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沐南洋 践履深耕弘国声
2021-10-22王宇廷张荣苏
王宇廷 张荣苏
在华侨华人历史上,有一位声名远扬的东南亚华侨教育家,曾创办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远东地区最负盛名的华侨学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华中学,培育了大批拔萃良才,矢志不渝地为促进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与陶铸民族情谊躬行践履,他就是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西亭镇的李春鸣。李春鸣生于1894年,字霆震,号村民,1916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被江苏省立第七中学(今南通中学)聘为国文教师。1918年,经黄炎培推荐,李春鸣于12月奔赴由著名侨领陈嘉庚在新加坡筹办的“南洋华侨中学”任教,自此辗转东南亚多地开始了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华侨教育生涯。在此期间,于华文教育上,他创新办学,矢志涵育侨教事业;于家国情怀上,他护国爱党,无私忠援革命事业;于两国交流中,他情系乡梓,醉心陶铸民族情谊。因此,李春鸣也被赞誉为“华侨进步教育的开拓者”。
时代呼唤,毅然奔赴南洋
近代以来,东南亚地区华人社会迅速壮大,亟需补充华文教育力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人在中国征募华工合法化,助推东南亚移民潮出现。据学者统计,印尼华侨人数,由1860年的近22万增涨到1930年的123万,短短70年间移民100万人以上。早期南洋华工,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商人、农民和手工业者。随着华侨社会的不断壮大,东南亚教育亟需教师,但师资队伍却良莠不齐又缺乏稳定性,华侨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印尼教育界被荷兰殖民当局牢牢控制,对华文教育采取高压排斥政策,分化打击华侨教育力量。在华文教育举步维艰的情况下,1918年,著名侨领陈嘉庚在新加坡筹办南洋华侨中学,因本土师资严重不足,委托黄炎培在江浙一带延聘教师。
李春鸣自身受到近代新式教育环境的良好熏陶,自小就有教育兴国的宏愿。南通自古教育发达,明清两朝进士101人,包括清末状元张謇。在废科举、推新式学堂的教育变革中,张謇带动当地士绅投身于兴办新式教育,使南通成为中国新式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李春鸣正是新式教育的受益者。1911年,李春鸣在南通小学毕业后,前往上海考取了省立初级师范学校,后又进入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深造。良好的新式教育背景成为他能够成长为一代华侨教育家的重要因素。
1918年,在黄炎培的引荐下,李春鸣应聘为“南洋华侨中学”国文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才学与坚毅品质,受到陈嘉庚的欣赏,从此开启了一生的侨教事业。
矢志革新,涵育侨教事业
自1918年来到东南亚,除1923-1925年间回国奔丧短暂任职于国内中学外,李春鸣一直在东南亚辗转任教。任教期间,他极力敦促华文教学改革,扭转了华文教育无规范教材、师资不稳定的局面。最值得关注是,鉴于早期移居南洋的华侨多以同乡会馆等形式结成不同的方言群体,在各自所办华文学校中以祖籍地方言教学,无法形成统一的华文教学语言体系。李春鸣奔走呼号,呼吁南洋各华侨学校抛弃地域狭见,共同实施普通话教学政策,并亲自躬行实践。在李春鸣等教育家的积极推动下,普通话教学风潮一时间席卷南洋,大大助益海外侨教的涵育事业,也在客观上加强了东南亚华侨群体的凝聚力。
1939年,李春鸣主持创办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远东地区最负盛名的华侨学校”———雅加达中华中学。该校创办于华文教育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之下,一方面荷兰殖民统治当局在印尼实施排华政策,对华文教育采取分化扼制态度;另一方面,旧的华侨教育制度和思想积弊丛生。印尼当地义学、私塾、会馆学校存在师资匮乏、依附性强、董教职权不分、西化严重、多方掣肘等问题。创办新校的导火索是雅加达八帝贯街中华会馆学校的校董滥用职权,任人唯亲,还强制教师签署一份如“卖身契”一般的“董校合约”。李春鸣拒绝签署,果断离职“八华”,由他领衔,联合张国基、李善基、陈章基三位先生,在华侨实业家麦爝煊、张祖砚支持下,创办了崭新的“华中”。就是这样一位“教书匠”,在校董掌管华侨学校的固有历史传统中一路披荆斩棘,开创了华侨社会不依赖侨团办学的新局面。1939—1966年间,李春鸣担任“华中”校长一职长达27年。他的名字始终与“雅加达中华中学”联系在一起,两者荣辱与共,被一同载入华侨教育史册,为印尼华侨教育发展历史开辟了新篇章。
