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热力压榨断指再植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1-10-21何居璘李树任覃开乾甘涛罗昌意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何居璘 李树任 覃开乾 甘涛 罗昌意

摘要:目的 分析分析小儿热力压榨所致手指离断伤开展断指再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01-2020.11本院收治的热力压榨所致手指离断伤患儿3例(共5指)开展研究,均予以断指再植治疗,观察患儿的断指成活率、并发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的断指再植功能表得分情况。结果 本组3例患儿共5指最终成活4指,成活率80.00%;坏死1指,坏死率20.00%。2指出现血管危象,包含静脉危象1指,动脉危象1指,其中静脉危象1指通过指端放血和指体按摩完全缓解后成活;动脉危象1指为动脉栓塞引发,经探查和开展静脉移植后最终坏死。术后6个月,患儿的断指再植功能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结论 小儿热力压榨所致手指离断伤行断指再植疗效确切,能促进其再植指功能恢复。治疗期间除需术者具备高超操作技术外,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细致观察,及时观察到异常后予以处理,确保患儿的再植成功率。

关键词:断指再植;热力压榨伤;手指离断;断指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热力压榨所致离断伤是指热力与机械压力引发的手指离断,多病情严重且复杂,需及时开展治疗。小儿手指离断后开展再植难度众所周知,显微外科技术给小儿断指再植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1]。伴随显微外科技术不断进步,断指再植理论及实践均已临近成熟,小儿多指断指再植及末节断指再植均已获取成功[2]。因患儿年幼,血管细小同时壁薄,再加上热力影响使得手指软组织条件较差,手指离断平面邻近关节,行断指再植时难度较高,需要医务人员不断总结再植手术经验与教训,以提升再植成活率。现对2019.01-2020.11本院收治的热力压榨所致手指离断伤患儿合计3例(5指)进行研究,分析该类患儿行断指再植的疗效,总结其治疗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01-2020.11本院收治的热力压榨所致手指离断伤患儿合计3例(共5指)开展研究,包含男2例,女1例;年龄在1-8岁,均值(4.65±1.25)岁;1根手指离断2例,3根手指离断1例。纳入标准:(1)均为热力压榨引发的手指离断。(2)断面均是轻度污染同时较为整齐。(3)均取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4)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术前患肢或者患指伴功能障碍者。(2)术后产生重度感染者。(3)肝肾心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病者。(4)凝血功能伴随障碍者。(5)伴精神病者。(6)伴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断肢再植术,手术步骤如下:予患儿气管插管全麻,于高倍显微镜下进行清创,细致评定组织活力,依据指体烫压伤软组织失活程度和污染程度有限缩短指骨2-3mm,清创时应同时评估指掌两侧指固有动脉及指背侧静脉条件及长度,对于关节位置离断者尽可能不进行融合,对指骨基底的骨骺进行保护。采取6mm或8mm的克氏针对骨折端进行纵行或交叉固定,修复肌腱,因烫压伤热力渗透损伤深部组织和细胞,伤指愈合需要更多血供,术后发生血管痉挛可能性大且反复,术中尽可能吻合两侧指动脉和尽量多的指背静脉,对双侧指神经进行吻合。对动静脉比例失去平衡或静脉条件差、静脉纤细者,为防止静脉危象出现,术中将指甲拔除,或指端予鱼口样切开放血,对创口进行疏松缝合给术后指体发生肿胀预留空间。手术结束后予以抗凝、抗解痉和抗感染、光照保暖等治疗,哭闹严重患儿开展亚冬眠疗法。值得注意的是,热力压榨断指较其他外伤所致断指,再植术后伤指更易发生血管危险,术后应积极观察伤指血运情况,罂粟碱等抗痉挛、抗凝药物使用时间延长致术后第7-10天,观察伤指血运情况延长致术后14天。

