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职能探究
2021-10-23何建新
何建新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州 510642)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要建设一批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效放大辐射带动效应。目前,有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了各类农业基地近1 400个,推广新成果1万余项,新增产值近6 000亿元[1]。高校图书馆通过整合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所需的教学与科研文献信息资源,让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现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形成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新模式[2]。这种知识转移模式的特色体现在示范、模式、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即建立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平台,通过建立实地、网络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示范基地,创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模式,通过培训知识转移示范户,增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
国外学者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内涵研究,Bloodgood等[3]指出知识转移是在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一种知识共享。二是知识转移渠道研究,Gilbert等[4]将知识转移渠道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三是类型研究,Kevin[5]将知识转移分为近转移、远转移等五种类型,Jimmy等[6]将知识转移的类型分为同级单位之间水平知识转移和上下级单位之间的垂直知识转移。四是模型研究,Nonaka等[7]构建了知识转移SECI模型,Szulanski[8]认为知识转移是从主体到接收客体的传播过程,并提出阶段过程模型。
国内有关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转移的策略、机制等方面。徐娇扬[9]探讨了图书馆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策略。郭春侠等[10]认为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有社会知识需求的拉动机制、信息技术推动机制等知识转移机制。贺巷超[11]分析了图书馆在知识转移的知识源、渠道和客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建立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有效机制。
国外对于知识转移的内涵、渠道、类型、模型的研究虽然比较深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图书馆知识转移职能的研究比较缺乏,研究视角比较分散。国内对于知识转移研究的主题较为广泛,但缺乏实证研究,对知识转移机制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等。因此,本研究以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为例,探究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的社会职能,并认为通过建立起适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知识转移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的水平。
1 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体系
政府的支持是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知识转移运行的前提。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需要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以促进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高校的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农民生产实践,做好知识示范转移工作,为知识转移进村入户开辟新渠道。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的工作目标就是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农民从事的生产实际中,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知识作用[12]。高校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已成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
当前传统的高校面向农民知识转移服务体系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高校只是面向农民知识转移产品的生产者,并非直接参与到知识转移服务中去。高校应探索改变现有的农业知识生产主体、技术创新主体与转移主体“两张皮”的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模式[13]。在政府推动下,在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集知识生产、转移、反馈为一体的知识转移模式。高校科研人员在进行教学、科研的同时,通过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给农民,这样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也能很快成为高校科研人员新课题的研究方向,形成以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服务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的服务模式,需要根据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和多元化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体系创新需求,依托高校图书馆为知识源,以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以农民为知识转移对象,创新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新理念。
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知识转移模式是以示范效果带动农民的知识转移模式。具体工作包括:一是建立以高校图书馆、高校、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联合体,推进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二是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目的,通过高校科研团队以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推广等形式,结合不同的主导产业建立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方式进行知识转移,带动周边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三是建立多元化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模式总体格局。
2 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模式
2.1 “专家大院”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转移方式
“专家大院”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转移方式是以专家指导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转移,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14]。“专家大院”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高校专家的智力资源,围绕区域主导产业,依托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科技培训以及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比如,将高校专家的最新科研成果在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实践示范,通过示范效果辐射推广,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专家大院”的专家针对农业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帮助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做大做强一个农业产业,带动一方农业发展。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为高校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提供所需知识服务。
2.2 高校科研成果与农业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的知识转移方式
以“高校科研人员+农户”的形式组织高校科研人员自带成果,直接进行知识转移,建立了成果转化为载体的区域农业合作关系[15]。高校科研成果首先在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再将高校科研成果与农民进行无缝对接,可以使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移给农民,省去了中间环节,节约了知识转移的时间和成本,更有利于农民接受知识。
2.3 农业知识咨询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方式
农业知识咨询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方式是针对解决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新技术、新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和应用实践的问题而产生的。农业知识咨询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方式是由高校将政府部门、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以本土化运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提供政务接洽、教育培训、资源整合、融资租赁、市场销售、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全方位立体式的知识转移服务[16]。采用高校图书馆网络咨询的形式,通过建立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网站和区域性高校图书馆网络联盟网站,搭建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为农业知识需求主体和供应主体提供知识咨询服务,及时将各种农业知识传播给农民。
2.4 农业产业链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方式
农业产业链的知识转移方式是以农村龙头企业,以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纽带,将先进技术、现代管理理念、资本等知识元素进行转移,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形成农业产业化[17]。由农村龙头企业出资并提供设备和场地,高校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技术股的形式入股农村龙头企业,农户与农村龙头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参加,形成“龙头企业+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高校科研人员+农户”紧密联系的经济实体。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开展示范推广,以分红的方式带动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链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
2.5 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知识转移方式
农业科技示范户是面向农民的重要知识转移载体。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应围绕蔬菜、果业、养殖、粮食等农业产业选择合适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形成“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户”的知识转移方式,提高农业科技知识转移的效率,让农业科技示范户优先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在农业科技示范户成功的示范和辐射扩散下,带动其他农户科学致富。
2.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知识转移方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知识转移主要有引进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与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个方面。该方式知识转移过程是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寻找知识源并引进知识产品,然后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用统一标准指导农业生产,统一农产品加工、物流储运和销售的机制,客观的形成了“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知识转移方式。
