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地区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水质浅析

2021-10-23李建英封梅青雒寒梦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8期
关键词:氯化物水化学碳酸盐

李建英 封梅青 雒寒梦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深入人心,水资源和水生态也日益被我们所关注,有关部门也愈加重视地下水的保护与治理。本文以某研究区平原深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取样、送检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水化学类型及水质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供该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借鉴,同时为区域地下水保护提供依据。

一、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区诸多河流属海河流域,多季节性河流,横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地两大地质单元,平原自西向东倾斜,地势平坦。平原监测区面积8813.3km2。

根据地形地貌及其成因类型等,研究区大致可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大区,分别为:山前冲积及冰水堆积倾斜平原区、近山河流冲积湖积平原区及远山河流冲积湖积低平原区。

根据第四系地层分层原则将含水层划分的为四个含水组,分别为全新统(Q4)、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下更新统(Q1)。各含水组含水层的粒度均从西向东由粗变细,以区内河流为界将平原分为东、西两大区:即河西为全淡水区;河东为有咸水区。第一含水组:河西底板埋深多小于40m;河东40~60m,局部地带或深或浅,由一套冲洪积和牛轭湖相粉质粘土、粘质砂土等物质组成;第二含水组:河西底板埋深40~160m,河东140~280m。河西含水层岩性:西部为砂砾,厚10m左右,东部为中粗砂,厚20~30m,与第一含水组有较强的水力联系;河东含水层岩性多为粉细砂或中细砂,厚10~40m,上部为咸水;第三含水组:河西底板埋深220~340m,河东340~420m,主要由一套冲积、冰积粉质粘土,风积中粗、中细砂组成;第四含水组:由一套冲洪积、湖积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粘土组成,含水层岩性多为风化中粗砂,透水性差,出水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二、样品采集与分析

在研究区平原地区共有81个深层水样点,基本能反映该区平原的深层地下水水质情况。选取八大离子、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TFe、COD-Mn、Cu等)、毒理学指标(汞、砷、硒、镉等)等39项为地下水水质的评价因子[1],采用单因子法和附注加分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三、现状水质分析

(一)地下水超标统计

研究区平原深层81个水样点的水化学参数统计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低于检出限的按0计)。从表1可以看出,深层地下水的pH值变化范围在7.31~8.44之间,均值为7.92,偏碱性。总硬度质量浓度为26.16~1357.52mg/L,均值为269.16mg/L。氟超标率超过15%。

(二)地下水化学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深层水水样的阳离子明显聚集于三角形的左、右下角即优势阳离子为Na+和Ca2+,其次为Mg2+。水样中优势阴离子为HCO3-,其次为SO42-和Cl-。

图1 深三线图

按照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法分别对研究区深层地下水进行分析并绘制了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图,见图2。平原深层地下水水质动态相对较小,矿化度均小于1g/L,水化学类型由西向东大致呈条带状分布,多为重碳酸盐类型,其中重碳酸盐钙型水、重碳酸钙钠型水、重碳酸钙镁型水、重碳酸钠型水、重碳酸盐硫酸盐镁钙钠型水、重碳酸盐氯化物钠型水、重碳酸盐氯化物钠镁型水、重碳酸盐氯化物钙镁型水,约占总面积的94.3%;酸盐类主要是硫酸盐重碳酸盐钠镁型水,约占总面积的0.15%;氯化物型水包括氯化物重碳酸盐硫酸盐钙钠镁型水、氯化物重碳酸盐钠型水和氯化物硫酸盐钠镁型水,约占总面积的5.55%。

图2 深层水化学类型图

(三)地下水水质量评价分析

1)单因子质量评价方法将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各指标的Ⅲ类限值视为超标[2],可以看出深层地下水超标因子超标率超过10%以上的主要有Na、F、I、挥发性酚和总硬度等[3]。具体见表2。

由表2可知,深层水中F、Na、I、挥发性酚和总硬度的超标比例均超过10%,部分污染较严重,如作为饮用水或工农业使用,应处理后再投入使用。其他因子受单点影响较大,污染成点状分布。评价结果与表1中水化学参数特征值的结果一致,评价结果可信。

表1 深层地下水水化学参数的统计特征值

表2 深层水超标因子占比统计表

2)根据地下水附注加分评价法分析评价[4],结果表明,深层水81个水样中有36个水样质量极差、38个质量良好、7个质量优良,所占比例分别为38.2%、40.4%、7.4%,见图3。地下水质量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氟化物、碘化物、总硬度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属Ⅳ、Ⅴ类而造成。

图3 深层地下水质量级别统计图

利用mapgis软件绘制研究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分布情况[5],如图4。深层水研究区域的4.1%水质量优良,零星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区域的66.1%水质量良好,广泛分布在研究区内;区域的29.8%水质量较差,分布在研究区西部、东部和东南部。

图4 深层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四、结语

以某研究区平原深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化学类型及水质进行分析研究,关注地下水现状,加强环保宣传,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体系,重视存在的污染问题,监督和控制污染源,做好污染源处理工作,尽最大努力保护和治理恢复地下水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氯化物水化学碳酸盐
电位滴定法测定聚丙烯酰胺中氯化物
秦皇岛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稀土氯化物(镧、钇)在镀镍溶液中的应用
衡水市新近系馆陶组地热水水化学特征与分布规律研究
筠连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及意义
海相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潜力模糊评价方法
氯化物熔盐体系中Gd的电化学行为及提取效率的评估
一种微生态制剂对鲫鱼养殖水化学指标的影响
用氯化物-次氯酸盐浸出、盐酸洗涤多段提取法从难处理精矿中浸出金
超高压均质联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荔枝汁中污染菌及其微生物货架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