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的探讨
2021-10-23杜鑫
杜鑫
摘 要:随着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环境资源保护受到更多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人民收入的显著增加,意味着未来旅游业将占据居民消费中的更大比重,且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对环境破坏更小,衍生的工作岗位也更多,所以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创新景区开发模式,将是未来某些城市化水平不够发达城市的发展重点。本文将探讨目前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现状,并研究如何创新景区开发模式。
关键词: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体验;景区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开发旅游景区、提高游客旅游体验是发展城市旅游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举措。一般来说,要创新景区开发模式,吸引外地游客增加收益,通常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进行景区包装,利用名人效应等提高当地景区文化附加值,二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对景区景点分布、景观种类等进行创意设计,形成独特景观。
一、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许多城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重视,不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景区开发模式也难以进步。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许多城市无法兼顾城市开发与修建景区,城市开发人员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旅游资源的利用程度难以匹配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同时,旅游业初期所需成本较高且收益较少,一些经济条件尚未达到发达程度的地方政府对于自然景区的开发与建设采取忽视态度,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制造业中,即使不违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也只是将自然景区作为一项公益的经营项目,没有发挥当地的景观优势,没有将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相互结合。所以目前的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中,存在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加之对森林、湿地、山区等开发方面认识的不足,导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容易引发矛盾与冲突,难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缺乏投入资金,景观设施不足
无论开发任何种类的资源,资金投入都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人员的聘请、广告宣传包装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后勤保障。但由于景区开发成本和难度增加,在利润方面对民间资本吸引力較低,导致在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中常常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且一些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如森林公园,由于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成本更高。且自然景区需要一定时间的生长和修建,导致目前大部分景区的建设周期更长、回报更慢,很难吸引投资商。资金的不足除了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度外,更重要的是使得景区中的景观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不完善,资金的缺乏不仅导致无法聘请专业的设备使用和维修人士、无法确保设备本身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景区设备能及时更新换代,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游玩需求,景区逐渐缺乏吸引力。现阶段,虽然国家投入更多的环保资金来开发旅游资源,想兼顾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但缺少民间资本的支持,景区开发的资金问题仍然难以解决[1]。
(三)建筑物缺少特色及文化价值,未能与景观协调
对于景区观赏性而言,建筑物的设计十分重要。即使是以独特的绿色风景和良好的空气环境作为卖点的自然景区,若是想真正利用景区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开发者还需对景区的景观进行创意设计。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加入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尤其是景区中的景观建筑物。作为景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也同样是景区中的一大看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区的景观特色,是完善景区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2]。但现阶段由于一些政府对开发旅游资源的经验不足,且受限于资金、地理环境等因素,许多景区内部的建筑物建设并不完善,不仅未能加入当地的人文特色进行创意设计,在建筑布局上也未能跟自然景观互相结合,破坏了景区的观赏性,也未能增加景区的文化附加值,缺乏吸引力,游客难以得到较好的旅游体验。
(四)规划布局混乱,景观支离破碎
由于思想认识的不足和工作经验的缺乏,目前一些中小型景区开发建设中,规划布局意识不强,各种景观的布置和搭配混乱,景区的设计缺乏整体性。景区内部景观缺乏美感,各项景观之间无法互相搭配导致景区定位不清,极大地破坏了游客的游玩体验,不利于景区的长久发展。景区规划布局意识薄弱,景观之间缺乏协调性与整体性,虽然单一景观的优美度不低,但景区整体环境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观赏性不强。 并且对于一些湿地、森林等自然类景区来说,即使可以通过人工栽培、人工造湖等方法来调整景区布局,但景区的选址大多只能依赖原有的自然资源。景区的位置选择不灵活,导致难以跟一些人工建设的现代化景点配合。景区布置具备一定的封闭型,加大城市整体的景点规划布局难度。
(五)景区生态环境承载过量,游客体验不佳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国民出游的需求日益增长,全国各旅游景区常常出现游客爆满的情况,尤其是在节假日更为普遍。曾经发生在九寨沟景区的游客滞留事件,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过多的游客数量会给旅游景区的环境和资源都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对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景区内的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即使凭借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修复或复制,其价值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旅游景区应将其资源的空间承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更加注意消费过程中的具身体验,旅游过程也不例外[3]。过多的游客数量,会产生排队时间长、环境脏、秩序乱等问题,游客无法在景区获得满意的服务,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游客的心理承载量也是旅游景区在开发与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的(见图1)。
二、创新景区开发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在开发景区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必不可少,除了能减少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破坏、提高景区设备安全性外,政府还能起到以下的作用。
