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城市环境 回归日常生活”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2021-10-23曹如姬CaoRuji
曹如姬 | Cao Ruji
高宇波 | Gao Yubo
康 峰 | Kang Feng
1 课题的提出
随着设计观念的发展,建筑作品的多元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建筑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建筑形式美的注重与数字化的广泛运用,使图纸与动画模型成为设计者与业主之间彼此沟通的主体,具体的使用者逐渐变得模糊,物质现场被数字模拟虚化。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多角度思考、客观分析的能力亦是当今的建筑教育需关注的问题[1]。在本科设计课程教学中,比较重视不同类型建筑功能空间差异性,而对建筑所处的真实具体的城市环境的针对性关注不足。所以如何从具体的城市环境出发,通过设计关注普通市民的生活,使他们获得理想的居住空间环境,能就近享有便利的商业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也许更具有普通现实的意义[2-3]。
在城市存量发展的当下,城市住宅面临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空间要素丰富等转型诉求,我校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组积极调整优化教学理念与方法,确立了以“立足城市环境、回归日常生活”为主线索的整体教学思路,强调摆脱传统的依据抽象的“功能”概念来组织空间的教学方式,也即回到“人”的生活本身、行为的需求来看待建筑的空间使用。引导学生从“场地现状调研”入手,观察分析社会人群的真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来切入设计[4]。并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学习空间操作的方法,由此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生活、分析主体的行为需求,进一步通过建筑设计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空间是承载生活的容器,空间使用方式的不同源于生活的丰富多彩。
2 住宅设计教案的新框架
2.1 立足复杂城市环境来分析人群的居住需求,理解居住空间生成
在教案设计过程,建筑、规划专业的老师合作讨论,为任务书赋予真实的城市环境和复杂的社区问题。引导学生立足城市视角来思考建筑设计,设计开展过程充分依托于对场地现有人群构成、生活状态、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系统认知和综合调研判断,关照场地内不同生活群体的多元诉求,避免使设计陷入脱离现实条件的“自我臆想”与“自我揣测”的虚妄之境。
新教案框架与传统住宅设计课程注重空间本体营造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经教学小组优化后的住宅设计课程体系围绕“立足复杂城市环境,回归日常生活”的教学理念展开,设置“生活认知与场所研究”—“问题研判与典例分析”—“愿景构想与空间畅想”—“材料建构与深化表达”四大教学环节[5]。在场所认知阶段,引导学生除了关注地段现存的问题之外,也能发现并呈现场所的潜在价值和精神;在策略提出阶段,能够尊重在地生活的记忆与痕迹,思考在地人群从现在到未来不同时间段内的发展诉求,建立“生长性”的阶段目标和实现路径;在方案设计阶段,从“行为事件”向“空间”的转化的图解法,将人群的行为需求转化成独特的居住空间(图1)。
图1 传统课程框架与优化后课程框架比较
课题基地位于太原市桃园南路与迎泽大街交叉口西南方位,用地属于山西省太原市煤炭化学研究所家属区,该生活区始建于1961年,随着研究所工作人员增加,后来又陆续在家属区南侧增建多栋住宅,并配套有社区医院、水塔、食堂、活动中心、维修中心和居住区运动场的综合社区(图2)。从城市外部环境来看,周边的道路和环境都在不断更新,随着地铁2号线的修建,基地北侧将紧邻地铁出入口,使人车交通更加复杂。从内部环境来看,随着住房改革很多公房个人买断后上市流通,又由于地处学区房,使得这里的居住人群区域多元化。“三供一改”后社区物业也脱离原有单位,交由物业公司管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社区开放性的要求,配套设施渐渐不满足人们的需求,整个社区面临改造和更新。以这种由真实社会发展及现有状况产生而来的现状实物为参考,使课题任务更具有社会现实性。课题教学目标是结合场地及其所处的城市环境进行调研,选定居住人群,分析其活动特点和生活需求,开展创新居住空间设计。
图2 基地现状图
2.2 开放包容的任务书设置
虽然全年级任务书相同,但是每组同学立足的观察背景不同,所关注的设计人群亦不同。设计人群的选择是学生寻求设计概念的发力点和线索,同学们在了解特定使用人群对建筑功能在使用空间和心理空间的需求,在居住建筑中针对特定人物的不同使用方式设计特定的功能和空间[6-7]。
希望通过课程任务的训练,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建筑学范畴内的认识与技巧,还能建立起利用建筑设计手段来积极回应城市环境的这种社会关联意识[2,8]。只有对基地这个微环境的生活经过细致的分析和畅想,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
3 教学组织过程
3.1 教学进度安排
