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对分课堂”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
2021-10-22彭小芳贺梦冬谭仕华
彭小芳 贺梦冬 谭仕华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对分课堂”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
彭小芳 贺梦冬 谭仕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利用超星泛雅平台的优点,结合对分课堂的特点,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研究,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新方法。本文以大学物理教学为例,分析大学物理对分课堂的前提基础及准备,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具体探讨大学物理对分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具体实施,归纳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大学物理对分课堂教学成效,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参考。
超星泛雅课程建设平台;对分课堂;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是一门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1]。近几年来大学物理的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发呆,因学习兴趣不高而作业自主完成率低[2],加之部分高校大学物理教学课时有限,教学知识点多,难度较大[1],教学方法仍然采用“黑板+粉笔+PPT课件”讲授模式[3],课堂上教师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分课堂”是张学新在2014年提出的,将课堂分成“课堂讲授”“课后消化与吸收”“课堂讨论”3个阶段进行实施,突出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4]。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学物理教学为例,依托超星泛雅平台,结合对分课堂的特点,探讨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为今后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大学物理课堂对分的保障
目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相关的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实践[5-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实践,具有丰富的对分课堂的教学经验。2020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被立项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课程,2021年被立项校级首批思政课程,并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完善了大学物理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微视频、课件、教案、题库、测试题等,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对分课堂提供了线上、线下资源保障。
2 大学物理课堂对分的准备
为了让大学物理课堂对分有效进行,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具体做如下准备:
1)创建大学物理课堂。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发布消息,通知学生选学超星泛雅平台大学物理在线课程,学生安装超星“学习通”(下面的“学习通”就是指超星“学习通”),通过“学习通”扫码或者输入邀请码加入大学物理课堂,并将学生分组,一般4人为一小组,方便课堂上对分的交流。
2)完善大学物理的课程资源。在超星泛雅平台上完善大学物理的课程资源,比如上传大学物理电子教材、课件、教学各环节任务单、微视频、网络资源链接、在线讨论题和练习题等,方便学生线上学习,以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消化吸收。
3)精心备课。分析学生的需求,精选习题、讨论题,并上传到超星泛雅平台上,为线下课堂做好准备,同时设计好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和要求,通过“学习通”提前发给学生,做好对分的准备。
3 大学物理对分课堂教学的实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学物理教学采用超星泛雅平台、结合对分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采用隔堂对分的方式进行,课堂上主要是教师精讲、学生讨论、师生答疑和学生测试,课外学生自学超星泛雅平台上大学物理的资源,比如观看视频、做测试题、参与讨论等方式,将大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7],以大学物理中“杨氏双缝干涉”一次教学任务(时间为90min)为例,对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和实施。
3.1 大学物理对分课堂教学的设计——以杨氏双缝干涉为例
1)杨氏双缝干涉课外消化、吸收(线上时间大约1.5 h)
课外消化与吸收阶段,主要是线上学习,时间大约1.5 h,主要是学生自学超星泛雅平台大学物理中杨氏双缝干涉的教学任务单、有关杨氏双缝的微视频、随堂练习题和讨论题。教师可以利用超星泛雅平台的功能,设置教学内容的发布时间,通过超星App发布有关杨氏双缝干涉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单,至少提前一周自学相关的微视频、随堂练习,在讨论区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可以通过超星泛雅平台了解学生学习杨氏双缝干涉的效果,比如是否看了微视频、看了多长时间的视频、是否参与了测试、测试题是否正确、是否参与讨论等,并利用超星泛雅平台通知功提醒学生积极完成相关的学习,同时教师通过“学习通”,给学生线上答疑,并给正确的答题者点赞或者点评。
2)杨氏双缝干涉课堂精讲(时间大约30 min)
课堂精讲阶段,主要是教师课堂导读精讲,理清关键,展示典型例题;教师利用PPT课件,讲解每次教学任务的框架,比如杨氏双缝干涉,分析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重点分析杨氏双缝干涉的光程差、杨氏双缝干涉时条纹的位置及条纹的特点,突破杨氏双缝条纹移动的难点,精讲利用定点法或者光程差法探讨条纹的移动,归纳有关杨氏双缝干涉的典型例题解法。在线下精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习通”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签到、抢答、进行主题讨论、随堂练习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3)杨氏双缝干涉课堂小组讨论——总结“亮、考、帮”(时间大约25min)
这一阶段主要是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小组有关杨氏双缝干涉的“亮、考、帮”。在“学习通”中,按4人为一小组,以建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并设置好组内评价方式。通过课外消化吸收后,每个学生对本次杨氏双缝的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疑惑,并积极展开小组讨论,归纳小组的收获和疑惑,提出本小组有关杨氏双缝的“亮、考、帮”。例如某同学的“亮、考、帮”如图1所示
