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与博物馆合作共建的实践研究

2021-10-21杨晓芸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4期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

杨晓芸

摘要:2020年10月,南昌市定山小学与八大山人纪念馆达成共建美育基地协议,积极开发一系列共建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文知识、馆藏作品、美育资源和展览活动在小学阶段的普及。本文从背景梳理、基础条件、制定内容、合作方式、实践反思等方面,阐述了馆校合作共建的方式和特点,旨在归纳、分享这些做法与经验,为小学与博物馆合作共建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馆校合作;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

1.前言

1.1 背景梳理

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下称《意见》),为博物馆和中小学校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意见》进一步健全了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促进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了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的学习效果[1]。其实,早在2001 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2]”而在2010 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又再次强调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

因此,无论是贯彻中央文件的精神,还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馆校合作共建,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融合,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中小学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和校外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应该是中小学教育发展和博物馆教育发展共同的一个契机。

1.2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关于学校与博物馆合作共建的研究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比较广泛,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实践看馆校共建的有效模式》中提到学生参与设计非遗扇馆的设计[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博物馆馆校共建模式的探索》中的博物馆与重庆师范大学的“双赢”共建模式,即学生在博物馆实习成长,高校则为博物馆提供展览场所[4];韩美林艺术馆的《浅论博物馆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中提出的馆校共同开发校本“扎染艺术”课程[5]。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合作共建都是在高校与博物馆中展开。而在中小学领域的馆校合作共建主要是以短期研学和单次活动为主,单次活动相比起系列活动而言,开展所需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都较小,但单次活动的形式也影响到了馆校合作中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连续性[6]。另外,受经费、时间和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小学与博物馆之间长期、稳定且连续的合作方式更是少之又少。

南昌市定山小学与八大山人纪念馆合作共建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要求;是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意见》后积极推行中小学馆校共构系列课程的先行和“试水”;对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长期、稳定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具有实验性、前端性和指导性,将探寻中小学馆校共建更多的可能。

2.基础条件

2.1 馆校高位推进

目前我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形式有博物馆主导、学校主导和上级部门主导这三种主要的合作方式[7]。定山小学与八大山人纪念馆美育基地协议签订后,双方在不同阶段都能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主导者,但不同的是,在双向主导的过程中,学校方得到了区教体局、纪念馆方得到了市文旅局的高度支持和关注,在上级部门的高位推动下,馆校合作共建的活动实施得到了经费支持,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活动受益群体的广泛性。

2.2 完善安全管理

学生安全是学校对馆校合作活动产生顾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馆校合作共建大多数在博物馆内开展,因此,学生们主要采取步行和乘车两种方式前往博物馆,学校与博物馆的距离决定了学生前往博物馆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行时长、通行方式、带队教师人数、学生年龄段等因素都对学生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以本文为例,定山小学距离八大山人纪念馆步行仅有十分钟的路程,且沿途只有一个路口,还是单行道,车辆较少。活动前,学校就针对安全问题制定了详细预案,明确带队老师责任,开展师生行前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而八大山人纪念馆也加强了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针对实际开展了教育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场馆内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2.3 确保上课时间

《意见》指出,馆校合作共建活动可“納入课后服务内容”[8]。所以,在学生上课时间保障上,主要利用下午3点半课后时间开展活动,还注重利用节假日、寒暑假、休息日等时段,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实现博物馆与义务教育资源的对接和联合,拓宽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2.4 开展教师培训

在馆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对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要求都是极高的,授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两种能力,即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对博物馆丰富馆藏资源熟悉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合理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的能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博物馆展品相关的知识。

目前,师训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博物馆定期为学校教师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和专题短期研修班,通过介绍藏品、博物馆教育工作职能及博物馆内资源等内容来培训学校教师,教师在参观、学习和实际操作中了解一些关于博物馆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学校教育。二是学校教师参与到纪念馆每一堂课程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工作中,构建“问诊式研讨+课题研究模式”,双方根据学情积极展开联合教研,注重反思和总结,及时给馆方授课教师提出教学方法的指导意见。