李春鸣在“华中”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建设,使得這所学校以完整的管理体制、先进的教学思想、良好的师资源泉、明确的办学宗旨等要素闻名遐迩。李春鸣摒弃之前由校董全权掌管学校的弊端,实行灵活自由行政管理制度,推行有教无类、平等发展的教育思想,采取因地制宜的升学管理机制,使得华中步入正轨,蓬勃发展。李校长始终秉持“公诚勤朴”的精神,坚持教育“面向祖国”与“面向印尼”齐头并进的办学宗旨,尤为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1939-1966年间,“华中”在李春鸣率领下,为祖国和印尼培养大批先进华文知识分子,有高中毕业生20届,约3000人,初中毕业生24届,约5700人,小学与幼稚园学生5000人。华中校友遍布世界,特别是为印尼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贡献自身力量,在中国与世界多国友谊的建设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著名印尼华侨史专家、华中校友黄蔡仁龙先生感叹道:“我们的科学和社会知识由此垒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此启蒙。”
护国爱党,忠援革命事业
中国爆发全面抗战后,国内形势岌岌可危。李春鸣积极投身支援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一方面,李春鸣搜集时事新闻、历史资料、题材故事等,通过国文课堂向华侨青少年揭露日军可耻行径。另一方面,他有计划地组织华中师生利用课余与假日走出校外,开展义卖义捐活动。1940元宵节,他带领华中全校师生举办义卖活动,吸引无数国内外友人慷慨解囊。筹得的3000余荷盾悉数捐给“华侨救济祖国灾民慈善委员会”。
日本南进爪哇后,华中被强行征用。李春鸣带领全校师生实行疏散、分校等政策,为战后成功复校与蓬勃发展奠定人力物力基础。战后,李春鸣率领着全体师生发扬当年办校时的精神,克服艰难困苦,让华中在一片废墟中重新站立。不仅如此,在李春鸣的提议下,“华中”不畏艰辛,率先在中学部开设了全印尼华校中的第一个师范班,不拘一格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师资,极大推动印尼侨教事业的发展与深化。
虽身处异邦,但李春鸣毕生都心系祖国,将海外的华文教育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真正做到了他曾在《心声集·后记》中言到:“奔波数十年,愧无建树,差幸未入歧途,而爱国之思历久弥坚。即此一念,顽强自省,于心无作。”
情系乡梓,陶铸民族情谊
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透过收音机漂洋过海传入印尼时,李春鸣激动地领着全家人连夜赶制出了五星红旗和红白旗(印度尼西亚国旗),一起悬挂在华中旗杆上。周边的侨胞受其感染纷纷悬挂五星红旗,为新中国成立庆贺。
1955年4月举世瞩目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印尼各地华侨代表齐聚大使馆,设宴欢迎周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李春鸣就是其中之一。同年九月,李先生以归国观光团团长身份参加当年的国庆招待会,周总理与其进行了亲切交谈。李春鸣回乡省亲,感叹到祖国建设发展之迅速,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是救中国的唯一法宝”,为国家的蒸蒸日上欢喜。从1950年开始,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尼国庆节的时候,李春鸣必定会率领雅加达中华中学全校师生一如既往地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为两国华诞庆贺,团结民族情谊。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却是甚时事”是李春鸣在远离乡梓、奔波南洋期间所改编陆放翁的一首词句,道尽了他对故土的一往情深。1966年,印尼局势发生变化,波诡云谲,动荡不安。李先生坚持“我们是炎黄子孙,死也要死到祖国去!”最终,他决定放弃全部家业返回祖国。
近代华侨教育家李春鸣先生的身上有着极为丰富的时代内涵。他在南通近代教育体系下夯实文化基础,在南洋华文师资队伍良莠淆杂与荷印殖民政府排华政策的历史背景下赴南洋从教。在此期间,他矢志办学革新,为侨教事业奋斗不息;他赓续华侨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尽心尽力。因此,李春鸣弦歌不辍,是华侨进步教育的光辉旗帜;砥砺深耕,是践行爱党护国的海外先锋;履践致远,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熔炉!
(责编 董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