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女生乒乓球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

2021-10-23谢景怡宋晓婉

运动精品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球表象显著性

张 利 李 燕 谢景怡 宋晓婉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女生乒乓球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

张 利 李 燕 谢景怡 宋晓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教研部,北京 100083)

将104名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表象训练法运用于高校公共选修乒乓球课的女大学生中能否提升技术水平与兴趣爱好。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球技术测试值P<0.05;正、反手技术测试值均P<0.01,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发球技术测试值P>0.05无差异性;正、反手技术测试值均P<0.05,呈显著性差异;实验后两组相比,实验组技术测试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是表象训练法有助于提高公选课中女大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

表象训练法;乒乓球教学;公共选修课

现高校乒乓球课普及率较高,因器材设备简单易操作,无肢体碰撞,危险系数较低,深受学生喜爱[1]。现为进一步促进“国球”在我国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将“表象训练法”融入其中进行教学研究实验。

“表象训练”一词是美国心理学家理查•休因(R.M.Suine)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一书中首先提出,是指利用所有的感觉对经验进行重现或再造的过程[2]。简言之,即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新的经验在脑中进行多次演练;提高学生表象再现及表象记忆能力[3]。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正确的技术要求,有利于提高心理稳定性,从而提高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4]。

1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对象: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级参与大学本科体育公选课的大二女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选取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对接近的女生为实验组与对照组[5](每组52名女生,共104人;如表1),分别对其进行正手定点平击发球以及正、反手技术测试比较。

表1 学生基本情况

组别人数 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 实验组5219.63±0.34159.03±9.8258.25±10.01 对照组5220.00±0.83160.05±9.9058.98±10.42

(2)实验时间: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为期10周,一周2次,每次90分钟。

(3)实验地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沙河校区乒乓球室。

(4)实验分组:将选取的104名女大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高校乒乓球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授课,另外52人为实验组,采用表象训练法授课。

(5)实验统计:实验数据采用 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利用 T 检验与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6)实验指标:技术测试采用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测试方法;身体素质测试采用一对多测试方法;

①身体素质测试:测试内容有立定跳远(两次机会取最优成绩)、50米跑和60秒仰卧起坐(各一组)。

②正手攻球技术测试:要求用标准正手攻球动作,在60秒内从本方右半台击球到对方右半台,没有过中线球不记入总数。每位学生2次机会,记最优成绩。

③正手平击发球技术测试:要求用标准正手平击发球动作,在本方右半台发到对方右半台,没有过中线球不记入总数。15个球,记成功个数。

④反手攻球技术测试:要求用标准反手攻球动作,在60秒内从本方左半台击球到对方左半台,没有过中线的球不记入总数。每位学生2次机会,记最优成绩。

(7)实验控制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协调性、身高、体重与实验前两班乒乓球课上课时长以及乒乓球技术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学生之间互相独立无接触[6]。

②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环境、场地器材、教学进度要一致,练习和测试期间两组学生独立分开教学互无干扰[7]。

③在测试过程中,所有被测试学生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测试。

(8)技术流程图(图1)

图1 表象训练法技术流程

2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进行10周,前9周为技术教学,其中5周进行正手攻球技术和正手发球动作教学,4周进行反手攻球技术动作教学,第10周为测试周。具体训练内容与步骤如下:

(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教学实验,由同一名教师单独分开进行授课,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协调性、身高、体重与实验前两班乒乓球课上课时长,以及乒乓球技术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学生之间互相独立无接触[8]。

(2)课堂教学开始部分,教师需介绍课堂教学内容,目标,任务及重难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以及乒乓球专项热身运动(例如:步伐练习等或游戏)。

(3)课堂教学基本部分,教师介绍并讲解本节课要教授的技术动作,并做出标准示范动作。

(4)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进行徒手动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实验组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进行表象训练与传统训练,学生先用所有感知觉去体会技术动作所用到的肌肉运动以及动作轨迹、框架与细节把握,充分巩固练习并回想,模仿,记忆,表象及复现等多次重复和改正。

(5)对照组按原计划进行徒手动作练习,不加其他任何训练法。

(6)徒手练习和表象训练法练习结束后,教师组织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张球台先进行多球练习,随后进行单球练习,教师对学生动作进行指导。

(7)课堂教学结束部分,教师组织进行放松拉伸,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3 实验前分析与测试情况

3.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情况

表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情况

测试项目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 年龄(岁)19.63±0.3420.00±0.83-1.0500.294 身高(cm)159.03±9.82160.05±9.90-0.6320.510 体重(kg)58.25±10.0158.98±10.42-0.0340.200 立定跳远(m)1.60±0.451.61±0.50-0.3350.463 50 米跑(s)7.99±1.897.65±1.880.3390.520 仰卧起坐(个)40.00±7.9638.8±7.890.9810.399

由表2可知,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在各项测试中均值较接近,且各项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一步研究以保证实验准确性客观性。

3.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定点发球技术测试结果

表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定点发球测试情况

测试项目实验组对照组 T 值P 值 定点发球(个) 8.00±1.047.80±1.061.6250.106

通过对两组学生实验前正手定点发球进行实验分析。由表3可知,两组学生在测试中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分析研究。

