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崛起而追寻真理的他们
2021-10-22远山
远山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不应该忘记,在马克思主义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有从日本、欧洲和苏俄回来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留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进而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国留学生壮丽诗篇。
留学日本群体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青年志士对日本刮目相看,一股向日本学习的风潮悄然兴起。日本于1905年战胜俄国和中国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这两件大事把近代留日运动推向高潮。
20世纪初,欧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被介绍到日本,日本兴起研究社会主义的热潮。尤其是以片山潜、幸得秋水等学者为代表对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的生平及学说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对日本社会尤其是日本的思想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中国留日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是学习法政等文科专业的,对各种社会政治现象和思潮十分敏感,中国留日学生受日本思想界的影响,纷纷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加以吸收和引进,通过翻译日本学者的著作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
在所有“五四”时期留日学生中,最早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1914年至1916年李大钊在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留日期间他接触了日本的社会主义学者,阅读了西方社会主义著作,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使其思想发生重要变化。
陈独秀先后四次东渡日本留学,曾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堂、成城学校、东京正则英语学校、日本雅典娜法语学校学习。留日期间他开始接触西方社会主义理论,并结识了李大钊。1915年陈独秀回国后和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沈尹默等一批昔日留学生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陈独秀从鼓吹民主与科学进而宣传马克思主义。
除李大钊陈独秀外,还有不少杰出的留日学生在五四前后接触或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李达曾两次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本著作。1920年回国后曾在上海主办《共产党》月刊;中共另一创始人李汉俊留日时间最长,1918年底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到上海。他翻译了不少西方社会主义论著,并创办了《劳动界》周刊;陈望道,日本中央法科大学毕业,回国后翻译了中国国内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影响了一代共产党人;彭湃,在早稻田大学对农民问题颇多研究与实践。此外,还有留日的杨匏安、成仿吾、董必武、施存统等都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和接触,并且他们相互之间不断影响,这就形成了中共党史上的第一个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并对其研究和宣传的留学群体。
在国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进步留日学生们回国后积极开展了引进和宣传活动。五四时期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社团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18年,李大钊在北大组建的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另一个是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核心成员多是归国留日学生,如李汉俊、李达、陈望道、施存统等,他们以《新青年》杂志社为据点,经常集会讨论中国社会改造问题,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群。
1920年七八月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雏型,其核心成员有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刘伯垂、施存统等(以上均系归国留日学生),该小组一些成员后来分散到各地,促进和帮助了各地共产党组织的筹建。上海小组成立后不久,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等即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同年夏季,施存统东渡日本攻读经济学,到日本后,按照陈独秀的要求,与在日本南部鹿儿岛的周佛海取得联系,成立了日本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的萌芽在上海、北京等地破土而出后,以“南陈北李”为首的进步留日学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开始了筹建全国性统一政党的伟大创业。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正式召开。
留学欧洲群体
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十分落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广大青年学生可以说是“无书可读”。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积极倡导旅欧勤工俭学运动,这种为平民学生提供的留学形式,深受社会舆论和进步青年的欢迎。当时的中国又正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青年批判传统和对西方文化强烈渴求的冲动时期,他们在“工读互助”理想的鼓舞下奋起响应赴法勤工俭学的号召,一时间“应者云集”。
自1917年,蔡元培、吴玉章等成立了北京华法教育会后,各地纷纷建立起类似组织和各种留学预备学校,为大批青年赴欧勤工俭学奠定了基础。仅1919年从上海港出发的勤工俭学生就有12批之多,1920年赴法的勤工俭学生已近2000人。
由于湖南“新民学会”有组织的大力赞助,湖南赴欧勤工俭学者不仅人数最多,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佳话:创办湘乡县立第二女子职业学校,并任校长,且已55岁的葛健豪与一双儿女蔡和森、蔡畅,母子三人一同前去法国勤工俭学;曾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的徐特立以43岁不惑之年,与他的学生一起勤工俭学,远涉重洋去寻求救国救民之路;1919年 3月、7月、12月,1920年5月,毛泽东数次为赴欧勤工俭学的学生送行,大力支持出国勤工俭学活动,为筹集赴欧资金,他曾找章士钊借款两万元为湘籍无力自筹留学经费者筹款。多年后,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分十年时间还清了这笔账,并付利息。
在異域他乡的特殊环境里,旅欧勤工俭学的学生们纷纷组织起来成立社团,当时,在欧洲的各类留学生社团有20多个,影响较大的有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工学世界社、劳动学会等。这些学生社团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开始研究政治问题,寻求新的社会理想。他们在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中最终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始在勤工俭学生中筹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0年11月,周恩来由上海赴欧洲勤工俭学,翌年转赴英国,一个多月后返回法国到里昂中法大学学习。1920年秋,陈独秀委托前往里昂中法大学任教的张申府负责筹建旅法小组。张申府于1921年春,介绍刘清扬加入党组织,接着又与刘清扬一起介绍周恩来加入党组织。
1921年春,部分旅欧留学生和在法国的华工酝酿成立一个共产主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随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组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中央执行委员会由五人组成,周恩来任书记。
邓小平于1920年10月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1922年夏,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从1924年起参加了旅欧党团组织的领导工作,虽年纪最小,但在负责编写、刻印《赤光》中,工作非常出色,被同学们誉为“油印博士”。
