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吉林省中小银行贷款业务发展分析
2021-10-22宋英奇罗俊成
宋英奇 罗俊成
作为吉林省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中小银行资产总额占比达到35%,是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主体,担负着维系金融稳定的职责。然而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暴露了中小银行固有的一些问题。其中,贷款质量问题尤为凸显,不良贷款率升高,部分贷款难以收回,净利润减少,削弱银行发展潜力。本文建议,中小银行应增加盈利来源,根据自身情况,合适定位,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引言
中小银行是以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为主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新冠疫情暴发后,部分贷款主体小微企业因疫情破产倒闭,导致贷款无法正常偿还,影响中小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对此政府和中小银行自身都在积极探索,寻求发展方向。
本文为方便统计,城商行选取吉林银行和盛京银行,农村金融机构选取九台农商行和吉林农信社。
二、吉林省中小银行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一)吉林省中小银行贷款业务市场规模
疫情的暴发使不少企业陷入停工停产状态,为复苏经济,促使企业复产、稳定就业,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在政策引导下,吉林省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占比逐步增长。根据几家银行年度报告及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吉林省主要中小银行贷款为10835.71亿元。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中小商业银行贷款为12417.58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商行贷款为7870.13亿元,较年初增长10.6%;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为4547.45亿元,较年初增长22.3%,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二)吉林省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比较
整体来看,受疫情影响吉林省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波动,根据各银行年报显示,农商行代表性银行九台农商行2019年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68%,在2020年二季度末上升到1.85%,上升了0.17个百分点,处于监管范围内;而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幅度较大,达到1.10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主要监管指标要求。
三、疫情对吉林省中小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
(一)盈利能力下降,发展后劲不足
利率市场化进程开始后,官方有计划放松对利率的管控,利率随市场浮动,部分经营水平高的银行会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率吸收存款,而中小银行大多经营时间较短,尚处于发展阶段,在资金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竞争力弱。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银行储户流失严重,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中小银行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单一,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差,净利差的收窄会进一步压缩银行经济利润,无法计提更多资金用于其他方面,发展后劲受阻;此外,银行的传统业务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2020年我国GDP增长率只有2.3%,银行经营压力大,中小银行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
(二)“存短贷长”,流动性风险增加
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大,增量市场不足以满足各银行需求,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争相抢夺存量市场,中小银行存款稳定性面临挑战,不得不加大对同业负债依赖度,且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
1.存款进一步流失。大型商业银行综合实力雄厚,信用良好,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中小银行与之相比客户较为单一,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对客户吸引力小。存款类负债主要是单位存款和活期存款,这类存款易受到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影响,稳定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受技术制约,线上营销能力薄弱,主要依赖线下网点吸储,疫情使大部分网点不能正常营业,严重影响负债来源,同时“非接触式服务”的兴起也能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家办理各种业务,进一步挤占中小银行市场份额。
2.加大对同业负债依赖度。疫情造成中小银行核心存款大量流失,为维护负债端稳定,通过同业存放款项、卖出回购等方式扩充负债来源,这一方法虽能以较低成本吸收资金,也加大了期限錯配的风险。由于这类负债期限较短,到期需立刻偿还,流动性不足的银行只能再新发同业存单,形成棘轮效应,加之贷款多以对小微企业长期贷款为主,资产短时间内难收回,一旦无法在同业市场上获得资金,银行会面临极大的流动性风险。
(三)资产质量问题凸显,新增大量不良贷款
受制于起步晚、规模小、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等劣势,中小银行资产不足、贷款质量问题明显,疫情使这个问题扩大化。这里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一个是资本充足率。以吉林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2019年资本充足率是11.27%,而2020年二季度末资本充足率为11.83%,虽较2019年末相比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另一个是不良贷款率。2020年二季度末吉林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3.47%,较年初增加0.01个百分点。从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盛京、九台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在监管范围内,但呈现上升趋势,而吉林银行不良贷款率波动较大,虽然较2019年年末有大幅度下降,但连续几年都未达到监管要求。具体来看,资产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小微企业贷款无法正常收回。我国为控制疫情采取封城、停工等措施,基本停止一切非必要生产活动,社会经济陷入停滞,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其中受冲击面最广的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教育、住宿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驱动,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使人们暂时无法获得稳定收入,恐慌情绪影响下也愿意把积蓄存储起来,消费能力降低,相应市场需求也在下降,企业盈利来源减少;其次疫情引起企业资金链紧张,许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不足,利润下降,原本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民营小微企业是中小银行贷款主体,具有较高集中度,所以这类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加大中小银行对公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