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扬与继承策略
2021-10-21宋瑞涛
宋瑞涛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在发扬和继承的过程中结合了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此同时,还加入了大量的优秀西方音乐元素。文章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扬与继承的重要性进行开展,分析在发扬和继承中的问题,给出一些实施策略作为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发扬与传承;实施策略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文化的底蕴,其中蕴含了种类多样又深厚的民族历史发展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成果。其中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民族特色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一、民族声乐艺术发扬与继承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民族声乐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在发扬与继承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发展理论依据。因此,在我国民族声乐发扬和继承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保留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髓,开发出更加具有意义的内容,还要对其的演唱方式和表演形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参考西方表演艺术,改变以往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方式,实现在新时代里的深入传承。与此同时,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扬与继承中,将中华传统美学和民族思想融入其中,彰显中国民族声乐的独特而又深刻的中心内涵。中国民族声乐更加注重语言声调的指引作用,以此来凸显民族语言的特色;声乐风格也可以彰显地域民族特点,通过演绎者表演风格的加入呈现出多样又具有民族个性的声乐艺术特色。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扬和继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族声乐艺术发扬与继承中的问题
(一)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还存在着声乐理论研究不同的问题。首先,在实际的民族声乐发展实践中,虽然已经得到显著的效果,但背后的理论依据并不是很全面。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进行民族声乐的教学中,缺乏高质量的教材参考,多数教师是依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缺少对声乐艺术特点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进而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教学造成直接影响。其次,在发扬与继承过程中,缺少与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存在着不良言论、片面认知,进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扬与实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需求存在差距,影响民族声乐艺术的发扬与继承。
(二)民族声乐教育工作不系统
当下民族声乐艺术传承过程中,教育工作本身就存在着不系统的问题。首先,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要做到音调准确、吐字清晰、真情流露,是具有科学标准的。但是在当下民族声乐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非声乐专业的教师,在民族声乐艺术标准不明确的情况下开展的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民族声乐教学工作的质量。其次,这些民族声乐艺术的学习者,也缺少舞台实践的经验,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人在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中,在缺少专业的理论指导下,缺少舞台表演的机会,十分影响学习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三)民族声乐艺术审美不大众
在时代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飞速增长的背景下,大众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在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了,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新的创作和改编。在当前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品鉴欣赏时,很多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不应进行大众化的发展,审美标准存在差异性,造成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相较于其他音乐作品更为困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标准进行大众化的改变,让其成为与时俱进的艺术表现形式,感染新时期的每一个人。
三、民族声乐艺术的发扬与继承的策略
(一)增强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建设
建立完善的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依据是发扬和继承的重要基础。首先,相关部门要全面了解并深入分析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的科学性,作为一种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演唱形式,但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演唱方式一度受到社会的质疑和否定,认为它是演唱方式上的一种缺陷。但在现实中,民族声乐的演绎方式反映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和审美标准,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中,是表现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应当被充分认可和发扬,对其进行科学的理论研究。此外,要充分发挥传统民族声乐的包容,有效结合西方优秀的音乐元素,凸显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特点,结合现代音乐的优势,协调促进自身的发扬。例如,当代摇滚音乐与华音阴老调融合交织,创造出新的声乐魅力,同时也为民族声乐的发扬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树立大众化民族声乐审美标准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人类的思想特征和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对于美的欣赏和追求也与之发生改变,而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民族声乐的传播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特点和形象结合现代化发展趋势再创作,符合大众化的审美标准,满足现代人的音乐追求。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在进行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创造与改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审美活动是由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創造的,就审美来说,不同的人在看到、听到民族声乐时的感受不尽相同,只有认可民族文化的个性,才能真正符合审美主体的追求。以往的民族声乐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系统和文化色彩,经过一系列多样的审美标准,并以此标准来增强自己的感染力。就审美主体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会不同的,尤其是加入现代文化,人们的审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一些人喜欢原创的民歌,而其他人则喜欢纯粹的美声唱法或流行歌曲。每个人对美感受本身就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审美主观标准的一致的,欣赏美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与审美标准也是相一致的。因此,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创造与再创造,结合大众喜欢的标准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发扬和继承。
(三)创新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
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声乐表演艺术的大众化传播效果。首先,要理解歌词和配乐的创作时代背景,并加上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对词曲进行再创造,做到声情并茂,有感而唱。还可以去了解不同的声乐作品的特点,进行传统民族声乐的创新,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声乐的表演效果。 比如结合现代摇滚音乐, 对传统的民族声乐进行作品的创作改编, 不仅更符合年轻群体的接受心理, 也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创新探索。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新的创作和对传统声乐作品的再创造等方式,将这些民族声乐的优秀作品走向大众,从地方走向世界,使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扬。像沂蒙地区的红色民族声乐文化是无法复制的,是在特定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并不适合用现代文化发展方式进行传播。沂蒙地区是红色老革命地区其红色民族声乐文化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以充分发挥其政治思想和教育功能,避免沦为商品经济的产物。目前,众所周知的红色革命歌曲的改编,将红色歌曲以现代潮流音乐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更加贴合音乐市场的需求。虽然这样民族声乐艺术的改编目的是让这些红色民族声乐更加具有丰富的变现力,与当下现代人代的审美追求相一致,但实施情况却与之不相同,还有一些红色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再创造,不仅没有提升传统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性,反而降低了它的欣赏价值和红色文化的内涵。这些非僧非俗的再创造的红色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不仅缺失了沂蒙地区的文化精神,还使这些体现思想感想和时代发展的民族声乐被商业气息所污染。显而易见,这样的艺术再创作和世俗的发展与沂蒙地区的红色民族声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相违背。所以,对于红色民族声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探索,我们要保持理性的认知和观念,不能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满足现代音乐市场的需要,而是寻找红色民族声乐文化和现代音乐发展的衔接处,在沂蒙红色革命老区的民族声乐艺术文化基础之上,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四)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普及
民族声乐教育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更新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扬与传播。比如,借助互联网平台,呈现民族声乐艺术中各种音乐风格、演绎特点,在不同表演者的演绎过程中,将对民族的情感融入其中,体现出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将其与世界艺术完美的融合到一起,从而推动民族音乐艺术更好地发展和传承。实际上,民族声乐教学是传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根本,专业音乐院校在这方面将能够起到发展和传承的重要作用,而非专业院校同时也是发扬和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青年在民族声乐艺术方面的了解和挖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加大民族声乐艺術宣传力度刻不容缓。因此,在我国推进民族声乐艺术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各类高职院校都要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民族声乐,应该知道如何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中国声乐艺术,同时,不要忘记大胆创新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在明确的发展目标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声乐的认同和欣赏能力。再来,我们还应当采取“开放”的具体措施,通过其旋律、唱腔、意境等让世界人民认识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中西方声乐艺术交融与发展,从而利好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将我国独特的民族声乐艺术带到世界舞台中央,带到世界各地。
四、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发扬中华名族精神的伟大任务,我们在讨论民族声乐教学是应当结合新时代特点,对“原生态”的艺术进行保护、挖掘,并结合现代科技的手段应用,将民族声乐艺术的美感染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民族声乐艺术,体现出民族声乐的独特的魅力,在新时代里发扬与继承。
参考文献:
[1]石尧尧.传统与创新——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理念的省思与构想[J].当代音乐,2020(12):15-17.
[2]田雯雯.新时期民族声乐传播存在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四川戏剧,2021(02):117-119.
[3]王小林.秧歌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融合探索与创新发展分析[J].音乐生活,2021(04):79-81.
[4]陆伟,余志鹏.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借鉴[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