有去过;只有2.02%的学生咨询过。这说明很多人并未正视心理问题,总觉得只要身体健康就行。更有人认为,去过心理咨询室的话,别人就会歧视我,觉得我可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世俗的眼光固然重要,但如果出现心理障碍而不及时解决,最终只会酿成大错。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心理问题,而不是带有偏见去忽视它。

四、转化高中生物学优生心理障碍的对策模型研究

(一)家校共同营造良好环境

学习成绩重要,但学生的健康成长更重要。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不能刻意去比较成绩,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错误观点。

(二)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在学习负担过重的压力下,我们可以板报、橱窗、班会课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慢慢具备自我调节心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心理咨询室的带领下带领学生参观心理咨询室,知道其存在的科学性。

(三)提高教师和学优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

家长要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相处,而不是建立敌对的关系,要意识到说话的艺术性,不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适当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不能只顾其吃好喝好穿好。教师也应该多学心理学,让心理知识渗透到课堂之中。

五、个案分析

案例一:高二物化生实验班,张同学,智商高,成绩好,尤其是生物竞赛成绩特别突出,但为人孤傲,平时很少与人打交道,也没什么知心朋友。某次生物课结束后,张同学和其他同学就生态系统结构这节内容中的食物链条数发生了争执。在教师的调解下,张同学依然认为自己的方法是对的,不肯让步,言语中还很鄙视其他同学。渐渐地,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更不愿意和他玩。张同学表面上表现得无所谓,其实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很羡慕也特别期待成为他人的好朋友。笔者了解情况后,先让张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很多行为太过自我,没有顾及他人感受。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当时与张同学发生争执的其他同学,个性也比较强,因此默默地找了这几位同学谈心。要成为一个融洽的班集体,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让步,更何况他们是全年级的物化生实验班,理应成为年级的骄傲,而不是别人的笑柄。一个月后,张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在这几个调皮学生的带领下,班级成绩也显著提升。

案例二:高二物生地实验班,吴同学,在生物这门学科上很有天赋,其生物成绩很好,但学习习惯不好,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从小父母在外地打拼,与其相处时间较短,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高中阶段,父母放弃外地事业,回家陪伴吴同学,但吴同学很不适应,觉得自己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和父母的感情也很淡薄,互相处于僵持状态。吴同学的父母很烦恼,班主任建议他们去咨询校心理医生,如何改善和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吴同学之间的关系。医生建议:第一,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吴同学,应该先去了解他内心所需,再慢慢渗透自己想法,说话不可太过强硬。第二,发现吴同学的爱好,投其所好,适当给其惊喜,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第三,保持之前的工作状态,不能让吴同学有心理负担,为了其高考放弃多年的事业,拉近距离的同时再保持距离,让其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梦想。在高考的征途上,父母是其避风港,是其指路灯,是具有感情的亲人。吴同学的父母按照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吴同学不再像之前那么叛逆,慢慢感受到了父母无私的爱,父母工作的斗志也成了他学习的动力。在教师的帮助下,其改进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他科目成绩渐渐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2]KaufmanJC,GentileCA,BaerJ.DoGiftedStudentWritersandCreativeWritingExpertsRateCreativitytheSameWay?[J].GiftedChildQuarterly,2005,49(3):260-265.

[3]胡家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J].哲学研究,2015(8):104-108.

[4]陳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10):79-81.

[5]陈梅华.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心理障碍及排除[J].中学生物教学,1998(5):18-19.

[6]邵性亮.高中生物“学困生”对中图版必修1模块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6(4x):50-51.

本文系江苏省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2019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No.TZJYYB2019-28。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心理障碍
如何帮助初中学困生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空心病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低到尘埃里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
高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