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2021-10-21苏丽莹黄波贞张荣昶邓仲麒张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苏丽莹 黄波贞 张荣昶 邓仲麒 张帅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联合治疗方案(25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開展中药穴位贴敷(25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咳嗽、咳痰及气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药物治疗开展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药穴位敷贴;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其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1]。本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症状,若存在感染现象,容易进入急性发作期,此阶段患者气道内痰液大量聚集,出现呼吸困难,若未及时采取合理干预,感染症状持续加重可引发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危重病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故及早采取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案控制COPD急性发作期病程进展十分必要。研究指出,中药穴位贴敷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平喘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在临床肺部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2]。本研究对我院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开展药物治疗+中药穴位贴敷方案,并分析其实施疗效,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患者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3:12,年龄50~80岁,均值(65.07±4.92)岁;治疗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51~79岁,均值(65.04±4.96)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为肺胀,证型为痰浊阻肺;年龄50~80岁;病程处于急性期;自愿接受临床观察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肺部原发性疾病,如结核、真菌、肿瘤等;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者、肺性脑病等危重患者;不符合中医证型痰浊阻肺的症状;精神疾患者。

1.2方案

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即抗菌药物抗感染,特布他林雾化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静滴氨溴索化痰,孟鲁司特钠抑制气道高反应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患者开展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取胡椒、吴茱萸、五倍子、苍术、公丁香等药材按比例研末,姜汁调用;将调制的药膏敷于患者病症相关的穴位处(肺俞、脾俞、肾俞、天突、膻中、大椎、定喘、风池、风府等穴);每天1次,连续7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依据《肺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积分测评标准评估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及气喘等证候,积分越高表示患者证候越严重[4]。(2)疗效:临床控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70%;显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X<70%;有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X<50%;无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5]。(3)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分值越大生活质量越高。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前各项积分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及气喘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疗效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水平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常规药物治疗经消化道吸收起效慢且容易丧失部分药性,还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中医认为,COPD归属“肺胀”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先天不足,受六淫之邪侵袭后,日久伤肺,肺宣降失司,气失敛降,肺气虚满而滞,导致津液凝聚成痰,痰浊潴留,壅阻肺气;痰阻气行、气滞血瘀,痰浊与瘀血互结,痰瘀滞留于心肺,加重肺气虚满,无法敛降,因虚致实、因实致虚,气虚、痰阻、血瘀三者相合引发肺胀。中医治疗主张以温络祛浊为原则。

穴位贴敷主要借助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再经皮肤直接吸收后以达到刺激人体经络腧穴效应的目的[6]。本研究使用的贴敷药方中胡椒主要发挥温中散寒、消痰止咳的作用;吴茱萸主要功效为降逆止呕、散寒止痛、助阳止泻;公丁香主要作用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五倍子属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病症的常用药,其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的良好功效;苍术在痰饮(即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病症治疗中有奇效;再加用姜汁,可促使诸药之性透过皮肤渗入脉络以发挥温肺行气、祛痰平喘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为中药贴敷选穴的主穴肺俞、脾俞、肾俞等均属于足太阳经背部腧穴,通过药物刺激上述穴位可起到温肺散寒、祛痰逐饮的作用;天突属于任脉之要穴,其与上述诸穴均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同时,配伍穴位中定喘穴可止咳平喘、通宣理肺;膻中穴具有清肺止喘功效、大椎穴发挥益气壮阳的作用,再配合中药贴敷,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各项症候,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能够直观反映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中药穴位贴敷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气流受限情况,从而改善其肺功能。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西医药物治疗在临床应用后获得良好疗效,不仅能够有效减轻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中医症候,还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指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若阳,张璐,林娟,等.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壅肺型)的优化研究[J]. 四川中医,2020,38(10):208-212.

[2]李源莉,柳超,李龙超,等. 穴位敷贴配合理疗和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J]. 安徽医药,2019,23(11):2223-2226.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4]陈茂华,赵云,杜虎城,等. 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34(5):53-55.

[5]彭靖. 止咳平喘穴位贴敷贴与耳穴埋豆联合西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分析[J]. 新中医,2020,52(17):156-159.

[6]赵立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穴位敷贴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4054-4056.

课题名称: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观察)

课题编号:防科自筹2019009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分析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张念志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