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要闻

2021-10-24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1年8期
关键词:珠峰视域北斗

关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发布

日前,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三调”以2019 年12 月31 日为标准时点,全面查清了全国国土利用状况,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国土调查数据库,掌握了全国主要地类数据:耕地12786.19 万公顷,园地2017.16 万公顷,林地28412.59 万公顷,草地26453.01 万公顷,湿地2346.93 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30.64 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55.31 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9 万公顷。

数据显示,2019 年末全国耕地19.18 亿亩,较“二调”减少1.13 亿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土绿化。全国建设用地总量6.13 亿亩,较“二调”时增加1.28 亿亩,增幅26.5%,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9.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48.34%提高到62.71%,建设用地的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总体相适应。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达1.55 亿亩,一些地方存在大量低效和闲置土地;村庄用地规模达3.29亿亩,总量较大,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具有较大潜力。

《2020年自然资源部卫星应用报告》发布

日前,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发布《2020 年自然资源部卫星应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底,我国在轨自然资源遥感卫星达19 颗,面向自然资源调查监管的遥感卫星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卫星共享共用形成规模,卫星遥感应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范围、规模、深度进一步扩大。

2020 年,我国成功发射2 颗陆地遥感卫星和2 颗海洋遥感卫星,自主攻关解决了激光测高、高光谱、热红外、微波辐射计等载荷的处理和应用技术等卫星遥感应用难题。同时,基本实现自然资源部内国土、测绘、海洋、地矿、林草数据影像的贯通,推进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市县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全年累计向2000 个用户推送陆地卫星数据173 万余景,海洋卫星数据274 万余个,数据量达到1.6PB。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卫星遥感已成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督察执法、开发利用、空间规划、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地质勘查、测绘地理信息、海域海岛等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常规信息保障。

首部珠峰大型百科图书《走近地球之巅》发布

8 月29 日,我国首部全景式详解珠穆朗玛峰的大型百科图书《走近地球之巅》正式发布。

《走近地球之巅》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出版,重在科学普及,突出科技创新,通过聚合科考、测量、登山等各领域权威专家,以全新的思路和创新的视角,真实还原珠峰诞生的全过程和成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历程。全书分为“认识珠峰”“科考珠峰”“攀登珠峰”“测量珠峰”“保护珠峰”5 个篇章,系统展示我国6 次珠峰地区大型综合科考、2 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成果 ;详细绘制18 条人类成功登顶珠峰路线,解读从北坡登珠峰的路线及营地;生动讲述珠峰最新高程数字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该书采用近300张摄影图片、手绘插图、专业地图及信息图表,通过20 多个音频、视频、VR 三维地图等延伸阅读,以大幅面超长拉页等新颖独特的装帧设计,为读者带来一场珠峰知识盛宴。

2021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时间公布

8 月31 日,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网站发布《关于开展2021 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

通知显示,2021 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时间为2021 年11 月6 日、7 日。凡符合原人事部、原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注册测绘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测绘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规定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为“测绘综合能力”(客观题)、“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客观题)和“测绘案例分析”(主观题),应试人员须在1 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具体报考条件可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www.cpta.com.cn)“报考条件”栏目查询。

科技

“祝融号”火星车完成探测任务

8 月30 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5 月15 日成功实现火星着陆,5 月22 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截至8 月30 日,已在火星表面执行科学探测任务100 天,累计行驶1064 米,搭载6 台科学载荷,共获取10GB 左右原始科学数据。

据了解,“祝融号”火星车的设计寿命是90 个火星日(92 个地球日),已超额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在探测期没有遇到火星沙尘暴,依旧充满能量,按照既定高效探测模式工作运转。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经进入拓展任务阶段,将继续向着陆点以南古海陆交界方向行驶,获取感兴趣目标的科学探测数据;环绕器将择机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科学探测,兼顾火星车拓展任务阶段的中继通信。

目前最高精度!中国科大团队实现毫米级非视域三维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合作,利用频率上转换单光子探测技术,实现了毫米级非视域三维成像,是目前非视域成像的最高精度,为该技术的实用化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传统光学成像手段只能对相机视场范围内的目标物体进行成像。非视域成像利用单光子探测技术记录单个光子的飞行时间信息,结合相关计算成像算法,可以实现对相机视场范围外的目标成像。中国科大研究团队利用脉冲泵浦频率上转换探测技术,实现了时间分辨能力达到1.4 皮秒的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利用该探测器搭建的非视域成像系统,成功解决了非视域成像技术中难以实现完全同轴的成像系统的问题,实现了对视域外目标物体的高精度三维重构,其横向空间分辨能力达到2mm,纵向空间分辨能力达到0.18mm。该工作有望在非视域目标探测、反恐防暴、紧急救援、智能驾驶等领域得到应用。

一款小型低功耗可穿戴导航与运动感知系统研制成功

近日,一款小型低功耗可穿戴导航与运动感知系统WHU-WearTrack 在实验室研制成功。该系统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认知与人机智能导航团队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多源智能导航团队联合研发。

WHU-WearTrack 系统内置微机电惯性传感器、磁传感器、电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低功耗蓝牙SoC,整套系统含外壳尺寸为3.7 厘米×3.2 厘米×2.0厘米,重量为50 克,充一次电可采集数据10 小时以上,或同时运行数据采集、通信和高精度导航解算5小时以上。该系统装配了先进的实时定位定姿算法,以行人足绑式室内定位为例,单个系统可提供约1%(即100 米距离下定位精度约1 米)精度的实时导航定位服务,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导航和定姿、物联网设备动态监测、小型无人机和机器人导航、机械自动化控制等多种应用场景。

数字

1万亿元

一年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以来,中国北斗已经为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国家提供服务。预计2025 年,我国北斗产业总值将突破1 万亿元。

数据显示,我国超700 万辆道路营运车辆、约1600 艘公务船舶安装使用北斗系统,3.63 万辆邮政快递车辆安装北斗终端。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精准农业、防灾减灾、智慧港口等各种解决方案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区域的众多国家得到应用。

据悉,北斗系统平面精度可达2.5 米,高程精度可达5 米,在全球范围内的精度是世界一流。目前,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已经使用上中国的北斗,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全球位置服务平台已在全球20 多个国家开通高精度服务,全球总用户数超20 亿。

猜你喜欢

珠峰视域北斗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北斗时钟盘
揭秘珠峰身高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