3.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反手攻球测试结果

表4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正、反手攻球测试情况

测试项目实验组 对照组T 值P 值 正手攻球(个)34.88±8.5433.18±9.641.3560.217 反手击球(个)37.80±8.0837.59±8.070.5780.196

由表4可知,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其基础技术水平,正反手攻球测试中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分析研究。

4 实验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发球技术情况分析

表5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正手定点发球情况

组别实验前实验后T 值P 值 实验组个数8.00±1.0413.00±1.883.2090.012 对照组个数7.80±1.068.45±1.601.5530.051

由表5可知,实验组学生正手定点发球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学生正手定点发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表象训练法的正手定点发球练习优于传统学生练习效果。

表6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定点发球情况

测试项目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 定点发球(个)13.00±1.888.45±1.601.0500.043

经过9周表象训练法教学实验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可发现(表6),实验组定点发球均值为13.00个,对照组平均为8.45个;实验组与对照组P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数据表明采用表象训练法能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反手攻球情况分析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表7)可知,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对比中,正反手攻球成绩均远高于实验前成绩,都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表象训练法对提高乒乓球正反手技术训练具有高效性。

表7 实验前、后实验组正反手攻球测试情况

组别实验前实验后T 值P 值 正手攻球(个)34.88±8.5447.95±4.965.9300.003 反手攻球(个)37.80±8.0851.00±5.355.8100.005

在配对样本T检验(表8)可知,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后对比中,正反手攻球成绩均高于实验前成绩,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传统训练法对提高乒乓球正反手技术训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表8 实验前、后对照组正反手攻球测试情况

组别实验前实验后T 值P 值 正手攻球(个)33.18±9.6440.58±5.173.1960.016 反手攻球(个)37.59±8.0744.52±4.014.0090.023

表9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正手攻球测试情况

组别实验前实验后T 值P 值 实验组(个)34.88±8.5447.95±4.965.9300.003 对照组(个)33.18±9.6440.58±5.173.1960.016

由表7、表8、表9可知,两组学生正手攻球技术均呈现出不同程度提高。实验组在教学实验后其正手攻球技术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正手攻球T值差异性大于对照组,其T值为5.930,表明实验组学生在教学实验后其正手攻球技术进步程度更为显著。通过均值分析,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正手攻球均值为34.88,在实验后均值提升至47.95。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正手攻球均值为33.18,在实验后均值提升至40.58。相比之下,实验组学生正手攻球回合增长更多。

表10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反手攻球测试情况

组别实验前 实验后T 值P 值 实验组(个)37.80±8.0851.00±5.355.8100.005 对照组(个)37.59±8.0744.52±4.014.0090.023

由表7、8、10可知,实验组在教学实验后其反手攻球技术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T值: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反手攻球的T值差异性大于对照组,其T值为5.810,表明实验组学生在教学实验后反手攻球技术进步程度更显著。通过分析均值,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反手攻球均值为37.80,在实验后均值提升至51.00。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正手攻球均值为37.59,在实验后均值提升至44.52。经对比可发现,实验组学生反手攻球回合增长更多。

表1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正、反手攻球对比分析

测试项目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 正手攻球(个)47.95±4.9640.58±5.17-7.4700.017 反手攻球(个)51.00±5.3544.52±4.01-7.0610.012

由表11可知,实验组、对照组在正反手攻球数量上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均值分析,表象训练法和传统教学法都能使学生正反手攻球技术得到提高,但采用表象训练法提升效率更明显高效。

5 结论

5.1实验组在实验后正手定点平击发球技术测试中有着显著性差异;正、反手攻球技术测试中有着非常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实验后:正手定点平击发球技术测试中无显著性差异;正、反手攻球技术测试中有着显著性差异。

5.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正手定点平击发球、正反手攻球技术测试均有着显著性差异,表明表象训练法有助于技能学习掌握。

5.3运用表现训练法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更高,参与感、求知欲与表象欲更强,思维与表象能力更加敏捷、快速,思路更加清晰,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更突出,课堂氛围更活跃等,极大促进并有利于教学开展和实施[9]。

[1]吴豪.表象训练法在初中乒乓球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2]张国峰.表象训练法在初一学生乒乓球预备级技术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3]钟霞,柯敏.内一外表象训练影响乒乓球技能学习的教学实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 (2):165-168.

[4]Martin. K. A.,Moritz. S. E. &Hall. C. R.工manger use in spor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pplied model[J]. The Sport Psychologist,1999(13):245-268.

[5]杜丛新,李改,王郁平.表象训练的理论依据及应用模式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4):76-80.

[6]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8-32.

[7]Han, 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interne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table tennis difficult movement skills[J].Multimed Tools Appl,2019 (7):74-80.

[8]黄家勇.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综述[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3):7-8.

[9]Da-Wei C, Chao L, Shun W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digital platform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J]. J Intell Fuzzy Syst,2018,34(2):893-901.

An Experiment-base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in the Teaching of Table Tennis for Female Universitiy Students

ZHANG Li, et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20SKTY0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青年学者”资助计划。

张利(1980—) ,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与体育经济学。

猜你喜欢

发球表象显著性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表与里
表与里
论商标显著性的判定标准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透过表象看公式
表象与真相
发球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