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为何”与“何为”

2021-10-21张金华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精卫填海精卫文言文

张金华

为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文言文内容的比重。为了探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为何”与“何为”,下面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作为研究对象,谈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一、“为何”

1.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衍生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根。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只有35个字,却将精卫填海这一神话故事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且体现了神话故事的曲折性,向学生呈现出了精卫往返西山与东海、一次次与东海较量、想把大海填平的故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感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语言的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讓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挖掘文言文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如在《精卫填海》教学过程中,单纯从理性角度对精卫的填海行为进行分析,精卫的所作所为是无用无效的。但是从情感角度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精卫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志向,使学生感悟在精卫填海过程中认定目标不放弃的品质。这正是文言文承载的中华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文化的精神。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够与古人的思想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小学生将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内化,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3.塑造学生人格魅力

文言文背后传达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会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产生深远影响。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的深层内容与古代圣贤对话,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要让学生感悟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生活环境与思想感情。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先人的思想和志向。在《精卫填海》这一文言文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精卫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目标。这对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帮助。

二、“何为”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师不能掌握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手段,单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表层内容,不仅会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导致文言文教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促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成长。

1.把握教学目标

在小学文言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这是目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在《精卫填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设置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①能够正确认读6个生字,书写5个生字;②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③根据注释并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文章意思;④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并且要保证故事生动有趣;⑤感受精卫填海背后的精神内涵。

利用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在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增强学生对《精卫填海》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精卫填海》的文化内涵,这对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有积极意义。

2.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不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对《精卫填海》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精卫”。②根据文中“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等句子向学生提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你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进入到《精卫填海》的故事中,帮助学生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③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文言文字词含义和应用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文言字词回答教师的问题。

3.增强教学趣味

教师必须认识到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文言文进行故事化教学。

第一,要防止逐字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一次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第一句话的基本意思,然后帮助学生总结理解句义的具体方法。随着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主理解第2句话的意思,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在文言文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要放弃逐字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紧扣文本对文言字词进行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到文本的形象世界中,从而使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第二,在故事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删减一些故事情节。在第一次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精卫填海》的具体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短时间学习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在第二次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让学生对这一故事进行讲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三,教师要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在故事讲述完成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评。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精卫填海》的教学目标设计评价小贴士,辅助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确讲好故事的具体标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准确性。利用这种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并且在扩展练习中充分发挥想象,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为何”和“何为”,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这对提升小学文言文教学水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郭集小学

猜你喜欢

精卫填海精卫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精卫填海
“撕名牌”大战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精卫鸣,歌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