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1-10-21陈俊杰张璐璐宝婉婷王苏日那任启迪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陈俊杰 张璐璐 宝婉婷 王苏日那 任启迪

摘要:目的 探究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患者实行熊去氧胆酸治疗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实验研究的共78例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各39例的两组,异甘草酸镁纳入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患者实行熊去氧胆酸治疗,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指标,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抗肿瘤药物;熊去氧胆酸;T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近几年,随着明显提升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开始不断出现抗肿瘤新药和应用的联合用药方案,从而逐渐增多抗肿瘤药物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抗肿瘤药物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可达到31.1%的发病率,在现阶段发现的致急性肝损伤的药物中有着较高的占比[1]。本研究以熊去氧胆酸作为治疗手段,分析在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患者中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纳入实验研究的共78例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各39例的两组。研究组:男性、女性患者各20、19例,年龄26~65岁,平均(45.23±2.02)岁;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各21、18例,年龄25~66岁,平均(45.76±2.14)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基础资料,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与2018版《防治肿瘤药物相关性肝损伤》中的诊断标准相符;(2)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3)抗肿瘤治疗前患者无肝损伤证据,治疗后的肝损伤为不同程度。排除标准:(1)对本次用药过敏者;(2)伴有消化道出血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者;(3)合并其他肝脏疾病者。

1.2方法

叮嘱患者食用清淡饮食,主要维持均衡营养,保持良好休息。对照组实行异甘草酸镁治疗(生产厂家;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1941),在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融入0.1g异甘草酸镁,给予静脉滴注治疗,1天1次。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实行熊去氧胆酸片(生产厂家;江苏普华克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2023777)治疗,每次250mg,1天3次,共行14d治疗。

1.3观察指标

肝功能相关指标评估:于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对两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描述,采取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率[n(%)]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相关指标

治疗前,研究组血清碱性磷酸酶(132.16±8.32)U/L、谷丙转氨酶(495.20±12.46)U/L、谷草转氨酶(354.28±11.37)U/L、总胆红素(103.51±6.35)μmol/L;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131.78±8.56)U/L、谷丙转氨酶(493.17±12.95)U/L、谷草转氨酶(353.76±11.52)U/L、总胆红素(103.85±6.41)μmol/L,组间无明显差异(t=0.199、0.705、0.191、0.235;P=0.843、0.483、0.849、0.815);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碱性磷酸酶(56.20±6.31)U/L、谷丙转氨酶(106.20±6.25)U/L、谷草转氨酶(63.41±6.24)U/L、总胆红素(53.16±5.23)μmol/L;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82.13±6.47)U/L、谷丙转氨酶(178.34±12.13)U/L、谷草转氨酶(123.50±8.46)U/L、总胆红素(87.03±6.20)μmol/L,组间有差异性(t=17.918、33.016、35.697、26.077;P均为0.000)。

3 讨论

抗肿瘤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识别度较低,在杀灭肿瘤期间会损伤免疫细胞和正常组织,而肝脏器官可作用于药物代谢,很容易因抗肿瘤药物受损。细胞免疫功能会密切联系到肝损伤情况,较低的免疫功能是会造成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治疗后呈更低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P<0.05)。可见,熊去氧胆酸可舒缓抗肿瘤药物引发的肝功能损伤情况,该药物还能够促进分泌内源性胆汁酸,提升胆汁酸和磷脂在胆汁中的含量,改善胆盐的成分,将保护肝细胞膜和利胆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在此过程中,还会使胆汁酸引发的肝细胞凋亡和胆管细胞行有效抑制,从而确保患者肝功能可获得良好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将整体的免疫平衡反映出来,在破坏平衡时,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失调[3]。熊去氧胆酸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保肝作用显著,免疫调节能力较强,可抑制产生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凋亡,发挥良好的改善急性肝损伤效果,可能是因会关系到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综上所述,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患者实行熊去氧胆酸治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升机体免疫,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实践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邱刚, 苏颖杰, 王萌萌,等. 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致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损伤1例[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9, 90(2):68-70.

[2]田亚军, 王建平, 雷小平,等. 熊去氧胆酸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肝脏, 2020, 25(1):73-75.

[3]石鑫, 劉维丽, 高欣欣,等. 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抗肿瘤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263(9):23-25+32.

猜你喜欢

T淋巴细胞亚群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分析
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
免疫制剂配合外用贝复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恶性血液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研究
胸腺肽对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检测对肺癌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意义
胸腺肽α1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