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江短须裂腹鱼人工驯养繁育研究

2021-10-22杨慕静胡江春

云南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催产鱼卵亲鱼

杨慕静,胡江春

(丽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丽江 674100)

短须裂腹鱼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裂腹鱼亚属。地方名为缅鱼、沙包肚,分布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和乌江水系的峡谷河流中,是重要经济鱼类。短须裂腹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为人们所喜爱。由于受江河自然因素约束,资源量不大,加之水电站工程建设,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再生,资源量迅速下降。金沙江渔业资源监测站通过多年的监测表明,境内种群资源量急剧下降,且渔获物个体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天然鱼类种质资源,加大丽江江河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丽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丽江市玉龙县渔业站从2003年开始在石鼓镇冲江河畔进行短须裂腹鱼驯养繁育研究,2005年人工繁殖成功。2006年开始与丽江玉龙三文实业有限公司合作,采集天然水域亲鱼,在鳟鱼养殖基地扩大养殖初见成效,现将短须裂腹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报告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主要性状

短须裂腹鱼身体延长,侧扁,背面略宽。

头锥形;吻皮略厚;口下位,口裂呈弧形或横裂,下颌具有发达的角质,边缘锐利;下唇呈新月牙形或稍有弯曲,其上有许多小乳突;唇后沟浅,末中断;须2对,较短,约等长或口角须稍长,其长度约为眼径的一半,吻须末端后伸达鼻孔后缘下方,口角须末端伸达眼球中部下方;眼稍大,位于头部两侧中线的上方。

体被细鳞,鳃部以后的胸部与腹部有鳞片;侧线完全。

背鳍硬刺粗壮,其近基部的2/3~4/5部分每侧有18~21枚明显的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稍大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刺或第1分支鳍条相对。

体背部青灰色或暗灰色,腹侧银白色,胸鳍、腹鳍和臀鳍皆为浅红色;部分个体的体侧杂有隐约可见的小斑点。

1.2 生活习性

短须裂腹鱼为冷水性鱼类,生活于江河急流中,常见于多岩石粗砂江河的底层,水流较缓的河滩或洄水区。为觅食而上溯到支流与小河中,冬季到来则往下集中于江河的深潭、岩洞中。

1.3 食 性

短须裂腹鱼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体主食藻类,也食用少量水生昆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摄食能力较强。

1.4 繁殖习性

短须裂腹鱼繁殖季节常集群作短距离的生殖洄游,雄鱼3~4龄达性成熟,雌鱼4~5龄成熟。最小成熟个体雌性体长26 cm、雄性11.4 cm。为一次性产卵鱼类,在金沙江中3-4月份产卵,卵产于卵石及缝隙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产卵期为每年的2-5月份,受精卵为淡黄色,卵为沉性、圆球形、微黏性,直径1.5 mm左右,绝对怀卵量1万~1.8万粒,相对怀卵量为28~35粒/g。人工刚孵出的鱼苗全长5~10 mm,卵黄囊较大,平卧在流速较缓的江滩砂石之间或孵化盘底部,在平均水温为14 ℃的净水环境中经过6~7 d的饲养管理,卵黄囊被吸收2/3左右鱼苗开始上浮觅食。

2 人工驯养繁育养殖技术

2.1 模拟生态条件的亲鱼培育池

面积为120 m2,长宽比为5∶1,池深1.2 m,水深0.8m,池底坡降为1.5%,水流速度控制在0.1~0.3 m/s。进排水合理方便,水流畅通,设置单独的排污系统,便于养殖鱼池清洗、鱼病隔离和捕捞。

2.2 改进孵化槽

为满足鱼类人工催产和授精、人工孵化、苗种培育,使用在催产孵化车间改进型尤先科孵化槽进行孵化。

2.3 泉水培育

催产孵化车间、开口苗培育车间用泉水培育。

2.4 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池的选择。4龄以上的亲鱼在方形水泥池中培育,4龄以下的亲鱼在圆形池中培育。养殖要求环境安静,冲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水溶氧保持在6 mg/L以上,适宜水温7 ℃~12.5 ℃,产前的亲鱼放在圆形鱼池中培育,面积约为7 m2,水深0.4 m;产后亲鱼放回到方形流水池中护理,面积约120 m2,水深0.8 m。

