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数字农业对广东扩大农村内需的对策研究

2021-10-21司志恒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司志恒

摘要:中央一号文指出,扩大农村需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最大的潜力所在。文中,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就发展数字农业对广东扩大农村内需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更好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农村内需;数字农业;乡村振兴

1前言

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日益复杂、风险挑战也在不断增加[1]。不断巩固农村发展成果,牢牢把握扩大农村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一招。

农业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电力、金融等行业和领域相比,还是一片洼地。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2020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仅占农业增加值的8.9%,远低于工业21%、服务业40.7%的水平。基于此,笔者认为发展数字农业是扩大农村内需,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2数字农业的含义和优势

2.1数字农业的含义

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是在“数字地球”的标准和规范框架下,利用计算机技术、地学空间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电子工程技术等数字化技术,通过农业信息获取、处理、加工、传播和利用的数字信息化过程,实现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管理[3]。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简述为“数字农业是将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使农业产业链中的农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改善粮食生产。”

2.2数字农业的优势

在数字农业模式中,通过数字化设备比如田间摄像头、温度湿度监控、土壤监控、无人机航拍等,以实时“数据”为核心来帮助生产决策的管控和精准实施,并通过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智能物流、多样化风险管理手段进行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大幅提升农业产业链运营效率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因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利用好数字技术,这就推动了农民和整个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包括移动设备、网络覆盖、互联网连接及电力供应等等。同时数字技术的获取可以帮助小农户及其他农村产业获取培训、金融和法律服务等等,降低信息不对称。

3制约广东农村内需的原因分析

3.1收入增长缓慢,抑制消费需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2019年末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18.42元,远低于城镇居民的48117.55元,可以看出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有极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从2014年至2019年,农村居民收支比逐年上升,2019年已达到90.07%,且年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常年低于同期消费支出增长率,说明收入增幅已无法满足消费需要。以上两方面都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

3.2社会保障不充分,影响消费信心。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城镇[4]。在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负担沉重,使得农村居民习惯于先储蓄后消费,以防范突发状况。近年来,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等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得到一定成度的提振。

截至2018年底,全省新农合参保率达93.18%,补偿受益人数达10.87亿。新农合虽然已经覆盖全省,但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的问题仍很严重,以农村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

3.3营商环境不健全,阻碍资本投入。

由于农村相对管理水平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管,大量山寨商品充斥市场。加上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让大量低质低价的产品长期占领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优质的商品反而没有销路。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社会资本对农村市场缺乏信心,难以进行大规模投资。

3.4金融体系不完善,制约产业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有限,不能为农村内需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且农民囿于自身条件,常常无法及时获得商业贷款,不能享受城市的金融服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土地和房产的特殊性,难以获得银行的抵押认可。另一方面,在于即便部分地区准许抵押使用权,但一旦违约执行起来往往存在相当的难度,故此少有金融机构愿意接受。这就终导致了农民建房、购置家电、婚丧嫁娶缺乏正常的信貸渠道,也制约了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4发展数字农业扩大农村内需的对策

4.1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大了在农村的投资,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就业增收。另一方面,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会吸引激活更多的消费需求,带来良性循环。因此一是要加快推进互联网、5G 等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要开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平台和数字体系建设,为农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4.2发展普惠数字金融服务

通过运用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依托农村逐渐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着力开展普惠的金融服务,并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个人信用的评级,完善评价制度,开发支付、信贷、授信、理财、保险等多元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从使用互联网到认识金融服务、防范风险、培养履约意识,再到了解数字金融产品,针对各类数字金融需求的群体提供多层次、多内容的数字金融教育。真正让农民享受到金融产品的更多实惠。

4.3鼓励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

一是通过搭建直播平台等软硬件设备,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直播环境、网络销售环境,带动直播经济的发展。二是要要加强农民新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让农民不只懂生产还要懂销售。三是完善冷链物流等运输体系,既要把农产品卖出去,又要高效快捷地运出去,更要原汁原味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参考文献

[1]沈坤荣,赵倩.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纵横,2020(10):18-25.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 (2019年)[M].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

[3]赵春江.对中国数字农业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C].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2003:37-43.

[4]田建军.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消费需求的拉动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01):41-43.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