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与水质检测分析
2021-10-21杨雪琴范俊英
杨雪琴 范俊英
摘要:对于人类来说,水资源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水资源具体的质量问题对人类身心健康产生着严重影响。伴随着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也加剧污染了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污染水资源会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威胁人们用水安全,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为此,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问题和水质检测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于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与水质检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质检测
引言:水资源弥足珍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始终贯穿在经济发展之中,日益加剧的水污染问题,威胁并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我國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伟大目标。为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重点研究水污染问题,高度重视水质检测工作,从而有效治理水污染问题。本文将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途径、地下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水质检测具体方法、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具体对策四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途径
地下水中存在重金属污染,其污染途径主要是金属污染物先通过土壤而后进入到了地下水循环系统中,分析和研究地下水重金属的污染途径,能够明确该矿区污染地下水造成的影响,从而在地下水循环系统中,研究金属污染的特征。
通过雨水冲刷的作用,导致重金属污染物间接渗透进土壤中。此种间接渗透的渗流形式主要为不饱和水状态,伴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重金属会污染浅层地下水。连续渗入指的是伴随着各种渗透液,重金属在土壤含水层中渗入,并产生污染,连续渗入的渗入形式为连续流动,浅层含水层同样为污染对象。越流渗入是在经过土壤层级之间,重金属逐渐渗入到不同的含水层中,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开采金属矿石和人为方式,改变地下水的流动条件,导致从大面积含水层,金属污染物流到了其他层级之间。此种金属污染途径会对污染面积进行了扩大,难以明确具体的污染物缘由,无法全面掌握和熟悉污染范围、来源,还会对后续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二、地下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针对于地下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整理了两点,分别是:明确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强化污染扩散的预估,下面将逐一进行阐述。
(一)明确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
在自然界水循环中,地下水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若严重污染了某一处地区的地下水,在水循环的影响下,会进一步污染水资源环境,造成更加广泛的污染覆盖范围,严重干扰当地的生态平衡,特别是在进入实体后,通过常规的自然方法,不能彻底去除某些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如若上述说明的这类物质全部进入了居民日常饮用水系统中,就会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此,必然要强化检测地下水水质,全面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地下水水源污染问题,确定地下水污染级别。及时有效的处理污染情况,减少和避免污染地下水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影响[2]。
(二)强化污染扩散的预估
基本观测网点是指之前和之后开发利用大面积的地下水。专业观测网点的实际目的是掌握部分专业性难题与地下水来源,从而建立的检测地下水点。地下水的作用是能够对地表径流进行补给,从而维护生态区域水平衡。如若污染地下水,就会扩大污染范围,严重干扰区域的生态平衡。通过检测地下水水质情况,采用数学计算机技术方法,建立相关数学模型,能够准确的预估地下水的水流方向,便于相关人员处理和跟踪污染物的流向,对污染物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制定可行防治方案。
三、水质检测具体方法
检测地下水水资源的目的是对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状况进行动态化检测,依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水文模型,采用下面阐述的四种水质检测方法,能够实现检测水质的目的,分析和评价检测信息数据的污染性,评估污染地下水的具体风险情况,第一时间明确和治理污染源,从而实现及时处理解决的目的,进而为周围群众创造良好的用水环境和条件。
针对于水质检测具体方法,整理了四点,分别是:滴定检测法、离子检测法、气相或液相检测法、极谱检测法,以下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滴定检测法
滴定检测法是针对于地下水水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检测地下水中容易出现的沉淀物、胶体物等污染物。使用滴水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地下水样本获取后,专业实验室内部相关人员会将地下水进行直接传递,并将获取的样本中滴入检测试剂,采用对比和分析被检测样品中的相关污染物质以及检测试剂内的相关物质,准确判断水体资源中是否有污染问题的存在。在使用滴定检测法后,会依据水体资源中发生反应的多种金属离子以及变色、络合反应模式等,对多种污染物种类的存在进行深入分析。值得说明的是,并不是能够紧密结合多种金属离子和全部有机物,为此,在检测期间,需要全面结合多种有机物和生成物类型,判断是否使用此方法[3]。
(二)离子检测法
