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移植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22王文静刘希曦芦宏凯王琪王璐璐郭伟洁曹永彤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5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移植术围术

王文静 刘希曦 芦宏凯 王琪 王璐璐 郭伟洁 曹永彤

肺移植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2]。术中和术后失血不可避免,研究表明,输血与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增加、急性排斥反应(AMR)、术后存活率降低等显著相关[3-7]。近年来肺移植术中无输血成功案例逐渐增多[8],实施无输血手术有利于控制异体血输注风险,降低综合治疗成本。因此,本文回顾肺移植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合并症、手术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明确肺移植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优化输血管理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17年7月~2020年7月于本院行肺移植术患者263例,去除2例病例不完整和1例年龄低于16岁的患者,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60例,其中男性221例,女性39例,中位年龄61岁(17~76岁)。分组:根据患者围术期是否输注异体血将患者分为无输血组(46例)和输血组(214例)。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吸烟史、BMI、病程、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SA)围术期使用ECMO。合并症:肺动脉高压、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手术情况:手术类型(单双肺)、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供肺冷缺血时间。实验室检查:术前和术后第一次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物(FDP)。患者围术期输注血制品种类包括:悬浮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辐照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以2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为1 U计算;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以200 mL全血制备的血浆为1 U计算。

2.2 相关说明:本院实验室相应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如下:H b(男:1 3 0~1 7 5 g/L;女:1 1 5~1 5 0 g/L);Hct(男:4 0.0 0%~5 0.0 0%;女:35.00%~45.00%);PLT(125~350)×109/L;PT(11.0~15.0s);PTA(80%~120%);Fib(2.00~4.00 g/L);APTT(28.0~43.5 s);D-D(0~0.5 mg/L);FDP(<5.00 μg/mL)。根据各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设定分类界限:其中,Hb降低指:男性Hb<130 g/L,女性Hb<115 g/L;Hct降低指:女性Hct<35.00%,男性Hct<45.00%。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计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肺移植患者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作图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比较 对纳入研究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在病程>7年、ASAⅣ级、双肺移植、供体冷缺血时间>340 min、肺移植手术时长>250 min、出血量>400 mL、术前Hb降低、术前Hct降低、术前PT>15 s、术后第一次PT>15 s、术后第一次PTA<80%、术后第一次APTT>43.5 s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 肺移植患者围术期输血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表1和表2中P<0.1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年、围术期使用ECMO、术中出血量>400 mL、双肺移植、术后第一次APTT>43.5 s是肺移植患者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见图1。

图1 肺移植患者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单因素比较(n,%)

讨 论

肺移植术常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渗血及各种并发症,输血是必要的治疗措施。然而输血治疗的同时,也会带来血液传播疾病、移植肺感染、再灌注肺损伤、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rimarygraftdysfunction,PGD)和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等严重不良反应[9-11]。ONG等[12-13]统计了311名双肺移植患者手术前后24 h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输注量,ICU停留时间,1年死亡率,发现肺移植患者输注大量血小板(>1个单位)与ICU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平均8天)和术后一年死亡率呈正相关,引起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加速PGD的进展。HUDDLESTON等人[14]研究发现,术中和术后24 h内无输血肺移植患者1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78.7%,输注红细胞、未输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的患者87.6%、63.2%,输血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生存率。

本研究分析显示,术后第一次APTT>43.5 s是患者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输血组APTT延长比例明显低于输血组。本院APTT正常参考范围是28s~43.5 s,超过上限标志着凝血功能异常,当超过上限的1.5倍时,达到输血临界指标。术中、术后的出血、用药所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会使APTT延长。ECMO循环支持和肝素抗凝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凝血因子水平降低。当使用循环支持设备时,管路涂层中和患者体内的肝素降低凝血因子含量,运转中的设备加剧红细胞和血小板破坏,进一步削弱凝血功能,延长APTT。因此术中应密切监测APTT,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可减少输血风险[15]。欧洲胸心外科协会(EACTS)和胸心麻醉学协会(EACTA)血液管理指南推荐[16],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包括Ⅱ、Ⅶ、Ⅸ、Ⅹ凝血因子,可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术后应持续监测患者胸腔引流量,排除创面渗出的血液,及时补充血浆。

双肺移植的输血风险高于单肺移植,是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无输血组双肺移植(15.2%)比例明显低于输血组(49.1%)。双肺移植患者虽然术后长期存活率、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单肺移植[17-18],但也存在手术时间和供肺冷缺血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的风险,需输血治疗。

本研究显示,术中出血量>400 mL的患者围术期输血风险更高。由于手术难度大,如患者胸膜粘连严重,以致病肺剥离更加困难,双肺序贯移植较单肺移植花费更长时间,出血和输血风险更高[19]。2017年欧洲麻醉协会[20-21]创伤后出血和凝血障碍的指南建议,缩短发生创伤与控制出血之间的时间间隔,创伤后3 h内给予静脉注射氨甲环酸,首次滴注1 g不少于10 min,随后缓慢滴注1 g不短于8 h,可有效降低出血量和输血量。

有ECMO循环支持的患者输血风险高于无ECMO患者。输血组有79%患者需要ECMO支持,明显高于无输血组(67.4%)。ECMO作为一种循环支持方式,越来越多的用于术前患者等待肺移植的过渡、肺移植术中、术后的循环支持以及PGD的治疗,以保证机体正常供氧。然而ECMO转流后管路、泵体加剧了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的损失;肝素的应用、凝血系统的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消耗,也会造成患者体内出血倾向,增加术中和术后输血治疗风险。SEF等[22]研究发现,不同体外循环支持方式的患者输注大于10 U红细胞的比例差异明显,其中ECMO组为40%,非体外循环组为5.4%。因此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引入ECMO支持的恰当时机。

病程>7年是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输血组(23.9%)比例明显低于输血组(43.9%)。由于慢阻肺、间质性肺病、囊性纤维化、肺癌等慢性原发病的存在,会使患者长期处于炎症性贫血状态[23-25],促炎细胞因子引起铁代谢异常、肠道铁吸收抑制、EPO分泌不足和红细胞生成减慢造成的贫血。

本研究局限于无输血组样本量不够大,仅收集了单中心近三年的病例;受限于检查条件的不足,部分患者缺少术前CT影响资料,对评估剥离病肺时间和预测出血和输血量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肺移植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基本情况,通过对病程、围术期使用ECMO、术中出血量、单/双肺移植等因素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临床预测和合理备血。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移植术围术
血栓弹力图常用参数与凝血因子及凝血象间的相关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的护理配合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
交腿皮瓣移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