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化引航产教融合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果探析——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0-22李继明陈炜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安徽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土建类集团化产教

李继明,陈炜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无锡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2012年由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集团成员单位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教学改革,进行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集团化引航产教融合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无锡市建设职教集团,通过多年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集团引航、产教融合、系统育成”的土建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并重”“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并重”的改革路径。通过对职业技能竞赛指导训练俱乐部模式的实践,破解了多年来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缺乏系统性组织的难题。集团成员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的全程参与,建设了基于“装配式建筑”“1+X证书”等新型项目的“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破解了新型项目培养难题,充分利用集团土建类企业强大的技术力量、土建类院校人才集聚的优势,建设“专兼并蓄、校企融合”的集团化师资队伍,破解了土建类人才培养的师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见下图)。

集团化引航产教融合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人才培养成果突出

探索形成“集团引航、产教融合、系统育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该模式累计培养土建类专业人才5000余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个,获批无锡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重点和典型项目5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

1.2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以无锡市建设职教集团为背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凝练教学成果,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成果“六元共振,八链衔接,做强职教集团,培养建筑类专业人才”获2019年无锡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报以“六元共振,六链衔接,创优质建筑职教”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全国土建类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纷纷来学校取经学习。

1.3 技能竞赛成绩优秀

以职教集团为平台,创新职业技能竞赛备赛模式,借助“职业技能竞赛训练的俱乐部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备赛训练,获得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奖项50多项,其中国赛一等奖1项,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6项,省赛二等奖20项。

2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解决了校企协同育人培养高技能人才问题,解决了“装配式建筑”“1+X证书”等新项目植入人才培养方案问题,解决了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如何组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要的师资团队问题。

3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3.1 构建“融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拓展能力”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创新性的界定和划分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确定高职土建类专业要求的核心技能,开设专业基础共享课程,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开设施工技术、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BIM技术与应用等核心共享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开设专业拓展课培养学生岗位提升能力。

3.2 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共享实训平台及实训基地

与江苏鼎都检测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与中融华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装配式建筑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万科、易居、品清等国内知名房产类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建设有2000m的实验实训室,满足土建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师资培训和社会服务需求。

3.3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开发“互联网+”新形态立体化教材

率先在学校开发建筑制图、建筑CAD、建筑BIM建模、建筑计量与计价等在线开放课程,其中建筑制图作为首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放,学习人数近万名。

3.4 校企融合、专兼并举,建设技能型师资团队

利用建设职教集团强大的技术人才优势,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建筑师、岩土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超过20%,形成了“专兼并蓄、校企融合”的集团化师资队伍结构。

4 成果的创新点

4.1 成果构建“集团引航、产教融合、系统育成”的土建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了“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并重”“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并重”的改革路径,形成了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依托区域优势,集团化引航办学的新模式。改革既满足土建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又为集团人才储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果推动“产教融合”,服务“专业建设”,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效果好、可持续、能借鉴的样本。

4.2 成果提出了“职业技能竞赛指导训练的俱乐部模式”

该模式为国内高职院校首创的学生技能竞赛指导训练模式,破解了高职院校多年来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缺乏系统性组织的难题,已在集团内成员学校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3 成果探索了基于“装配式建筑”“1+X证书”等新型项目的“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与企业共建“装配式建筑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及“1+X”项目培训平台,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技能水平。

4.4 成果将“互联网+”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引进课堂

引入国内外行业技术标准,精选典型工程项目案例,融入工程项目建设的先进理念和高新技术,应用3DMax和BIM等多种工具,对书中的平面图进行了三维模型的构建,并对思考与练习题进行扩展,开发“互联网+资源包”,动态调整教材内容。

4.5 成果打造了一支“三高、五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三高、五能”的“双师”结构合理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与集团内企业合作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协作能力、指导能力、学习能力”。打造一批“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师资队伍。

5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5.1 促进了校企合作,深化了产教融合,加快了专业建设

自2012年成立无锡市建设职教集团以来,通过集团引航,持续不断的校企合作及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格局。校企合作完成顶岗实习培养学生10000余人、师资互培互兼260人次、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100余个,开发工学结合教材30余部。

5.2 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16年~2020年土建类专业师生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00多项。其中省级二等奖以上20多项,获得江苏省普通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2项。新生报考人数稳定,毕业生专业就业对口率超过90%。平均起薪为5000元左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中赢得了社会同行和学生家长良好的口碑。

5.3 创新了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模式,提高了竞赛成绩

创造性提出的基于“传、帮、带”的职业技能竞赛俱乐部模式,以完整的组织架构和顺畅的运行机制为支撑,在建筑工程识图、建筑BIM建模、艺术插花、工程造价等赛项的指导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竞赛选手确定赛前集训和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5.4 培养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职教集团土建类企业背景,完成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1000余人次,教师直接参与30多个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社会服务项目,获得社会服务收入300余万元。

5.5 推广了集团化办学模式,彰显了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教育报以“六元共振,八链衔接,创优质高建筑职教”——记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报道了学校“集团引航产教融合土建类人才培养”的办学成效,在高职院校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兄弟院校来函来电学习交流,尤其是在学生技能竞赛训练指导和装配式建筑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建筑制图立体化教材上线中国大学MOOC,受到几十所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的追捧,上线学习人数近万名,《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教材出版发行6800余册,二十余家高职院校及建筑施工单位将本教材作为学生上课使用或培训教材,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土建类集团化产教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融合共生:新时代高中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
“新基建”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群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集团化办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基于土建类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再论集团化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