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唱曲子”在校本课中的实践运用

2021-10-21孙秋月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秋月

摘要: 小学音乐教育除了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一种有力方式,还是实现本地非遗文化保护的优秀途径,与其它传承方式不同的是,通过教育包含了传承与保护双重意义,随着近几年地方文化的不断流失,一些地方优秀的非遗文化也开始得到了大众的重视,本文将本地文化引入到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当中,不仅能够传承发扬本土音乐文化,还能实现“建瓯唱曲子”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为日后本地音乐教育发展拓展出新方式。

关键词:校本课程;唱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瓯唱曲子”是闽北建瓯方言区的唯一形态完备的曲艺品种。它是用建瓯方言进行演唱的一种曲艺形式,流行于建瓯、松溪、政和、武夷山和建阳等地。2009年,建瓯唱曲子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我校开设了地方特色“唱曲子”校本课程,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所开设的一堂校本课《走近“唱曲子”》的教学体会以及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非遗文化,激发兴趣

(一)运用微课、助力预习

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特别对于更为陌生的地方特色课程,想要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在课前对本课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然而学生对于地方曲艺的学习本来就觉得枯燥乏味,针对这一情况,我结合了本校特有的“五学”模式开展课程,我在课前设计了思维导图,学生在课前按照我的步骤进行预习,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切音乐艺术的活动都必须依赖听觉。学生此前对于“唱曲子”这门曲艺是几乎完全陌生的,我便利用孩子们爱听流行歌曲这一特性,选取了本地流行歌手创作的《建瓯风情》进行导入。这是用本地方言演唱、发行、结合了r&b的说唱形式,首支在闽北地区流行的方言歌曲,与“唱曲子”这一曲艺有着相似之处。我先用现代流行歌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抛出问题“你们会说建瓯话吗?”同学们反应积极,引出几百年前方言加说唱的曲艺品种“唱曲子”。但是这门曲艺在学生的认识范围中太为陌生,为此,我课前借助了思维导图进行预学,通过图片、文字、音像将有关于唱曲子的资料一一列出,让学生有目的的搜寻知识点,学生们仿若真正走进了这门百年曲艺的世界,对简单的唱曲子的资料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自主研学提升学习能力

我又趁热打铁,通过传统演唱和现代演唱的对比,设计提问:“你们发现了吗,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唱曲子对比传统的演绎都有哪些变化?”同学们通过图片中的服装、道具、演出人数、场景的转变、表演形式的对比,进行交流讨论,了解这种文化目前在社会上的传唱和影响度。学生除了欣赏到传统的演唱方式,还了解了现代演绎的转变,不再是空洞的理论教学,对接下来的作品教授打下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音乐,提升效率

虽然是地方特色校本课,可是还是要回归音乐本身,唱曲子中融入了节奏、鼓点,从节奏中开展教学自是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唱曲子这门民间技艺。我预先制作了微课程《竹板和扁鼓的演奏方法》,让孩子们在课前就了解这两个打击乐器,运用视频、亲身示范演奏,提前将知识灌入学生,这样在课堂中可以节约不少练习的时间。我直接播放一小段剧目视频,让学生听出里面的两个鼓点节奏:x x |xx xxxx | xxxx x |和 xx xxxx | xxxx x |,学生用手中的小竹鼓直接就将节奏敲打了出来,这时候再亮出台词,同学们很快便能了解唱曲子的演奏形式,让学生将这门陌生的曲艺,与平时所学的音乐知识相融合,学习起来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在练习中,套入朗朗上口的口诀学习演奏姿势:手臂打开、手腕下压、手背向上、抬头挺胸,让学生在敲打节奏的同时又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又更为贴近曲艺表演;而在之后的学唱歌词这一块,对学生的方言基础是有一定要求的,学生很快便朗朗上口了。

三、非遗魅力,拓展升华

成功的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注重教材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更应教会学生的自我感知、自我探究、自我拓展的能力,以及体验、表演、创编和拓展等多元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能力。在课堂尾声,同学们将小时候传唱最高的童谣进行了创编,运用小竹鼓进行伴奏展示反馈。在课后,同学们运用东方潜能在线平台,互相点赞、评价,将课堂乐趣延伸至课后。我市唱曲子演艺活动的展示,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多方面了解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真正树立起“断痕即消亡”的警觉意识,以刻不容缓的态度,积极开展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http://www.hxnews.com/news/fj/fj/201808/27/1597849.shtml《建瓯唱曲子盲唱者心无旁骛》

*本文是福建省建瓯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非遗文化“唱曲子”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19095)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