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化馆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播的作用

2021-10-21韦玮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6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播保护

摘要: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是反映我国社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为此所作的创造而不断积累的重大物质文化遗产财富,它们不仅是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情感等重要文化载体,也同样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中华文明民族精神的宝贵结晶。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体系建设战略进程的持续推移和不断加快,人民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深度和层次发生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文化生存环境也开始遭遇了严峻的社会挑战,丰富多彩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正以一种不可被人忽略的速度衰落,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文化传播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文化馆是由省级人民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省级综合性人民群众教育文化宣传事业管理单位,它主要是协助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开展对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普查、展览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在对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宣传管理工作中一直起着重要的引领性指导作用。

关键词:非遗文化;保护;传播

一、文化馆的职能

文化馆本身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基层文化组织和机构,同时又是当地人民群众参与文化艺术表演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于推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功不可没。其一,文化馆应当具有弘扬和发挥教育与文化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讲座、培训、展览,向社会大众宣传和广泛普及有关科学与文化的知识。其二,由于文化馆是集中搜索、研究及展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活动场所,它既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向广大人们生动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魅力,又可以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引领与指导下积极进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说是在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居住的各个细枝末节中发掘出来的,既能够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其民族的优秀传统,又充分化地展示了一个国家和其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

二、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工作中的作用

(一)在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传播教育作用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是一个由人和社会各个环节所包裹的新兴社会时代,各类信息在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层出不穷的刷新着人们的视野。要使文化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工作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馆的宣传职责,以南宁市西乡塘区文化馆对地方稀有剧种《南宁傩舞》为例,西乡塘区自2019年9月提交申报之后,经过多方专家实地调研深入探讨,于2019年11月获得“中国傩文化之乡”称号。一直以来,西乡塘区文化馆重视城区的文化建设发展,特别是注重富有文化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积极推动了《南宁傩舞》的传承与保护,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截至至今,《南宁傩舞》表演载体团队陈东村傩文化艺术团至今进校园和社区讲座和展演达300多场。在每年的非遗主题日活动及传统民俗节庆节日到来之时,城区也加大宣传力度,提供非遗节目展示机会。让人民群众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好地获得社会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和大力支持。相信很多年轻人在深入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播相关知识之后就会将它们向身边的年轻人进行宣传和推广。在现在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老中青少四代人也对短视频、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掌握了一定的使用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可多利用现下的互联网宣传形式,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蝴蝶效应下,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更多的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所关注、接受和了解,能够更好的传播其意义和重要性。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文化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更深远的作用。

(二)在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辅导培训作用

《南宁傩舞》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关注度,但表演形式趋于单一化,表演剧本也是根据历年祖辈老师傅传承剧本按部就班的表演。在早期傩舞被当地群众认知仅仅依托于“红白喜事”,导致一边倒的形式认为傩舞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舞蹈,其实不然,在历史记载中,傩舞还有祭祀祈求的深层含义。西乡塘区文化馆及社会各界文联人士结合实际情况,对《南宁傩舞》进行了创新和编排,利用现下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文化创意元素,对原舞蹈动作进行辅导编排加以创新,让原本单一的节目,增加了历史性和文化性的意义。同时,也联合辖区内学校,定期将《南宁傩舞》的傩文化带进校园,让演员们手把手的培训学生节目中的舞蹈动作,让学生们了解每一个节目动作在整个节目中的意义象征。

文化馆应每年不定期办理非遗培训班,帮助国家及地方政府培养相关的人才来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将这些参与培养的人才安排到恰当的工作岗位担任保护及宣传工作。在当地进行宣传并号召人们对遗产进行保护,普及一些历史文化的常识。这些不仅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大众对遗产的理解和认知,更有利于增强我文化馆工作人员自身的艺术文化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共同进步和成长,最终还是在为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做好铺垫。

三、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工作质量

地方性文化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这就需要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投入,详细分析当地的文化馆建设与其发展状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传播的意义和重要性,制订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并进一步加大管理体系和制度实施力度,全面贯彻到各种工作环节中,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各个职能部门与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确保每一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拥有一位专业的技术负责人,使各个工作都能够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性进行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渐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队伍

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需求。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经费支持,在招聘指向性人才,对人才的专业以及业务技能程度有一定的考核标准。其次,定期组织和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活动,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地参与,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技术人员培训原则,优化传统性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提供有利条件。最后,还要研究制定一套健全的工作奖惩激励机制,激发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出爱岗敬业的责任心。

四、结语

非遗文化可以说是历史文化的演变,也能够说是人们情感的表现形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事一种文化智慧。地方上的文化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及传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教育、培训及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发展。对此,文化馆一定要充分把自身的引领者和主导地位发挥起来,不遗余力、扎扎实实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和保護工作,让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不断被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王继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化馆如何发挥作用[J]. 艺术大观, 2019.

[2] 曹志宇. 浅析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9, 000(004):261.

[3] 林立. 浅谈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6.

作者简介 :韦玮(1990.11-),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职称:群众文化系列助理馆员,学历:本科,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文化馆,研究方向:非遗传承和保护。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传播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