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课堂延伸拓展的思考
2021-10-21蔡大囡
蔡大囡
新课标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成长的联系,这与“大语文观”中的“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和人文修养”的理念基本一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种语文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语文课的教法也多有不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各执己见、莫衷一是。笔者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创新深感疑惑:“大语文观”“大”的界限在哪?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是可以随意、任意延伸?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何去何从?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的课堂延伸拓展这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以“文”化人不是以“德”化人,语文课不等同于情感教育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有思想深度的随笔或杂文,单元学习要求也提到了阅读这类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就会进入更高的境界,说明这类文章是偏理性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选自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弗洛姆《爱的艺术》。《爱的艺术》一书阐述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种能力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专注力和耐性学到手的艺术。
反复阅读这篇课文之后,我没有按照作者原有的写作顺序去构思设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把这篇文章的结论先找出来,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什么是成熟的人,他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梳理中渐渐明晰一个问题,即“成熟的人是与父母分离,在他心中同时拥有父亲和母亲两个形象,他独立了,成为了自己的父母”。拓展环节学生再次阅读这篇文章,并联系自身体验质疑了弗洛姆的观点,他们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学生质疑了自己对父母的爱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用自己的回答形象诠释了“爱是一种能力”这个主题。这节课的设计从头到尾没有脱离文本,也没有背离作者《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题思想。
后来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我听到的课堂拓展环节可以说“催人泪下”。好几位老师在拓展延伸环节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进行了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这种氛围很容易让听课的学生和老师受到感染。课后我问听课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是什么,学生说应该是感恩或者爱吧。这样的课堂设计气氛活跃,学生深受感动也有话想说,但是这是不是就可以证明情感教育出彩的语文课就是成功的语文课呢?课堂氛围固然重要,但是针对文本特征的理性思考也很重要,就弗洛姆的这篇文章内容与风格来说,我并不认同这种情感教育化的课堂设计。以这节课为例,笔者坚持认为语文课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情感教化,自以为是以德化人,其实已经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要回归文本,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课
《声声慢》是必修四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其中的一首。这个单元选取的是宋词,诗词教学需要反复吟咏,体会声律之美,同时借助联想和想象通过诗词中的意象领会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还需要感受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诗人经历了家国之恨、亡夫之痛、颠沛流离之苦,远离故乡的她孤独无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时期的她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的痛苦被开篇这七个叠词概括得淋漓尽致。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至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这种情绪在遇到“乍暖还寒时候”,再加上梧桐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真实地书写了诗人的处境和状态。犹如昔日的黄花,如今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诗人文字之中那种乱世的颠沛与凋零让人叹息。
这样的一首词,在我听过的一节课上教师拓展延伸的内容用叙利亚战乱凸显个体命运的悲惨与无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生于太平盛世中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接著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最后在教师一番慷慨激昂的爱国演说中结束。我感受到的是激情澎湃的爱国之情。这堂课的拓展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落后弱小就会挨打,国家强大就会增强自信,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等。诗词鉴赏课抛开诗歌和作者,我认为是失败的,诗词教学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感知诗词的意境,进而感受作者的襟怀抱负。语文课的味道要保持纯正,必须依托文本来解读,不能过度解读。
三、语文课要有文化内涵,传承文化不等同于用文化淹没语文
文化是语文的学习背景,语文传承文化,但这不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每一篇文章都有它背后的文化背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称作背景,它包含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解读文本要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要弄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话的内涵,就要了解东晋这个时代的特点。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认为死即是生,生即是死。“一死生”“齐彭殇”,作者对此做了委婉的批评。作者这样写是表明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也想以此启发“糊涂”的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逝去,并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如果教师由此大谈东晋玄学,加强文化背景的解读,就喧宾夺主了。我在解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登高》这两首诗时有过这样的设计,在拓展延伸时把杜甫写过的登高诗做了纵向的梳理,把诗人不同时期的登临诗展示给学生,从年轻时的《望岳》到晚年时期的《登楼》《登高》等,解读不同时期的情感变化、理想抱负、语言风格,感受诗人的心路历程。将同一个诗人的同类诗歌串联起来解读他的一生,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同时也全面了解了诗人,这样学生更容易感知“万方多难此登临”背后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文化拓展不但没有冲淡文本,反而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不畏浮云遮望眼”,无论是新课程理念还是“大语文观”都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需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拨开云雾,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才能不被眼前自以为是的做法羁绊住继续探索的脚步。本着语文教育者的担当与使命,教师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不能盲目自信。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仍需不断探索,但笔者认为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更不能让语文课失了语文味。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学探索者都能擦亮眼睛,仔细辨别。我们要遵循语文课的最基本的学科特点,抓住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不能做脱离文本的课堂教学设计。肩负起语文以“文”化人的责任,还语文课以真味,而不是刻意拔高,随意拓展,这样才能使语文课既拥有语文的本色和真味,又具有深度的剖析和开阔的眼界。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