2.4.1 产前的亲鱼培育

亲鱼池的池水保持清澈,投喂漂浮性饵料,蛋白质含量35%以上、粒径6 mm,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1.5%;2月份水温回升到10 ℃以上时,水深0.8 ~1.2 m。投喂漂浮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1.5%~2.5%,少量加拌0.01%维生素CE合剂为辅,增强亲鱼的体质和性腺发育,但在催产前15 d控制投饵量为日投喂亲鱼体重的0.5%~1.0%,防止亲鱼体内脂肪过量,影响性腺成熟和正常排卵。

定期冲水。在方形池中培育期间,秋、冬季一般视水质情况每10 d冲水1次,每次加水10 ~15 cm;春季3月上旬开始,每2 d换水1次,增加流水刺激,促进性腺发育。催产前20 d,将成熟度较好的亲鱼转入苗种培育车间的圆形池中培育观察,并保持池塘24 h不间断冲水和开启增氧设备。

2.4.2 产后亲鱼的护理

催产结束的亲鱼,每千克注射0.8万单位的青霉素+5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后,迅速放回水质清新的圆形池内让其自已恢复体质。对于体质较弱、受伤严重的亲鱼,在其伤口上涂抹红霉素软膏或碘紫药水,防止伤口感染水霉病。在产后亲鱼的恢复期适当少量投饵,等亲鱼恢复正常后,按照产前的投喂方法进行产后培育。一般7-9月日投饵率为4%~5%,10-12月日投饵率为2%~3%,1-3月为1%~2%,4-5月为0.5%~1%,5-6月为1%~2%。

2.5 人工催产繁殖(表1)

表1 短须裂腹鱼催产注射情况表

2.5.1 雌雄亲鱼的鉴别与成熟度鉴定

短须裂腹鱼亲鱼性成熟度的鉴别方法主要以手摸、挤、目测为主。性成熟的短须裂腹鱼,第二副性征比较明显。

性成熟的雌鱼腹部比较丰满宽厚且柔软,游动缓慢,手摸鱼体,略感粗糙;雄鱼体色较深,头部两侧、鳃盖等处出现大量珠星,且颗粒较尖、粗、硬,腹部稍软,全身非常粗糙。性成熟雄鱼副性征明显,轻压雄鱼下腹部,见乳白色黏稠的精液流出,且遇水后迅速散开的,是成熟度好的雄鱼;当轻压时,挤不出精液,增大挤压力才能挤出,或挤出的为黄白色精液,或虽呈乳白色但遇水不化,都是成熟欠佳的雄鱼;当用手在水中抚摸雌鱼腹部,凡前、中、后三部分均已柔软的,且生殖孔红润突出,为成熟度较好的雌鱼,如后部不柔软,或生殖孔不红,也不突出的,表明成熟度不好,如前、中、后腹部已过软,则已成熟过度影响受精。

2.5.2 催产

4月12日至5月16日,将成熟度好的短须裂腹鱼亲鱼从方形池中捕捞后,对亲鱼称重、编号,再按雌雄分别放在圆形池中进行催产。圆形池的规格面积约为7 m2,水深0.4 m。催产期间24 h不间断增氧、冲水。

催产激素、注射次数和剂量。短须裂腹鱼催产所用的催产剂为LHR-A、HCG和PG,采用胸鳍基部注射。对成熟度好的雌亲鱼注射2次,雄鱼注射1次便可顺产;成熟度稍差的所需剂量少些,待慢慢催熟后,再增加剂量催产,每次注射时间相隔2~3 d。

2.5.3 效应时间、采卵

根据试验研究,对性腺成熟度稍差的雌亲鱼,采取少剂量多次数注射法,成熟度较好的雌亲鱼采取高剂量少次数注射法,其效应时间从注射最末次针开始计时,当催产池水温保持在13 ℃~14 ℃时,等到36 h后,每隔2 h检查1次雌鱼排卵情况。当发现轻压雌鱼腹部能顺利挤出鱼卵,且卵粒饱满、大小均匀,呈分散状、直径超过2.0 mm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对于性腺成熟度好的雌亲鱼,其效应时间可以少于48 h(表2)。

