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小学英语中高年级段对话教学复述环节的三把钥匙
2021-10-21沈成飞
沈成飞
摘要:为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课堂对话教学中复述环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经过丰富的教学实践发现,把握好对话教学的主题、线索和关键词,是提高中高年级小学生复述能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复述;主题;线索;关键词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根据莫雷老师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对复述策略的定义,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它是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而小学阶段英语老师对话教学,最常见的复述策略就是背诵。一味的使用它,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相去甚远。它不仅给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背诵带来较大的难度,而且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极易造成两级分化。基于这一现象和问题,笔者本着对学生减负增效的理念,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对话内容的学习、理解、体验和输出最大化,从而真正提高对话复习的效率。
二、开启复述环节有效性的三把钥匙
1.主题
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对话教学都是围绕话题展开。这些话题,都是和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即主题,主题即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在对话教学开始前,一定要积极研究教材和教师用书,把握好对话的主题。把握了主题,即把握了方向和核心。小学阶段二级话题项目总共包括24个大类、85个小类。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应多关注对话的话题,从而为对话教学的情景铺设道路,同时也为复述环节板书的设计提供支架。这一条,笔者认为,即是复述环节的第一把钥匙。主题明确,让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想象、思考和复述。
Miss White:We'll have an English party next Tuesday!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children?
Zhang Peng:I can sing English songs.
Miss white:Wonderful!How about you,John?
John:I can do some kung fu!
Miss White:Thank you,John.
如上圖所示,PEP 5上 Unit 4 A对话主题是An English Party。
Mike:Good morning, Mrs Smith!
Mrs Smith:Hi,children.You're early.
Amy:Usually,I come on foot.Sometimes I come by bus.
Mike:I often come by bike.
Amy: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Mrs Smith?By car?
Mrs Smith:Sometimes,but I usually walk.
Mike:That's good exercise.
如上图所示,PEP 6上 Unit 2 A对话主题是Ways to school。
2.线索
线索是对话文本的一条线。有了这根线,对话的文本,就可以连成一片。通常的文学作品,也有很多的线索。线索,是主题继续过渡到文本细节的关键环节,也是对话文本脉络清晰的重要支柱。那么小学英语中高年级段对话文本有哪些线索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列举两种常见线索。如上面两个对话所示,PEP 5上 Unit 4 A对话的线索是人物事件线;PEP 6上 Unit 2 A对话的线索是人物事件线。
3.关键词
关键词的选择,是一个聚焦的过程。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归纳了一些提取关键词的经验。在选取关键词时,尽量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具体选择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主要依据对话文本线索的把握。
PEP 5上 Unit 4 A对话,围绕An English Party这个主题,谈论Zhang Peng和John分别能为Party做些什么,这条线索,将对话紧紧的连在一起,同时把每位人物能做的关键词列在下面。
PEP 6上 Unit 2 A对话,围绕Ways to school这个主题,谈论Amy、Mike和Mrs Smith 三人出行的方式,这条线索,将对话紧紧的连在一起,同时把每位人物出行的关键词列下来。
结语:
教学实践的过程,笔者常常发现,线索这把复述的钥匙,经常会用到人物线索和其他线索相结合的方式。如上面的对话,是把人物线和事件线结合。主题是对话文本材料的总纲,线索是对话文本的逻辑梳理,关键词是主题的提炼,更是对对话文本逻辑线索的外显!一步步梳理和研读,将复述的支架,显现在黑板上,给学生呈现了文本材料的纹路。让学生握住主题、线索、关键词3把钥匙,一步步将对话的文本材料,复述和体验印在脑海里。这3把钥匙,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复习、复述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的主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复述环节的实施,还需要教师围绕对话文本材料的,提出功能问句, 引导学生反复输出。任何形式的教学方法,都不能一劳永逸,今后还须不断实践,这是笔者今后的方向和重点。如有不当或论据不充分的地方,恳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 吉桂凤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小学英语教学技能 王丽春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