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时机与术后疼痛缓解关系的回顾性分析
2021-10-24刘红财郝霜霜曲震庞瑞明
刘红财,郝霜霜,曲震,庞瑞明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133)
0 引言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现阶段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且绝大多数患者均为压缩性骨折。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病成为临床常见、高发性疾患;患者以“腰、胸背疼痛”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在诸多内外源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以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疾病主要发生对象,且发病率与年龄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1];该病致残率、病死率居高不下,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再发骨折,因此开展科学、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PVP逐渐被临床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但手术时机的选择会对术后疼痛产生直接影响[2-3]。为进一步体会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时机与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选取深圳市宝安中医院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接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8 例,均给予PVP 治疗;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观察1 组(26 例):男14 例,女12 例,年龄51~79 岁,平均(65.06±12.15)岁。骨质疏松病程1~6 年,平均(3.56±0.23)年;体重44~75kg,平均(57.56±5.41)kg。观察2 组(26 例):男13 例,女13 例,年龄51~78 岁,平均(65.11±12.00)岁。骨质疏松病程1~7 年,平均(3.66±0.47)年;体重45~75kg,平均(57.78±5.85)kg。观察3 组(26 例):男16 例,女10 例,年龄51~80 岁,平均(65.59±12.66)岁。骨质疏松病程2~6 年,平均(3.78±0.41)年;体重44~76kg,平均(57.69±5.74)kg。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纳患者均符合临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②均经急诊入院;③依从性佳、配合度高;④临床资料完整;⑤精神正常且意识清醒者;⑥无认知和沟通障碍;⑦无语言沟通、听力障碍;⑧耐受性较好者;⑨患者和家属对此研究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癫痫疾病者;消化道严重疾病;精神异常;合并严重肺源性心脏病;无临床配合能力;合并心肌淀粉样变性疾病;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肝肾功能严重衰竭;合并瓣膜性、扩张型心肌病;存在血管性水肿;合并存在恶性肿瘤;合并呼吸衰竭;存在艾滋等传染性疾病者;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恶性心律失常。
1.2 手术治疗方法
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在C 形臂辅助下对确认椎体终板重合位置,确保棘突位于正中;后将病变相应椎体进行定位,正位从椎弓根影外侧进针,侧位则确保与椎弓根平行进针;借助利多卡因行浸润麻醉,通过正侧位 X 线进一步观察进针角度、深度后进行微调,确保正位接近棘突,侧位至椎体前中三分之一 处。调骨水泥后在拉丝时将其缓慢推注,借助C 形臂 X 线机下对水泥扩散方向进行监视,避免骨水泥进入血管;椎体骨水泥平均推注量控制在3.5mL,退穿刺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意识、瞳孔、血压等生命体征,24h 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下地活动,有效减少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疼痛用VAS 评分进行评价,分值0~10 分,其中0 分记录无痛,疼痛轻度记录1~3 分,疼痛中度记录4~6 分,疼痛重度记录7~9 分,疼痛剧烈则为10 分[4]。
观察三组水泥注入量。
观察三组手术前后活动能力[5]:评价活动能力采用KPS 评分,分值为0~100 分,分值和活动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此研究借助 SPSS 16.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观察的计量资料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处理;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
术前三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三组患者VAS 评分均出现降低,其中观察2 组VAS 评分缓解程度较大,其次为观察1 组,观察3 组VAS 评分缓解程度较小,数据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
2.2 三组骨水泥注入量
三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骨水泥注入量
2.3 三组手术前后活动能力
术前三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三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组间内数据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手术前后活动能力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典型的全身性骨骼病,同时也是临床常见疾病,低骨密度是该病症的主要表现,发病无年龄段之分;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极易导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情况较严重者,会对患者机体力学稳定性造成破坏,加重脊柱退变;在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作用下,该病以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生对象,发病早期并没有典型症状,潜伏期较长,随疾病进一步加重,会导致患者骨组织结构受损,进而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6]。
保守治疗方案会加重骨质疏松,形成恶性循环的同时诱发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治疗该病方面,手术具备显著优势。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致使经皮椎体成形术发展成为临床典型的微创手术,该术式具备“手术风险低、术后恢复快”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7]。经皮椎体成形术最早被临床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等疾病,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将术式用于治疗脊柱压缩骨折,且效果较佳。调查发现,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外伤史,绝大多数患者是因为疼痛才来院就诊,而疼痛一般发生在骨折后第2d 或更长时间;在卧床、坐起时患者疼痛加剧,活动后逐渐有所减轻。
而经临床研究发现,术后疼痛缓解,多与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影像学辅助下经椎弓根穿刺伤椎,建立通道后在伤椎内注入骨水泥,进而缓解疼痛的同时促使椎体恢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后发现,该术式下会出现常见是骨水泥中毒、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8]。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发生原因,与骨折严重程度、骨水泥注入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骨水泥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黏度是骨水泥的特征性参数,受黏度的影响,会对椎体中的骨水泥分布以及渗漏发生率产生直接影响。骨水泥注入过多,会导致椎体再次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所以在实际手术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注入适量的骨水泥[9]。
此研究结果示:不同手术时机,患者VAS 缓解程度、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受伤至手术时间在7~21d 的患者,VAS 评分较低,活动能力分值较高。可见,PVP 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重要措施,而在受伤后7~21d 内接受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最好。
综上所述,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后7~21d 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优势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并提升其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