表2 短裂腹鱼催产效应时间及产卵周期表

分批采卵。对较大亲鱼(1.5~2.5 kg)在第1次采卵后未能完全采完的,可再隔24 h后采第2次卵。

末次针注射时间。短须裂腹鱼末次针注射时间以安排在下午14时左右开始打针为好。原因是午后水温较高,有利于促进雌鱼的发情产卵;催产效应时间一般是24 h,若前一天中午打的催产针,则能在第二天下午发情产卵,催产工作在白天进行操作。

2.5.4 人工授精、孵化

采用人工挤压法采卵和半干法授精。操作时,选室内不被阳光照射处,先将雌鱼抬起,由俩人配合用毛巾或亲鱼夹包裹住鱼头、尾部,露出泄殖孔,擦干鱼体和器皿(脸盆),防止水和排泄物的混入。另一人由前向后轻轻挤压,使鱼卵排入擦干水分的器皿(脸盆);再将雄鱼抬起,擦干体表水分,将精液直接挤入盆内(按每万粒卵加入10 mL精液),立即加入适量的等调液,然后快速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接触,再加入少量等调液,继续搅拌1 min,然后清水冲洗1~2次,漂去破卵和污物,静置30~60 min,待吸水膨胀后,经消毒放入孵化器中孵化,消毒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为提高鱼卵受精率,可采取数尾雄鱼精液混合受精,并用葡萄糖注射液拌入受精卵盆中搅拌。

孵化采用尤先科孵化器流水孵化。孵化槽及孵化盘等孵化设备事先洗刷干净,用50 mL/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 h以上后,将孵化槽和孵化盘放到太阳下暴晒1~2 d。每个孵化盘(20 cm×30 cm×45 cm)的放卵密度为1.2万~1.5万粒,流水量为0.5~1.0 L/min。短须裂腹鱼卵胚胎发育速度较慢,在12.5 ℃~14 ℃水温下210~250 h 开始破膜(表3)。

表3 短须裂腹鱼卵胚胎发育时序表

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孵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进排水情况,及时调整孵化盘的位置、供水大小、鱼卵堆放;每2 d清洗鱼卵1次(孵化敏感期不得动卵),及时将死卵、霉卵拣出,用软毛刷清理孵化槽中的污物;每天3次测定和记录孵化用水的水温、溶氧、氨氮量;鱼卵发育至出膜前期,及时将孵化卵转移到孵化槽或环形水泥池内,避免破膜苗的损伤,提高仔鱼的存活率。

2.6 仔幼鱼的培育

2.6.1 仔鱼培育

采用微流水方式培育,仔鱼培育槽为2 m×0.5 m×0.45 m,事先刷洗干净并用高锰酸钾或二氧化氯消毒。仔鱼的放养密度为1.5万~2万尾/m2(池水深10~15 cm),水流均匀,保持仔鱼静卧槽底。在水温为13 ℃~14 ℃的情况下,约2~4 d仔鱼开始游动,经3~5 d开始水平游动。这段时间鱼苗因吸收卵黄囊,不需投饵。

2.6.2 幼鱼培育

短须裂腹鱼开口至全长1.5~2.5 cm培育期间,试验中仍采用室内饲育槽中流水培育,培育密度控制在1.0万~1.2万尾,池水深控制在15~20 cm,水流量控制在0.8~1.2 L/min。仔鱼的开口料头三天投喂熟蛋黄,第四天开始投喂轮虫,同时少量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粒径0.01 mm),体长2.0 cm以后,转到圆形玻璃缸内管理投饵,也可转到方形水泥池内培育,并可完全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幼鱼阶段,日投饲3~4次。一般鲜活饵料日投饲量为体重的15%,全价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