该教学课题历时5周,每周8课时,共40个课时。每个教学周与教案主题词相对应,针对学生的主题构思相应内容各有侧重,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图3)。第一周为综合认知和行为研究,通过现场调研从社会视角和日常行为视角进行在地性生活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性认知场地的能力,打破针对单一建筑的调研思路,从多重视角出发完整认知路径,关注不同人群的生活样态、活动特征和现实诉求,找到设计的突破口。学生对基地相关区域的现实问题的关注呈现出一种令人欣喜的热情,比如社区公共空间与周边住区人群生活状态的关系,社区内不同人群的活动特征,一层住宅广泛存在的破墙开店、违章搭建的非正常使用经营状态,甚至包括社区内服务的保姆人员的生活状态均有涉及。学生以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由此出发的亲身观察去贴近场地,进而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而不是仅仅依靠书本资料来开始设计[2]。
图3 教学结构矩阵
第三周安排有中期汇报,会有小组间的交流评图和小组间的讨论,并对同学的方案构思和总体问题进行评析和讨论。用密集的小组讨论来引导同学们设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改图。老师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同学各自特性,启发同学们去解决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中期评图对学生理清方案设计出发点,把握总体思路和设计进度的控制都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第五周末是该设计的综合评图,会有来自其他年级的老师和学生、知名设计师校友一起进行交流。学生汇报方案提问答疑之后,老师们之间进行交流,对教案情况、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调整方向进行研讨,为教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实践依据。
从最终的设计成果来看:住宅是生活性很强的设计对象,同学们通过复杂城市环境认知调研,体验居民的日常行为需求,发现真实问题,由此激发设计灵感。同学们的设计思维在城市社区生活和建筑设计之间相互切换,在现实体验与空间场景构想之间相互促进,使得设计成果具有相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6]。
3.2 教学重要节点
(1)唤醒对日常生活的感知能力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确立研究点是设计开展的重要前提。在问题的发现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关注于物质空间本体的现实状况,却时常忽略对于宏观层面的城市发展认知以及日常层面的在地生活观察,使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流于表象化,难以拓展并深入。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从多个维度了解场地物质空间背后的生成机制,打开发现问题的视野和思路,为后续设计开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图4)。
图4 场地认知调研指导
在教学实践操作中,我们从宏观视角与日常视角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性认知场地的能力,打破针对单一建筑的调研思路,从多重视角出发完整认知路径,关注不同人群的生活样态、活动特征和现实诉求,找到设计的突破口[5,9]。
(2)掌握复杂现状的认知路径
在调研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路径,明确调查主体对象、观察记录方式、重点关注内容以及阶段任务目标,形成多层级、分类型、系统化的调查研究习惯,深入了解“人——场所——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居住创新设计的社会需求点,并要求学生通过直观记录(影像、图纸、问卷调查、口述访谈、工作手记等方式)与理性分析(如类型学分析方法、图像学分析法、SWOT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地段复杂的现实条件。
(3)从行为需求到空间模式转化
在这一环节强调身体与行为的分析研究和空间的生成关系,将枯燥的功能划分还原为鲜活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的主要事件和行为活动开始分析,进行图解转化。这种图解转化法,可以用实际而具体的行为事件来理解抽象的空间设计,使设计思维具象化[10]。
从“行为”向“空间”的转化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行为与空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耦合”关联。也即基于一定事件转化生成的空间,其使用仍然存在多样的可能性。但这并不妨碍由特定行为的空间需求生成具有一定特质的空间。再由多个事件的关联性转化为多个空间之间的连接与组织,并运用草图以图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即形成了居住空间的整体[11]。由此设计出的居住空间便因社会人群需求的不同而具有了独特性。
4 学生作业成果
4.1 作业一:门户空间(图5)
图5 作业一:门户空间
