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2021-10-21裔照晖董亮
裔照晖 董亮
摘要: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的重要章节。但在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公众的参与度。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环境影响;公众参与;影响评价
随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表达观点,进行有效监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自愿参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事务以及与环境相关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等活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激励各相关利益方参与环保决策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公众对环境事务的有效参与。新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对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程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完善和健全,但在实践中仍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不够明确
公众是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主体,但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主体的规定并不相同,公众范围未作明确界定。公众和单位、专家的界限不够清晰,对于其他组织、环保团体的公众范围也未有相关明确的规定。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主体仅限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过于强调私人环境利益的主体参与,公众参与对象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这与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初衷存在背离。
(二)公众参与的阶段滞后
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包括多个阶段,但公众能参与的只有环评报告草案的编制阶段,公众参与的阶段很少且参与的时间也较晚。早期的规划论证阶段对参与公众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要求较低,越到后期公众越难做到广泛参与。此外,公众参与的形式仅包括论证会、听证会和座谈会等形式,参与形式过于单一,限制了公众参与的效果,也降低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公众参与的意见反馈机制不健全
尽管法律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但未强调公众反馈的内容。很多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公众意见反馈情况都是模糊反映,甚至“只听取、不采纳”,导致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有关单位对持反对态度的公众意见的处理非常轻率,公众对自己提出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及理由都无从所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实践中我国环评对公众意见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亟需借鉴优秀经验,对公众意见反馈机制进行进一步健全。
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扩大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增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公众的代表性与广泛性是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选择公众时,应兼顾公众的代表性与广泛性,尽可能确保得到的信息能代表全部群众的意见。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专家咨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公众,可由环境影响范围内的公众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等共同推荐特定领域的专家来代理公众参与。公益性环保组织拥有专业、技术上的优势以及资金支持,与普通公众相比,其更具有专业性和影响力,宜从立法上明确公益性环保组织的有效地位。还要重视对受间接影响的公众的意见征询,这样才能更好地汲取多方面的意见,使环境影响评价做到综合考虑、权衡利弊。
要采取多元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并将环境教育列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学大纲,使公众掌握科学的环境保护知识,帮助公众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公众才会以主人翁意识积极自觉地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其意见也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切实发挥好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提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阶段,丰富公众的参与形式
公众越早介入环境影响评价,其参与的效果就越明显。应将公众参与的阶段提前到项目尚未立项的规划阶段,实现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这样,公众就能提前获取相关信息,有更充裕的时間进行考察和思考,提出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政府查漏补缺。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目前普遍采用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和网上信息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对于特殊项目必要时,选择论证会或听证会方式。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广播等新媒体进行宣传,面向群众发出评价邀请与个人见解,为公众提供发表建议的机会与平台。
(三)健全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工作
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征求公众意见之后,需要将对公众意见的反馈情况进行公开,说明采纳与否的具体理由。还可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分散的公众意见,集中答疑利益诉求相同、质疑较多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部门要完善信息公开工作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保障机制、形式、程序与步骤。充分利用公众常用的多种媒体,增强信息公开的覆盖影响面,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程序,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能维护公众合法的环境权益,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等,可谓是意义重大。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使公众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更好地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潘婷.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8):105-106.
[2]施丽阳,戴士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中国高新科技,2021(0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