3 结论与讨论

3.1 驯养繁育结果

本年度共催产雌鱼38组,其中产卵雌鱼38尾,催产率达到100%,共产卵约52万粒,在鱼卵发育到原肠期时数记受精卵数量约为36.9万粒,受精率约为71%;在鱼卵发育至出膜时期统计孵化卵数27.6万粒,孵化率约为75%;仔鱼培育至2.5 cm时,共有12万尾,仔鱼培育成活率为50.2%。

3.2 驯养繁育技术分析

3.2.1 催产的水温要求

短须裂腹鱼的催产、孵化对水温要求非常高。当水温低于12 ℃时,催产效应时间长、孵化期长,影响孵化率且受精卵容易生长水霉,胚胎畸形率较高;水温高于20 ℃时,性腺成熟快、胚胎发育快,胚胎畸形率更高。研究结果表明,短须裂腹鱼的催产时间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适宜水温是12.5 ℃~18 ℃,最适水温是14 ℃~16 ℃。

3.2.2 鱼卵和仔鱼苗水霉病的防治

短须裂腹鱼孵化水温低,容易滋生水霉病,严重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使用氯化钠和二氧化氯,在孵化的当天5 h以后用1~2 mg/kg浓度的二氧化氯浸泡10 min,第二天用5%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 min,隔天1次,并及时拣出死卵或死鱼苗。

3.2.3 仔鱼的管理

仔鱼期的管理主要是静卧期和上浮平游期的管理。短须裂腹鱼刚孵出时,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仔鱼只能静卧于槽底,身体作间歇式扭动2~4 d,依靠卵黄囊供给营养。这段时间仔鱼容易窜游聚在一起,堆集成团,须加强管理,认真观察,适当降低密度,调整合适的进水量,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发现有鱼苗堆集现象,用柔软的羽毛将鱼苗散开,并及时清除池底的污物和死鱼,每隔1 d用二氧化氯泼洒消毒1次。待鱼苗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后,及时投喂适口的开口料,投喂柔碎熟蛋黄、活轮虫和红丝虫。

3.3 讨 论

3.3.1 短须裂腹鱼人工放流的可行性

短须裂腹鱼是金沙江中上游的特有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在兴建梯级电站时改变了短须裂腹鱼的栖息环境,对其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通过采取人工增殖放流措施,弥补水电站建设对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通过研究已经初步解决了短须裂腹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为金沙江中上游实施其它特有经济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提供技术和苗种保障。

3.3.2 短须裂腹鱼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短须裂腹鱼性情温顺、抗病力强,为亚冷水性鱼类,在水温适宜(14 ℃~24 ℃)时,当年孵出的野生幼鱼流水池塘养殖1龄鱼可长到80~100 g,最大达120 g,2龄鱼体重可达到200~350 g;放养大规格鱼种(100~150 g/尾),2年即可达到商品体重350~500 g。市场销售250~300 g/尾的短须裂腹鱼价格为180~220元/kg。短须裂腹鱼是池塘和电站库区养殖的优良品种,适合库区产业化发展,是库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3.4 小 结

通过人工繁殖研究试验,结果证明短须裂腹鱼在微流水池塘中进行人工养殖、苗种繁育可行,项目可以在适宜区域推广。

加强短须裂腹鱼亲鱼的养护,科学掌握催产药剂量,准确把握最佳催产温度和时间进行苗种培育,利于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存活率。

短须裂腹鱼人工驯养繁殖的成功,根据短须裂腹鱼的自然生态条件,繁殖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特点,仿生理生态方法培育亲鱼;选择人工催产技术,掌握药物剂量,效应时间;适时采卵、科学人工授精,加强管理,关键技术突破。短须裂腹鱼项目的成功,其将在金沙江中游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库区今后发展产业化养殖开辟了广阔前景。

短须裂腹鱼的驯化养殖虽获得成功,但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进一步攻克,在亲鱼成熟率、受精率、孵化率、仔鱼成活率低,生产饲料最佳营养配方选择的技术环节上需进一步研究,形成较为成熟的应用推广技术,以满足生产技术需求。

猜你喜欢

催产鱼卵亲鱼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小金鱼孵化记
鱼妈妈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亲鱼优选抓好七关键
大鳞鲃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