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咽管瘤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

2021-10-2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囊性圆形影像学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李绍山 杨志芳 付 强周 凯* 王西宪

颅咽管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1],以儿童及青少年较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颅咽管瘤呈间歇性生长,生长较慢;少数颅咽管瘤生长快速[2-3]。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症状多见。近年来,成人颅咽管瘤患者有逐渐增多的现象[4]。若不及时治疗可累及视觉、内分泌、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生命。鞍区的解剖结构复杂,在临床上与鞍区其他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术前准确鉴别诊断是临床治疗方案选择、预后评估的关键[5]。目前,临床上诊断鞍区脑膜瘤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MRI检查。MRI检查的多平面成像及血管“流空”现象和MSCT检查的三维重建成像均可清晰显示鞍区的解剖结构,对颅咽管瘤定位、定性诊断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搜集了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以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颅咽管瘤。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64岁,平均年龄(21.54±3.24)岁。纳入标准:均符合颅咽管瘤诊断标准[6];无CT、MRI检查禁忌证;依从性良好;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精神病、孕妇等特殊人群;临床资料丢失或缺损者。

1.2 方法仪器:64排CT机、3.0T磁共振,患者取仰卧位。CT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扫描层厚为10mm,间距为10mm,重建间隔5mm。先行平扫,随后注入80mL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MRI扫描参数:T1WI采用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T2WI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扫描参数:SE序列T1WI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R)400ms,回波时间(TE)20ms,扫描视野(FOV)22cm,层厚3.0mm,间距1.0mm。T2WI序列参数,TR/TE为4000ms/120ms,FOV 22cm,层厚3.0mm,间距1.0mm。常规平扫+增强扫描(试剂为Gd-DTPA)。全部扫描完成后利用相应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MSCT检查及MRI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颅咽管瘤的MSCT和MRI表现,记录肿瘤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60例患者手术病理情况60例颅咽管瘤患者中,肿瘤直径在1.89cm~5.78cm之间,其中肿瘤直径大于2cm的患者有17例,直径2cm~4cm的患者有22例,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患者有21例。34例边界清楚,有包膜,26例与周围组织粘连。形状呈球形18例,结节状20例,不规则状22例。根据组织学可分为釉质表皮型和鳞状表皮型,60例颅咽管瘤中,釉质表皮型29例,鳞状表皮型31例。囊性多见,囊壁厚薄不均,囊液黄褐色或深褐色。其中9例囊液黄褐色,14例囊液呈深褐色,少部分为实质性肿瘤,壁结节可含有砂砾样钙化。肿瘤内有钙化者49例。

2.2 MSCT表现肿瘤可呈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等,囊性肿瘤呈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肿物,边缘清楚,实性呈等密度,有10例呈分叶状。有49例钙化,囊肿壁钙化呈弧线状、蛋壳状,实质肿块钙化呈点状、斑点状。增强CT可见囊壁和肿瘤的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2.3 MRI表现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肿块。多数颅咽管瘤囊性部分所含的物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实质性颅咽管瘤,若病变缺少胆固醇和正铁血红蛋白,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若有钙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60例患者中T1WI上呈低信号34例,混杂信号19例,高信号7例。T2WI以高信号为主,31例内有低信号区。增强扫描后,T1WI上实质部分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囊性部分呈壳状强化。

2.4 病例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患者女,56岁,主诉:间断头疼疼痛3年,加重一周。影像诊断:鞍上占位,考虑颅咽管瘤。MRI平扫:鞍上池类圆形长T1(图1A)长T2(图1B)信号,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图1C),DWI序列呈低信号(图1D),其内可见点状短T1短(图1A)T2信号(图1B),病灶边缘可见环状低信号影。SWI序列(图1E)可见小片低信号区,边缘可见环形低信号。MRI增强示:增强扫描(图1F)病灶边缘可见轻微环形强化,其内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强化。CT平扫(图1G~图1H)示鞍上池内可见类圆形混杂密度结节影,边缘呈结节状及弧形钙化。

3 讨 论

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可沿着鼻咽后壁、蝶窦、鞍内、鞍上及第三脑室前端等部位发生,尤其以鞍上更多见,也可以在鞍上、鞍内同时发生[7]。肿瘤多数位于鞍区突向第三脑室,也可位于鞍内或鞍内向上发展。颅咽管瘤的边界清楚,其体积大小、生长范围及形状可以较大差别,最小的仅蚕豆大小,大者如鹅卵。本研究60例颅咽管瘤患者中,肿瘤直径在1.89cm~5.78cm之间,其中肿瘤直径大于2cm的患者有17例,直径2cm~4cm的患者有22例,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患者有21例。34例边界清楚,有包膜,26例与周围组织粘连。形状呈球形18例,结节状20例,不规则状22例。病理上,多数肿瘤以囊性多见,囊壁厚薄不均,囊液黄褐色或深褐色[8]。少部分为实质性肿瘤。囊液内含有胆固醇和正铁血红蛋白,囊液的CT密度、MRI信号与胆固醇和正铁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密切相关[9-10]。

MRI和MSCT检查是临床上诊断颅咽管瘤的主要影像学方法[11]。囊性颅咽管瘤影像学表现为边缘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肿块。MSCT显示囊壁为等密度,囊肿壁钙化呈弧线状、蛋壳状,实质肿块钙化呈点状、斑点状。增强CT可见囊壁和肿瘤的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2]。经病理化验显示,囊性坏死,且蛋白质含量高,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CT呈低密度;水化胆固醇结晶或正铁血红蛋白,T1WI、T2WI均为高信号,CT呈低密度;囊内有大量角化蛋白和骨小梁网,T1WI、T2WI均为低信号,CT呈高密度;囊液内缺乏胆固醇和正铁血红蛋白,T1WI呈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CT呈等密度。其次有相关报道指出,肿瘤在T1WI、T2WI上的信号强度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程度相关。多数颅咽管瘤囊性部分所含的物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实质性颅咽管瘤,若病变缺少胆固醇和正铁血红蛋白,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若有钙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但是瘤体钙化区一般无信号,在T1WI上可呈低信号或高信号[13]。本研究49例含有钙化的颅咽管瘤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有上述表现,这也是颅咽管瘤在T1WI可表现为混杂信号的一个原因[14]。

根据本研究60例颅咽管瘤的MSCT及MRI影像学特征,对发生在鞍区的圆形或类圆形及不规则形肿块,MSCT扫描显示囊性或囊实性相间病变,囊肿壁钙化呈弧线状、蛋壳状,实质肿块钙化呈点状、斑点状。囊壁和肿瘤的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I扫描T1WI呈低或混杂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内有低信号区。结合儿童和青少年多发和钙化是颅咽管瘤特征性表现,很容易诊断[15]。

综上所述,MSCT检查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上诊断和鉴别颅咽管瘤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并与临床病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囊性圆形影像学
什么是囊性纤维化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与囊性肾癌的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探讨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