1.3观察指标

统计术后患儿的断指成活率、血管危险出现情况及原因、具体处理措施和是否缓解等。所有患儿均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失访现象,对比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断指再植功能表评分情况,量表涉及外观(20分)、感觉恢复(20分)、运动功能(20分)、日常活动(20分)、恢复工作情况(10分)以及血液循环状态(10分)共6项内容,总分是100分,最终得分在40分以下代表再植指的功能恢复较差,40-59分代表一般,60-79分代表良好,超过80分代表非常好[3]。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代表,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代表,行t检验,将P<0.05作为评定存在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本组3例患儿共5指中成活4指,成活率是80.00%(4/5);坏死1指,坏死率是20.00%(1/5)。2指出现血管危象,包含静脉危象1指,动脉危象1指,其中静脉危象通过指端放血和指体按摩完全缓解后成活;动脉危象出现为动脉栓塞引发,经探查和开展静脉移植后最终坏死。

2.2 3例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的断指再植功能表得分情况对比

术后6个月,患儿的外观、感觉恢复、运动功能、日常活动、恢复工作情况、血液循环状态方面的断指再植功能表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导致小儿手指离断的原因较多,其中热力压榨伤属于一类常见原因,需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以防出现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伴随显微外科技术问世及发展,不仅可接活成人断指,同时还能接活小儿断指[4]。然而开展手术时难度和风险,稍有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患儿日后日常生活。

王强等[5]将22例手指离断患儿共25指纳入研究中,均予以断指再植治疗,最终25指中23指顺利成活,占92.00%;余下2指坏死,占8.00%;随访发现,再植指的外形满意,且功能正常。本次研究结果如下:3例患儿5指中成活4指,成活率80.00%;余下1指坏死,坏死率20.00%,成活率低于王强等研究结果,坏死率高于王強等研究结果,原因可能和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数较少有关,还需未来增加样本量进行深入分析。术后6个月患儿的断指再植功能表得分高于术后3个月(P<0.05),说明断指再植总体上取得了理想疗效,术后再植断指功能伴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笔者认为,为提升再植成活率,于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内容:(1)反复、细致和彻底清理创面,先于放大镜下将无任何活力的组织清除,后于显微镜下开展血管清创,对血管条件不佳者,一期予以血管移植。(2)尽可能对双侧的指动脉开展吻合处理,避免为了确保动静脉比例平衡只对1条动脉开展吻合[5]。指体于热力压榨作用下产生组织层次紊乱,加上患儿的血管纤细,找到静脉后修复的难度较高。本组25例患儿的30指中11指出现血管危象,其中包含静脉危象4指和动脉危象7指,对于静脉危象能经综合性措施加以控制,但对于动脉危象仅能予以二次手术探查,最终成功率不容乐观。(3)蔡锦方[6]等认为,于断指再植期间需做好骨骺保护,以防伴随时间推移关节不完整的骨骺减慢或者停止发育,使得伤指产生短小畸形;关节位置离断者若关节和骨骺完整均需保留,除了严重关节受损外通常不进行关节融合。(4)手术结束后予以合理制动,但应避免长时间制动,通常时间在10-15d[7];术后合理加以冬眠疗法,确保患儿处在安静、嗜睡状态,以便术后开展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5)手术结束后严密监测和床边整体护理同样十分重要,该环节出现疏漏也能导致手术失败。

综上所述,小儿热力压榨所致手指离断伤术中应更多比例吻合指固有动脉及静脉,保证充足的血流灌注及回流,术后应更长时间的使用抗痉挛及抗凝药物,并且更长时间的观察伤指血运情况。

参考文献:

[1]程国良.特殊类型断指再植回顾与展望[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1):19-20.

[2]何旭,屈志刚,王德明,等.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小儿断指再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6):565-567.

[3]朱延林,王雷.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应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141-142.

[4]程国良.我国小儿断指再植[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0,4(1):69-71.

[5]王强,巨积辉,刘杰,等.低龄小儿YamanoⅠ区断指再植22例报告[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9,40(9):826-829.

[6]蔡锦方,王成琪.小儿断指再植中的骨骺保护[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6,7(4):218-219.

[7]张海平,周小钢,张辉宇.指端创面放血法在无静脉断指再植中的疗效观察及对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7,45(8):1080-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