3. 制定内容

3.1 明确育人目标

馆校合作共建是为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本土文化,是以八大山人为载体,让孩子们了解、喜欢、热爱传统文化。目标是唤醒,是点燃,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未来的无限可能。

3.2 制定活动内容

内容是语文、历史、美术等多学科教育与八大馆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具有广泛性、延续性和连贯性,是一套围绕八大山人纪念馆人文及环境资源的系列活动课程,涵盖小学全学段学生。

4. 合作方式

4.1 开发校本课程

(1)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28次课。根据每一次课主题的不同细分为五大版块,分别是:“欣赏美”(以参观为主),“感受美”(以人文历史知识学习为主),“认识美”(以书画相关知识学习为主),“体验美”(以临摹学习等实际操作为主),“创造美”(以每次課作业及参加志愿活动等为主要内容)。课程结构安排4课为一单元,每单元中有一课为活动课,活动课涉面广、内容形式多样(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历史讲座、输送展览、专题培训、“与大师共绘画”、“艺术家面对面”、“拓片”、“装裱”等),小小讲解员培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成长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成为今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

(2)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在实验班完成授课后,根据反馈修改计划内容,制定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参、视频、PPT,最后,再正式投入到全校课程。

在实验阶段馆校双方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建立健全了完善细致的实验班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开启联合师资培训,通过教师研习、短期培训、联合教研等方式,加强学校教师与博物馆教育人员的合作,达到小学教师了解博物馆教育资源构成,博物馆教育人员了解学校教学内容的目的。实验班教学完成后,学校参训老师可以独立或者是借助视频录像开展“双师型”课堂教学,以此实现全校课程的普及;而对于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而言,完成实验班教学后积累的实践经验将在全区或是全市范围内进行共建基地的推广。

4.2 开展短期研学

根据特定节日、临时展出和深入挖掘特色活动,馆校双方制定短期研学活动,学校组织学生以研学的形式走进博物馆学习。如:学生走进八大山人纪念馆参加“纪念齐白石诞辰一百五十六周年·传承”特别活动,在蒲扇上临摹白石老人的樱桃画作;学生在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馆户外现场绘制12米的绢布长卷;开展以“童心向党 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学生参观“一幅画的诞生——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等。

4.3 开设社团课程

根据年龄段特点开设“‘画面’”系列艺术课”、“环游世界的艺术之旅”、“诗词如画水墨专题课”等社团课,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主选择课程。

(1)“画面”系列艺术课程

开设对象:1-2年级学生。

课程描述: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之一,而针对面部的刻画可以极大调动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此系列课程通过观察和描绘十位艺术大家的面部特征,启迪孩子们观察细节的能力,并结合描绘和上色,提升孩子们手眼协调及艺术表现能力。课程内容以八大山人艺术为起点,每节课介绍一位艺术家(八大山人、梵高、郑板桥、毕加索、齐白石、马蒂斯、弗里达、安迪·沃霍尔、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及代表作品,给予孩子们美的启蒙,最后一次课,孩子们创作一张以自己头像为题材的艺术作品。

(2)环游世界的艺术之旅

开设对象:1-2年级学生。

课程描述:以艺术为切入点,启蒙孩子们对世界各国的认识。通过横跨亚、欧、美、非四大洲的五种文明,选取各国有代表性的地标、文化遗迹和艺术家进行介绍,带领孩子在艺术中环游世界,丰富见识,感受文化差异,并以拼贴、捏塑、拓印、肌理、风景表现等方式做出相应的艺术作品。课程涉及到的国家有:中国、埃及、日本、墨西哥、美国、俄罗斯、英国、挪威、芬兰、肯尼亚等。

(3)“诗词如画”水墨专题课

开设对象:3-6年级学生。

课程描述:课程与《语文》课本内容相结合,通过结合小学必背古诗词及美术史知识,丰富语文课教学方式,加强诗词和书画之间的联系,带领孩子体会诗意并动手画出诗意。根据不同学段选择诗词如下: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清·郑燮的《竹石》、 唐·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唐·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唐·贺知章的《咏柳》、唐·杜甫的《春夜喜雨》、北宋·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唐·王翰的《凉州词》、北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4.4 举办校园活动

