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间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研究

2021-10-23魏世雄陈海燕王丽玲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2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峡部单侧入路

魏世雄,陈海燕,王丽玲(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600)

甲状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常见于临床中,其主要发病群体为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相关研究表明[1],甲状腺良性肿瘤发病率目前仍在逐年提升,以往常实行传统手术治疗,但由于人体颈部存在着复杂的解剖结构,在手术期间很容易使患者血管和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在术后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身体康复造成影响[2]。近几年,仍在不断发展甲状腺手术,在实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开始广泛应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现阶段有两种常用的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入路方法,分外侧入路和中间入路[3]。为了探讨不同治疗手段所获取的疗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本研究以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实行不同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试验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患者结合临床病理组织活检与体征表现符合《现代肿瘤学》[4]关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诊断标准,且知情同意研究。依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外侧入路组(n=46例)和中间入路组(n=46例),外侧入路组中:男、女比例为15∶31,年龄24-59岁,平均(41.26±2.35)岁;中间入路组中:男、女比例为14∶32,年龄25-58岁,平均(41.12±2.29)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因素存在可比性,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要求。

1.2 方法 外侧入路组:实行外侧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辅助患者以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于胸骨切迹1-2横指位置行对称kocher切口,切口长度在4-5cm,用超声刀将颈阔肌和皮下组织切开后找到病灶,自甲状腺叶的外侧逐步分离并结扎甲状腺血管,将甲状腺叶向峡部分离,完成后切除肿块和甲状腺叶,之后将切口缝合。中间入路组:实行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辅助患者以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于胸骨切迹1-2横指位置行对称kocher切口,切口长度在3-4cm,沿着颈白线用超声刀切开颈阔肌和皮下组织后,将器官暴露出,牵扯颈前肌群,使用超声刀在发现患病的甲状腺后切开被膜,将真假包膜的间隙扩开,切断甲状腺峡部后进行结扎。在将甲状腺悬韧带暴露出后,使用超声刀将甲状腺外侧的韧带及悬韧带切开。翻起甲状腺及相关肿块,采取夹钳夹断气管前外侧的甲状腺峡部,切除甲状腺叶和肿块后将切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②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相关并发症包括短暂性抽搐、出血、喉头水肿及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效果呈反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描述,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中间入路组比外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对(±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对(±s)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中间入路组4.35%(2/46)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外侧入路组19.57%(9/46)的更低(P<0.05)。

3 讨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现阶段仍未明确发病原因,其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电离辐射、雌激素水平失调及缺碘,导致患者伴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不良症状。相关研究[5]表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在10%-25%。因此,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实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发挥出关键性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生存率。

现阶段,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常用术式为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共分为两种入路形式,包括中间入路和外侧入路,实行外侧入路时切口较大,手术治疗期间会大量出血,完成手术后很难于短时间内恢复,无法保证预后效果,会限制临床应用。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相比外侧入路,是经断并游离甲状腺峡部,实现显著的治疗效果,整个手术形式的中心为气管,重点为韧带,应先对气管与甲状腺之间的硬固定进行处理,再对甲状腺软固定进行处理,切口较小[6-9]。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外侧入路组,中间入路组处于更短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更小的切口长度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可见,中间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可在解除韧带及甲状腺峡部等硬固定后,使患者向中间移动腺体,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小手术切口,加快病情恢复。除此之外,中间入路可将甲状腺腺体暴露出,手术视野开阔,方便医生对甲状腺体及周围血管进行处理,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10-11]。

总而言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中间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峡部单侧入路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军事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影像学诊断和医学鉴定的专家建议
肌间隙入路钉钩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