1.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于大部分景区开发对于生态环境要求更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制造业的发展,且开发景区初期成本高、收益慢,十分不利于吸收民间资本。这时政府就要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向民间企业宣传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并指出旅游景区建成后能对当地经济起到促进作用,拓宽融资渠道。要加快景区开发的建设进度,政府首先要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安全。其次要减少不利于保护环境的工业活动,鼓励企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信心,同时要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促进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划分更多公园场地,增加城市绿化面积[4]。最后,政府还要培育、扶持一部分开发旅游资源的企业,让民间企业看到旅游景区项目在我国未来市场环境中的发展前景。
2.加大经济投入,引进专业人才
经济投入是推动景区开发与发展不可忽略的话题,无论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景区环境都需要足够的经济条件作为保障。而除了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外,由于我国对旅游景观资源开发的经验不足,在景区规划布局、景区选址、环境保护、协调景区发展同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等各方面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创新景区开发模式的重点之一就是政府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更大的经济投入提高福利待遇,或是积极同高校合作,为旅游景区项目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
(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对于经济的发展除了体现在景点能创造的经济收益外,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餐饮、酒店等,这些产业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游客的消费体验。以桂林地区为例,桂林地区的旅游景点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但桂林地区真正大头的经济收入主要体现在酒店、饭店、游船等旅游衍生产业,这些衍生产业发展日益完善,同样提高了桂林旅游景点的附加值。所以要推动旅游景区的发展、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就要重视其衍生产业的完善,如当地的交通条件、酒店服务星级、娱乐产业等的发展,将景区开发同城市服务行业相结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5]。
(三)加大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
即使是不以自然景观为卖点的人为建设景区,植物资源也是其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要建设旅游景区,兼顾“绿水金山”与“金山银山”,首先就要加大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政府除了要正确认识当地的气候和地势条件、保护森林植被外,还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种类的植物进行栽种,通过多种类的植被配合来提高当地旅游景区的观赏性。
(四)保护动物资源
在景区的景观中除了植物资源外,动物资源也同样不可忽视,保护动物资源除了能维持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外,还能增加当地旅游景区的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也能提高景区的趣味性[6]。但目前由于保护和监管意识不足,在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经常出现动物受伤或生病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森林动物资源。所以政府应当重视当地动物资源保护,通过设立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来保护动物,既能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也有助于旅游景区吸引游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五)注重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
在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上,应注重体验主题的确立,旅游体验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主题的确立应基于文化角度,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首先,主题要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快速吸引游客的注意;其次,主题的确立要深入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景区的特色;最后,结合主题的配套设施建设要在景区经营与管理者的能力范围之内,保证景区运营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景区开发极限运动、探险运动等高风险体验项目,要注重和景区资源的有机结合,并对安全措施做好管控。而禅修、手工制作、田园采摘等更适合大众旅游者的体验项目,也都能让游客全情投入,产生良好的旅游体验。
(六)提升景区服务管理,建设智慧景区
景区要对陈旧的服务设施和设备进行更新和翻修,以使游客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要对景区票务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游客等待时间[7]。景区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做好景区的服务工作还应从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内引导标识、游览线路图、卫生间设置以及停车场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景区智慧化能更好地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有效增强游客体验,因此,景区开发必须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加快景区的智慧化建设。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人景互动的全新旅游体验(见图2)。
三、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物质需求外,国人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作为能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代表性产业之一,必定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且随着居民可随意支配收入的增加,未来旅游业必定拥有更强大的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 何晶晶,单鹏飞.RMP模式下体验式旅游景区开发研究:以浙江东湖风景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5):178-179.
[2] 沈艳晶.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J].营销界,2020(41):14-15.
[3] 江亚锋.欠发达地区新兴旅游地利益博弈与协调[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3.
[4] 孙小婷.旅游景区开发与可持续性发展[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11):62.
[5] 周长.旅游体验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开发研究:以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市场,2017(22):242-243.
[6] 王丽梅,刘炳亮.浅谈游客体验的景区深度旅游开发与管理[J].科技展望,2016(17):182-183.
[7] 张圆刚.体验时代的旅游:新技术与新实验[J].旅游学刊,2020(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