结合重大节日活动,举办诸如“我是小小艺术家”、“‘童画’八大书画展”、“‘书画也吉祥’新春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此同时,活动所呈现的效果也将作为合作共建活动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内容。

4.5 开展志愿活动

根据博物馆志愿者制度,馆校双方组织学生参加“小小讲解员”、“文明小督导”、“我是小雷锋”等志愿活动,引导学生做传承志愿精神,传播优秀文化的新时代的好少年。

5实践反思

5.1 实践特色

(1)开放自由的合作环境,勤奋专业的开发团队

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南昌市定山小学作为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共建单位联合举办了馆校合作成果展示活动——“童画八大”美育课程作品展,由馆校双方团队共同完成策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取法乎上。作品包括八大高仿画作16幅,定山小学与八大山人纪念馆校共建美育课程的学生书画作品55幅, 老师书画作品6幅 。每一幅师生作品都是倾心而为,见证着课程开展的成果。

(2)灵活多变的合作形式,丰富多彩的拓展内容

合作形式突破了传统的以博物馆为主导的导览、进校、外借等单向实施课程活动的方式,学校教师也直接参与到博物馆教育中来,并且将课程开设进学校常规课程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拓展内容更加多元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拓片”、“装裱”等这些传统技艺直接进入学校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美育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更是文化技艺和工匠精神的传承。

(3)严谨科学的课程计划,扎实有序的实施过程

活动实施的每一个步骤都扎实有序,学习活动始终贯穿教育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并在学校的公众号进行了专题报道,每周一次,形成了宝贵的过程性材料。

(4)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明确统一的育人目标

在“小小讲解员”专题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博物館方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小讲解员培训、选拔、上岗、评优制度,并给小讲解员团队正式取名为“小松果讲解团”。团队名字的由来是八大山人纪念馆内那一棵500多年的古罗汉松,树木挺拔苍劲,小松果讲解团,就像那一颗颗小松果,受八大文化的熏陶,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小松果讲解团的宣誓词是:“我志愿加入八大山人纪念馆‘小松果’讲解团,义务宣讲,服务大众。讲好家乡故事,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绘就文化底色。守护中华文明,传承历史文脉。让文化自信的旗帜高高飘扬。”

“小小讲解员”活动开展的意义,不仅仅是为青少年提供锻炼综合自身素质的平台,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领域有所提高,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学知得到充分的锻炼,更是借此激发孩子们崇高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5.2 改进方向

(1)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当前馆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与保障,但目前小学与博物馆的合作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合作形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落实情况与政策愿景还有所偏差。

(2)馆校合作共建的教师人才资源不充沛,具体培训标准缺乏硬性规定,且馆校合作共建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尚需要成熟的考核和奖励机制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6结语

本文从馆校合作共建的背景梳理、基础条件、制定内容、合作方式、实践反思等方面,阐述了馆校合作共建的方式和特点,旨在归纳、分享这些做法与经验,为小学与博物馆合作共建提供实践参考。但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建是会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的,学校将继续联合博物馆,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顺应时代变化,探索出更多的合作方式,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储备,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8]文宣.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N]. 中国文物报,2020-10-20(001).

[2]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0106/t20010608_167343.html, 2001-6-8/2021-8-19.

[3]王英翔,张璐,沈欣宁.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实践看馆校共建的有效模式[J].博物院,2018(01):124-130.

[4]张欢,黄明杰.博物馆馆校共建模式的探索——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重庆师范大学博物馆为例[J].中国港口,2018(S1):123-126.

[5]舒晨.浅论博物馆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以韩美林艺术馆馆校共建项目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9):42-44.

[6]梁睿,田睿蕴,刘柳静,李沂蓁,张佳珑.广州地区中学阶段馆校合作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1(03):24-30+108.

[7]王辉.论我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J].现代交际,2015(12):255.

猜你喜欢

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
博物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合作的研究状况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遗产保护和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
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