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021-10-21刘科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影响

刘科峰

摘要: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本土化的改革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年产量和精米率,保障我国人民的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本文讲述了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浅析了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期望能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稻米品质;影响

引言

水稻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对水稻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水稻栽培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保障我国水稻的产量及产出稻米的品质。

一、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使用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栽培技术不断的本土化的创新改革,寻找到了适合本土水稻种植情况的水稻栽培技术。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导致在部分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还未落实现代化的水稻栽培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产出量、产出品质。这些地区未使用现代化水稻栽培技术的原因如下:其一,由于此类地区地处偏远或经济发展落后,其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正确认识到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性,就算能够知道先进技术可以带来水稻增产,其文化水平程度也不支持其能够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适应本土化的更新。其二,此类地区经济发展本就落后,农村群众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水稻栽种与收割的设备,政府下拨的资金没有得到专款专用,导致水稻栽培设施建设不全。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稻米质量和产出量,从而导致当地农民收入情况不理想[1]。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稻米质量,引进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国家政府应该加大水稻栽培技术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和村干部清楚的知道引进现代化的水稻栽培技术乐意有效提高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另外,政府应當加大资金的注入,将用于水稻栽培设施建设的资金设为专项资金,严格监督资金流向,确保下拨资金用于设施建设。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水稻栽培设施,提升农民对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有效提高稻米品质,实现农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的品质的影响

(一)播种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播种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稻米的品质,根据有效数据显示,在种植过程中其他条件因素同样的情况下,播种时间较早的水稻产出稻米的品质较差,播种时间较晚的水稻其产出的稻米品质较好[2]。但是这也不代表种植时间越晚稻米品质越高,如果水稻的种植时间过晚,会导致稻米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从而影响稻米的胶稠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稻米的营养价值。所以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时间,提高稻米的品质的同时保障其营养价值。

(二)种植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水稻种植经验来说,水稻种植的密度越小,产出稻米的品质越好。由于水稻的生长受光照和透风程度的影响,当种植密度过大时,水稻不能均匀的收到太阳照射,并且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容易发生稻瘟病和多种病虫害现象,大大降低水稻的产出量和产出品质。

(三)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的生长过程离不开施肥,合理控制量对水稻进行施肥可以为水稻提供其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养分。在对水稻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有机肥,有机肥来源广,成本较低,且有机肥的缓冲性大,可以有效缓和土壤酸碱性变化,消除减轻盐碱类土壤对水稻的危害。有机肥含有的营养元素较为全面,其中不仅有氮、磷、钾等元素,还含有水稻需要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给水稻提供全面的营养,保障水稻的茁壮成长,提高水稻的适口性和品质。另外,在施肥过程中,应当对各株水稻进行均匀施肥,不能一次性投入所有肥料,一次性投入的话不仅会造成肥料的浪费还会影响水稻对实施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水稻产出稻米的品质。

(四)病虫防治方法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病虫害对水稻的品质和产量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比如:水稻感染稻瘟病后会出现水稻的叶子和其根茎出现较多的暗绿色斑点,这些斑点就是病虫害的侵入,导致水稻叶片呈卷曲状,稻穗变成白色,稻穗中出现较多空壳,且能产出的稻米其营养价值也极低。水稻的病虫害不仅仅有稻瘟病,还有稻曲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都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降低水稻的产量和产出稻米的质量。

为了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首先,在选择水稻种植品种的时候,应当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其次,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对水稻用合适的化学药剂,有效防止病虫害的产生。再次,在春天需要用深水浸泡田地,在秋天需要对田地进行深度翻耕,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止,提高稻米的精米率[3]。

(五)杂草防治方法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杂草的生长也需要养分,若在水稻田地中有大量的杂草,杂草会抢夺水稻的养分和水分,导致水稻养分不足,并且杂草生长过多,在水稻田中也会出现植物密度较高,影响水稻的光照和通风。在传统的水稻栽培过程中大多采用对杂草使用除草剂的方式来清除杂草,但由于我国农业发展历程较长,许多杂草对普通的除草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清除杂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并且除草剂属于抑制性化学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使用过量会对当地土地造成恶劣影响。清除杂草可以采用稻田还草技术,在水稻播种结束后,将之前收割的稻草晒干浸水,平铺于水稻之间,可以有效抑制水稻的萌芽与生长,并且腐烂的稻草还可以生成部分硫化物,硫化物也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做到抑制杂草的生长,还能保护土地不受化学药物的伤害,成本低,效果好,应大力宣传并落实,保护水稻的茁壮生长,提高产出稻米的品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水稻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稻米品质的好坏,想要保障产出稻米的品质,就应该深入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并作出本土化的创新与改革,加强对水稻栽培过程的监督,合理对水稻进行施肥,并对水稻病虫害和杂草现象进行有效预防,提高水稻的产量,提升稻米的品质,加快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秀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18):51-52.

[2]练振辉.提高稻米品质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1):30-31.

[3]姚茂森.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初探[J].农家参谋,2018(21):53.

猜你喜欢

水稻栽培技术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