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研究

2021-10-21张华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7期
关键词:网络背景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移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网络背景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在更新,社会的各个企业针对行业的标准对于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准提出高要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为适应当下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快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将网络教学的优势发挥到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专业能力,是当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核心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以及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途径的改革提出理论性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背景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途径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移动网络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无线网络的媒介,教育行业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变悄然发生。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的同步的课堂翻转教学模式为专业教育提供更多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摸索。与此同时,各行业为了充分适应网络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突出。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今后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夯实的能力基础。尽管高职院校已经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能跟上网络技术的迭代换新,这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对今后现实工作计算机应用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

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教学途径的革新,为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创新环节。

一、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

1.1网络背景下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知识优势在削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中,由于教学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传播渠道较少,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现实课堂,听取老师对知识的讲述,可对学习内容有所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要通过现实中教师在课堂的演示,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结构与用途。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对信息网络有所应用。同时网络丰度的信息资源,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与自我爱好有选择的学习信息内容。这就导致了教师原有的知识优势逐渐被消减,教师掌握的知识信息的广泛性有可能不及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引发了学生在计算机课堂的厌学的情绪。

1.2网络背景下可丰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与内容

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达。内容的单一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网络多媒体的途径的参与下,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设备可将教学内容涉及的图片与声音等内容进行播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官刺激。这是网络信息的丰富性,让抽象的教学知识变得具体化。

其次,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为教师提供更为宽阔的思考空间与教学角度。丰富的网络内容与多样性的网络技术,教师可凭借着对专业知识掌握对当下网络流行的信息化技术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汲取更多的灵感与创新。

1.3网络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

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无线网络的普及,学生可通过线下课堂平台、视频平台学习计算机相关领域知识。学生可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实现自我个性化课程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网络的信息的多样性、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学生在网络背景的学习中也会出现过分沉溺与网络中虚拟构建环境中的问题,影响现实日常生活与社交习惯的养成。同时,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学生的判断力不足,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消极情绪。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2.1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然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上有所不足。课程教学知识理论性过强,大部分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过于解读,认为基础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原理与原则,如大量的在课程上讲述计算机算法的理论知识,对于计算机相关的算法编程实践操作内容讲解甚少,对于当下流行的算法编程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及时了解了算法的概念与含义,也无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更为重要的是,不少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秉着拓展学生计算机领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为后续学习信息化技术做铺垫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讲述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超出学生对计算机概念的理解能力,造成学生课堂吸收效果不佳。

2.2教材内容时效性较差

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与计算机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有必然的联系。计算机技术的便利性与快捷性为解决行业业务发展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这极大反应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即使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在不断发生更迭,如计算机的系统与硬件方面的技术在迭代,windows98系统到windows10系统在操作上就有所区别。高职院校要根据当下的技术环境对知识的讲授要做好相应的调整,尤其是教材内容的重新编写。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材内容,并不能满足时代知识的更替,举例材料与实践指导内容时效性较差,没有根据当下实际情况更新教材内容,这也严重的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计算机概念的深入了解。

此外,由于高职院校编写教材的时间较长,甚至长达几年的时间,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在这个期间发生了改变,导致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进步的问题。

2.3實践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分为实践课与理论课程两部分,实践课程的内容根据理论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可根据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通过真实计算机操作,提高采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经费与场地的局限性,不能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甚至有少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操作课程是教师亲自使用计算机操作,通过大屏幕多媒体投影设备,学生可观看到教师操作的全部内容。但是,学生没有真正的落实到真实的计算机操作中,对于软件的操作功能依旧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此外,部分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计算机上机操作课程,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并没有完成教师所要求的课程操作过程,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状态没有监管,学生没有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实践内容,也就谈不上通过实践课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说法了。

三、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的改革措施

3.1当下技术理论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内容的结合

在网络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碎片化知识信息在网络中不断的充盈,高职学生可通过网络手段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面临着丰富复杂的网络,若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势必会受到负面影响。如何合理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是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教材本身的角度去思考,教材的内容虽然时效性较差,但是对于计算机基礎操作如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基础的文档编辑等基础入门知识依旧是计算机基础的核心内容。教师可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讲解,针对教材中技术上革新,教师可引入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提高知识的时效性。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教材可提供成熟的知识框架体系,有助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留出时间预习教材内容,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知识框架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可提问学生预习与学习的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出现的问题,结合当下的技术渗透计算机基础知识。如:学生在预习计算机word操作时,用计算机编写文档出现的排版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问题,结合实际办公工作中涉及的电子排版讲述使用窍门。

3.2结合网络背景丰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网络背景下,课程教学途径多元化。

首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平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师与计算机基础教学老师可联合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老师可通过录制视频,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可通过平台就知识的理解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学生可多次观看讲解视频内容,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教师可根据与学生的交流情况,制定学生个性化教学服务。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信息化专业技术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其次,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可挖掘网络背景中丰富的教学素材。如:就网络小视频的制作与照片的美化方法进行图片与视频计算机基础内容的讲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结合网络背景提高实践操作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教师可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平台,指导学生观看课程内容,完成网络课程要求的实践操作内容。这对于网络技术的要求较高,要在平台上打造虚拟网络软件操作空间。但是,该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效率。

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今后参与社会岗位的需要,合理制定实践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实践操作课程中,以某个企业为例,针对企业要求的数据评测结果,指导学生使用数据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评估,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统计学软件的使用与在实际情况能够解决的数据问题。

四、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在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途径。从教学材料、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设定上结合网络信息的特点,旨在为高职院校学生打造一个真正有知识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在充分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后,为后续的信息化技术的学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为后续走向社会岗位,快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参  考  文  献

[1]冉宪宇.基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路径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8):220.

[2]陈瑶.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9(13):206.

[3]张会彦,王新文,周秋利.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6(05):85-86+109.

张华(1985.12),男,汉族,江苏南通,本科 ,工程师,从事智慧校园建设、大数据挖掘、网络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背景
基于网络背景下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
基于网络环境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安全技术分析
网络背景下高级植物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网络背景的英语生态化教学方式分析
高中生物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分析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网络背景下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
网络传媒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