旅欧勤工俭学生中还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如向警予、蔡畅、郭隆真、刘清扬等。向警予1922年回国后不久当选为中共中央侯补委员,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任中共妇女部长。
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一些在国内已具有了初步马克思主义觉悟的人,如:蔡和森、周恩来等,他们在欧洲抓紧时间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的实际生活情况。蔡和森是一边“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一边与国内的朋友、革命同志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探讨革命道路和建党问题。周恩来在西欧担当天津《益世报》驻该地的记者,时刻关注西欧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状况,并定期为该报写专栏。
除周恩来、邓小平外,还有一大批旅欧勤工俭学生后来成为中共的重要领导人。赵世炎回国后不久,担任了中共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兼北方区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参加领导了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王若飞回国后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后调任中共中央秘书长;陈延年曾任中共两广区委书记、江浙区委和江苏省委书记;陈乔年先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长,后调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穆青任中共两广区委组织部长。
旅欧留学生中还有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共军队的缔造者或将领。除直接归国的周恩来、陈毅外,朱德、聂荣臻、傅钟、范易、颜昌颐、熊雄等许多人都是从欧洲转入苏联军事院校学习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回国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锻炼成为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旅欧留学生始终在中共军队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们中出了三个元帅(朱德、陈毅、聂荣臻),一批将才。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在军中资历最深的朱德,他1922年赴德留学,1925年转赴苏联学习军事。他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并与陈毅一道率部队上了井冈山。此后他长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被人誉为“中国红军之父”。
留学苏俄群体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共产国际和俄共为了打破自己被帝国主义包围的状态,制定了向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特殊政策,积极帮助其实现革命要求。在国内,李大钊等大力宣扬“布尔什维克主义”更使得中国人把目光转向了“红色政权”,“以俄为师”很快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大势所趋。
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时期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相继出现研究俄罗斯的团体。1920 年8 月,毛泽东、何叔衡、贺民范等发起组织的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正式成立,毛泽东被推举为书记干事。
1920 年8 月,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开办了上海外国语学社,主要教授俄语。当年秋天,在毛泽东等人主持下,经反复研究,最后选定任弼时、萧劲光等六人,赴上海外国语学社作留俄学习准备。1920 年夏,刘少奇经贺民范介绍赴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
8月22日,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决定在学员中正式建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俞秀松主持团的工作。20多名学员被吸收为第一批团员,包括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任作民、王一飞、卜士奇、彭述之等。1921 年4 月,经共产党早期组织与苏俄方面联络和安排,决定分批派学员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莫斯科东方大学由斯大林任名誉校长,是苏俄乃至苏联最早一批高级党校之一,是一所政治大学,专门为东方各国共产党培训政治干部,它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包食宿,还提供各种各样从事政治活动的机会。大学的国际部则专门培训东方各国学员,下设中国班、日本班、朝鲜班、蒙古班、越南班、印度班等。
1921年5月中旬,经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吴廷康介绍,第一批学员乘日本邮轮从上海取道日本长崎到海参崴赴苏俄留学。第一批赴俄的留学生中有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任作民、任岳、彭述之、罗亦农、卜士奇、蒋光慈等,湖南人占了一半。这一批36 名学员经过近三个月的艰险旅程终于抵达莫斯科,成为中国留苏学生中的“先驱”。三年后东方大学的规模已仅次于当时苏俄最大的政治大学斯维尔德洛夫大学,中国班学员达到100 多人,其中不少人是从欧洲转赴而来。
1921 年7 月9 日,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行人抵达莫斯科时,适逢共产国际三大召开。他们被安排与会议代表同住一旅馆,并作为东方民族代表轮流列席大会。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列宁被选为名誉主席,并做了报告。列宁的演讲为这些初到莫斯科的中国青年上了令人难忘的第一堂政治课。
在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红都”莫斯科,中国班学员拥有的是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他们不仅系统地阅读和学习了马克思列寧主义著作,更重要的是大大扩展了观察和思考的政治视野。
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当时也有意向苏联学习。不久,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为了培养革命干部,两党决定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接受“列宁主义”的正规训练。共产国际和苏共也顺应要求成立了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孙逸仙大学”即莫斯科中山大学,接受中国国共两党派出的留学生。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规模、招生人数和社会影响都大大超过了东方大学,成为当时中国留俄生的大本营。1928年莫斯科中山大学进行了调整,将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的学生并到这里,1930年秋,该大学停办。
莫斯科中山大学虽然仅存在了五年多,但培养了一批影响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对中国共产党的兴衰产生了特殊的影响。从1925年10月起,中共在国内选拔、推荐了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沈泽民、张琴秋、俞秀松、马骏、杨尚昆、秦邦宪(博古)、陈绍禹(王明)、李伯钊、何克全、陈昌浩、章汉夫、帅孟奇等一大批青年进入中大学习,此外还将一些旅欧勤工俭学和东方大学的学生并入中山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还有一批中共领导干部,由于年纪较大,经验丰富,被编成一个“特别班”。该班成员主要有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叶剑英、何叔衡、夏曦、江浩、杨之华(瞿秋白夫人)等人。莫斯科中山大学存在期间,共招收了4期中国学生,约1200余人。
1927年9月,莫斯科中山大学首期学生毕业,左权、伍修权、朱瑞等11名学生分别进入了莫斯科步兵学校和莫斯科克拉尔炮兵军官学校学习,俞秀松、周达明等人进入列宁学院继续深造,王明、吴亮平等人则留校任教或作翻译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被派回国内参加实际工作。1929年初,第二期学生毕业。大部分学生被秘密护送回国,博古、何子述等十多名学生留校任教,杨尚昆、李竹声、盛中亮留在了莫斯科中山大学社会发展史教研室工作,另有少部分学生被转入苏联其他学校深造。1930年秋,中大学生绝大部分陆续回国。
(责编 孙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