4)杨氏双缝干涉课堂交流——展示“亮、考、帮”(时间大约20 min)
这一阶段主要是全班关于杨氏双缝干涉进行讨论交流,以小组抢答的方式展示“亮、考、帮”。教师利用“学习通”,发布抢答,每一个小组代表抢答发言,展示本组的“亮、考”。另一组的同学抢答,代表小组发言,可回答上一组“考考你”的问题,也可以帮助上一组解答“帮帮我”的相关问题,同时也可以展示本小组的“亮、考、帮”。
5)杨氏双缝干涉的测试——随堂练习(时间大约15 min)
教师通过手机端的“学习通”发布随堂测试和杨氏双缝干涉相关的讨论题,检查学生学习杨氏双缝干涉知识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查看学生是否参与了随堂测试及学生随堂测试的正确率,对于错误率较高的测试题及时讲解;通过查看学生参与讨论题情况,及时引导学生理解杨氏双缝干涉的实质、特点和作用。并给参与讨论的学生点评、点赞或打分,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3.2 大学物理教学对分课堂的具体实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学物理教学是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大学物理的课程资源,采用隔堂对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8]。
图2 课堂教学模式示意图
4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大学物理对分课堂教学成效
1)促进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大学物理在线课程,采用线上线下隔堂对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实现线下精讲、线上预习、课后消化吸收,不仅可以在教室内进行面对面交流、讨论和测试,而且只要有WiFi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讨论、交流和测试。这样提高了大学物理教与学的效果,促进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2)形成了一种新颖的、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泛雅平台+对分课堂”混合式线上教学,是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福利,学生可以在教室里通过对分课堂进行学习,而且能有效地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实施,积极开展大学物理教学与讨论,且效果显著,同时节约了课堂时间,有效解决了大学物理课时压缩造成的问题,是非常高效的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方式。
3)提高了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基于“泛雅平台+对分课堂”混合式线上教学,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为了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来展现自我,需要主动学习大学物理资源,比如观看视频、做好每节后的测试题,为听懂课堂精讲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小组讨论和沟通,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创新能力;正因为能展现自我,收获满满,所以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增加了师生感情,提高教与学的动力。比如通过讨论区和预发视频资料,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又比如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讨论的好处,感悟到:知识理解了,但是要想讲出来并不那么容易。从而学生会珍惜老师的教学付出和同学自学的劳动成果,因而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动力,改变了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
5)在超星泛雅平台的APP上,开放“对分”讨论区,专门开放“问题”反馈区,收集学生对线上课程反馈,通过互动,舒缓学生焦躁情绪,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同时在教学方面给予合理教学方法建议。
5 结 语
所谓“对分课堂”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课时压缩的问题,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为例,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和对分课堂的特点,探讨了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通过“杨氏双缝干涉”探讨了大学物理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及以教学具体实施。在大学物理初期教学改革实践中,“超星泛雅平台+对分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WIFI环境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1]于培清,郑永春.基于超星网络平台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探索[J].科技资讯,2019(3):181-182.
[2]苏琴,朱洁,肖志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20(6):124-125.
[3]朱湘萍,包本刚.基于“spoc+对分课堂”光学课程建设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2): 48-49.
[4]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5]赵欣欣,孙宝江,付静,等.对分课堂在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294-296.
[6]韩小平,张志勇,杨威,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2): 152-154.
[7]王晓春.基于SPOC的大学课程对分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173-176.
[8]朱湘萍,包本刚,李爱华.基于“MOOC+腾讯课堂”的光学对分课堂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9): 106-107.
G642
A
1673-2219(2021)03-0091-03
2021-01-12
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大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潜能的探索——以大学物理教学为例”(项目编号No.102-0379)。
彭小芳(1974-),男,湖南娄底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低维结构的电子、声子输运。
(责任编校:宫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