门户空间作为室内与室外的交界空间对于拜访者心情转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传统村落的居民倾向于在门口了解外部的世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一旦离开了门口,便失去了安全感。因此,本次户型设计希望能以“门户空间”作为设计概念,旨在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12]。设计方案单元平面呈风车状,四户共用一个楼梯间的同时又有各自的“门户空间”,这一空间尽可能朝阳,使用功能可以是闲谈,小景观等。另外每一层还设计有一个朝阳的公共活动空间,促进邻里交流,满足日常休闲。
4.2 作业二:多样组合(图6)
图6 作业二:多样组合
通过可复制的单元以及多样组合,采取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建筑理念。用6.6m的理想柱距来满足3.3m的基本开间。基本开间组合单元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自由组合。管线复杂的卫生间与厨房均置于房间北侧便于管线对齐[13]。设计预计可通过打破楼板形成两层通高的共享空间以满足健身、饮食、聚会等需求。在不拆除毁坏建筑的前提下,满足可持续的条件下,适应使用者的变化需求。
4.3 作业三:代际互助养老户型探索(图7)
图7 作业三:代际互助养老
通过对老龄人口和青年人口行为特征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分析调研,发现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经济能力、生理需求、心理互助、行为需求等“互补性”,也为其生活上的“相互合作”提供了可能。设计概念提出非血亲关系社会代际群体互相支援的混合居住模式[14]。通过“2+1”的户型组合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地解决了老年户和青年户的居住空间,并设置了互不干扰的独立服务空间。
4.4 作业四:三代居户型构想(图8)
图8 作业四:三代居户型构想
方案通过对该社区的空间环境、各年龄段居民心理需求、居民生活场景等进行调查记录。很多老年家庭都渴望和子女一起居住,但又希望在各代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护个人隐私,对三代居户型设计存在较大创新需求。本方案设计提出缓解代际矛盾的三代居住宅方案构想,采用跃层户型设计布局,通过户型单元的错位组合,两代家庭之间通过起居室挑空设计实现联系沟通,并在在起居室上空部分设置儿童活动阅读区,便于隔代交流互动[15]。
5 反思总结
以“立足城市环境、回归日常生活”为主线索的教学思路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学生从场地调研开始,以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由此出发的亲身观察去贴近设计,循序渐进地领会在这种都市条件下开展设计工作的方式与内涵,鼓励“外师造化,内发心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设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设计的灵感或机遇。这次教学成果也印证了这点,这些来源于在地日常生活的设计灵感,在后续的方案中保持了良好的贯穿力。如“门户空间”作业成果,这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调研中两个坐在各自家门口边择菜边聊天的主妇。所以设计者以“门户空间”作为设计概念,旨在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因此“门户空间”既有一定的私密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最终的方案中,设计者用一个微妙的入户平台,平和地解决了私密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此外,开放包容的任务书和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对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任务书的多方向性,不仅在保证教案整体水准的前提下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设计成果更加丰富多样。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在充分尊重同学设计和思考的同时,主动地引导学生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推进设计,尽量避免后期推到重来,留足必要的后期深化时间,体现了教学连贯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在教学中由于课时限制,没有对学生所设计的居住空间在社会中的运作提出相关要求,如通过市场调研定性分析,通过软件模拟进行建设成本定量分析,以及运行成本、使用者成本和其他相关内容做一个粗线条的整理,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在后续教案框架设计中可以继续深化。
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有待提升的内容,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需结合专业发展需求进行持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从设计观、方法论、形式法等方面不断调整、完善、优化课程体系。
资料来源:
图1~4:作者绘制;
图5:14级学生巩忠林作业;
图6:12级学生黄晓军作业;
图7:16级学生张少敏作业;
图8:16级学生张恬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