2.7 新媒体知识转移方式
高校图书馆应将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农业知识转移领域,开辟农业知识转移的新渠道,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进行知识转移。高校图书馆新媒体主要有移动图书馆、微信、微博、博客、农博士等。目前,高校图书馆几乎还未开展利用新媒体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的服务,反而是政府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得如火如荼。如广州农业局2018年开展农博士问诊服务,专家队伍已达到339人;推荐申报益农信息社472家,覆盖率41.26%[18]。图1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框架。
图1 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框架
3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知识转移中的职能实现
3.1 协调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职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知识转移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其协调作用。引导高校农业科研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参与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高校图书馆应明确自身在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知识转移中的地位与作用,积极主动地调整知识转移方式和内容,以实现其知识转移的功能[19]。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与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合作,将各类型知识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便于科研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进行检索,促进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联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平台,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形成层次分明的知识转移方式[20]。通过这种知识转移方式带动周边地区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等,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发展,实现共赢。高校图书馆应创新知识转移服务方式,通过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将知识转移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在图书馆内设立一个专门的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部,负责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提供文献检索培训,并负责对本校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加工[21]。“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高校图书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的知识转移方式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方式,将知识的潜在价值转变成现实农业生产力。
3.2 择优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职能
择优就是对知识进行筛选,进行有序化、科学化的整合[22]。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知识转移的知识源泉,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知识转移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23]。高校图书馆要注重各类知识资源的收集、筛选的择优工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种类型的知识资源,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帮助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全面掌握前沿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研究出适合乡村振兴的创新型科研成果。为此,应加强图书馆与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研人员的密切联系,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馆员应随时予以帮助,帮助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研人员完成知识创新中的知识择优和组织工作,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利于完成科研成果创新的环境。
3.3 中介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职能
高校图书馆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知识转移,供用户利用。知识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而高校图书馆是保存、利用及转移知识的重要场所[24]。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知识转移过程,高校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最为基础,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在农业科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民知识转移过程中,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民提供政策、科技、营销等各类知识服务。在学术研究方面,高校图书馆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提供搜集和整理好的知识,确保科研项目研究所需知识储备充足。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知识转移能促进乡村文化的优化与发展,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在担任整理和保存文化知识以及进行知识转移的角色同时,肩负优化和摒弃陋习文化的重任。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高校图书馆为农民提供辅助教育。
3.4 引导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职能
高校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各学科重点、前沿性的知识资源,经过不断更新,整合建成特色数据库。在这个特色知识数据库中,以时间为主题词,引导农民获取乡村振兴研究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引用文献来源线索和具体内容等,当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能直接找到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25]。
3.5 系统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职能
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包括知识源、转移主体、转移途径和转移客体四个方面[26],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阻碍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高校图书馆对农民所需知识资源的科学有序整合,解决了知识源分散无序的问题。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嵌入到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中,让科研人员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知识转移实际上是让知识流动起来,使知识价值得到最大体现[27]。因此,知识在高校图书馆、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民之间进行转移,形成一个知识转移系统,促进高校图书馆知识的广泛利用和更新,形成新的农村社会生产力。
3.6 信任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职能
高校图书馆不仅能为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知识转移提供大量文献信息资源,还能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提供一些信息技术上的服务,加快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查询、借阅服务、专题检索、科技查新等促进了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知识转移。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个性化知识转移服务,可以实现根据科研人员和农民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推送知识。此外,高校图书馆具有辅助教育培训的功能,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培训是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另一种方式。高校图书馆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活动的场所,方便了科研人员进行学术探讨[28]。随着高校图书馆馆员与高校科研人员、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的知识需求主体的频繁接触,能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度,加速知识转移。
3.7 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转移职能
科研项目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集聚的载体,是促进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的支撑点和“助推器”[29]。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组建高校科研团队带领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参加,建立起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和校地工作协调机制,能调动高校科研人员、农民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积极性,在科研项目研究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知识转移。高校图书馆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科研项目进行整合,建立“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研项目数据库”,为科研项目实施和转化提供知识支持,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长效职能。
4 小结
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进行的知识转移,主要是以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进行。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联合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政府制定系列惠农政策,能提升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推广效果,增强农民引进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知识快速扩散,从而形成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为农户制定各类农业生产计划,提供一定的生产资金、生产原料,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的方式,最后获得农产品回购的利润。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的良性互动机制,可以让高校的科研项目通过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农民的实际农业生产知识的需求互动,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推动区域农业产业的稳健发展,实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
在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集散地,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和知识转移的重要支柱,同时起到沟通和协调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通过高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职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