在应用滴水法中,无法检测地下水中较为活跃的相关物质,这便需要使用离子检测方法。一般情况下,离子检测法能够在水体中,检测是否有氢化物的存在。在实际展开处理期间,在检测仪器内会放入被检测的水体和相关溶液,而后将氟化镧单晶放入并封闭在仪器的一端,与此同时,合理配置氯化钠和氟化钠溶液浓度,而后通过对 Ag-AgCl 电极的使用,配置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的电极,产生选择氟离子的电极,从而展开通电处理工作。在分析所有参数时,要充分结合各阶段整个体内的运行标准和相关离子参数,判断水体中是否有污染问题的存在。
(三)气相或液相检测法
气相或液相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在分离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工作中。依据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气相或液相检测方法能够对离子交换作用力以及多种检测样本、溶质的分配率进行分析,从而在水体中,总结出选择的多种污染具体物质。在检测气体期间,气相或液相检测方法能够升温处理检测的水体,挥发其中各类有机物。在气体检测中,质谱法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主要测量对象为离子荷质比,能够有效分析气体中的有机物、元素成分以及同位素,依据离子解体技术,分散液相或者本相内部的各种离子,对污染物具体参数含量进行计算。要充分结合现阶段仪器作用模式和相关设备,开展液相检测工作方法,从而有效处理整个被检测的样品,进而强化分析结果[4]。
(四)极谱检测法
如若地下水同时涉及多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情况时,便需要使用极谱检测法进行准确检测。使用极谱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样本,得到电位的极化电极曲线和电流极化电极曲线,在此曲线中,能够充分说明相关信息和数字,并在溶液中,明确多种污染性有机物的实际数值。在使用极谱检测方法,开展检测工作期间,要保持整体测量液体有良好且密封的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分析和测定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数量,并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最終结果,从而在该区域地下水中,分析和研究是否有污染情况的存在。
四、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具体对策
针对于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具体对策,整理了三点,分别是:严格控制污染源头、科学规划水源地、制定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以下将一一进行说明。
(一)严格控制污染源头
在治理地下水污染工作中,想要有效提升治理效果,首先就要立足于源头,控制地下水的污染源头,避免进一步加剧污染问题。导致地下水污染原因主要根源分为两方面内容,包括:工业、农业。
在工业方面,我国必须要大力改进和优化工业生产过程,促进工业朝着绿色化的方向改革,大力宣传和推广清洁作业,最大程度的在工业生产中减少废水,强化治理工业污水。
在农业方面,可以优化农业灌溉方式,对传统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进行改变和优化,科学合理的使用水资源,避免和减少水资源浪费,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可盲目和随意的大量使用药物,从而在土地中,减少药物残留。
(二)科学规划水源地
自然因素会影响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为此,在开发利用地下水期间,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水源地,依据现阶段实际地势和地形,合理分析地下水资源的走向和分布,依据实际状况,对居民区和工业区进行合理设置,针对于会产生严重污染的单位,需要在水源地下游设置单位位置,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环境污染程度[5]。
(三)制定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大力实施的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中,相应的提出了治理污染相关要求,为此,针对于治理地下水污染问题,我国要进行高度重视,根据各个地区实际状况,制定健全的监测地下水污染机制,还要在各个位置,做好相应监测点的安排工作,动态化的监测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全面掌握和熟悉具体的污染情况,找出污染根源,而后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有效展开解决和控制工作,避免进一步加剧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资源中,地下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地下水整体水质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较于其他水污染治理工作,地下水污染治理难度系数和专业要求更高。为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下水水质检测工作,全面掌握和熟悉水质检测的具体方法,包括:滴定检测法、离子检测法、气相或液相检测法、极谱检测法等,而后依据严格控制污染源头、科学规划水源地、制定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等对策,有效解决和处理地下水污染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进而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蒋晶,柴森.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水质检测常量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0(19):143-144.
[2]郭丽莉.基于地下水的水质检测方法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2):249-250.
[3]吴庭雯,袁磊,韩双宝,等.安固里淖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3):198-205.
[4]李慧慧,曹艳秀,张建国.快速同时检测水质中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研究[J].治淮,2020(11):35-37.
[5]李凡,赵雄英,李义,等.试论地下水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J].区域治理,2019(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