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若干问题探讨

2021-10-21蔺志超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相关问题养护混凝土

蔺志超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如果不到位,那么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本文主要从自然养护、人工养护、冬季养护几个方面分析了混凝土未来施工过程中养护的问题,同时对混凝土表面以及深层次的质量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养护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来帮助相关施工人员更好的养护混凝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相关问题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属于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同时未来还需要注意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进行加强,保证混凝土的寿命。

1、影响混凝土养护的因素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整体性的安全,因此就需要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对混凝土养护工作进行重点关注。混凝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痕以及裂缝,这两点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造成混凝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以及强度的变化。

在建筑工程开始施工时,混凝土将会从浇筑到最终凝结逐渐开始放热,直到混凝土完全冷却到一定温度,才会进入最终的运转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过程都将会受到温度应力的变化的影响,这对于混凝土内部结构来说,意味着一种结构上的影响。如果混凝土材料由于温度应力的变化而产生了相应的裂痕或者裂缝,那么这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强度。而如果混凝土材料强度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以及标准,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关注混凝土的温度以及强度,控制温度与强度的变化速度,保证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始终处于顺利状态,这就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方式。

2、混凝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原材料质量方面

首先是原材料当中的骨料含泥量过多,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施工过程中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其次则是骨料在配备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骨料质量不佳,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以及蜂窝现象,甚至还会在承接重量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问题。最后则是混凝土的水灰比例控制不恰当,这将会导致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整体强度不足。

2.2 施工技术方面

一方面是混凝土模板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始終符合要求与规范,同时也需要保证模板的整体质量。一旦模板出现问题,可能就会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漏浆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在原有位置上的变形或者移动。而另一方面则是混凝土原料的搅拌问题,一旦配比不均匀,那么混合材料就会出现相对应的水化反应,这会直接降低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强度。再次则是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振捣问题,浇筑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裂缝随之出现,而振捣方式不正确就会导致出现麻面、气泡等问题,这将会导致构件在建设工程当中的基本功能受到影响。最后则是养护方面的问题,一旦养护技术不达标,就会导致建筑施工水平下降,进而导致施工质量也受到影响。在当下,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为了节约施工时间,选择了降低施工成本,而这将会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支撑作用下降,比如说没有在钢筋结构当中放置垫块,那么就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变形等情况。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养护技术的实际应用

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工程也需要面对人们全新的需求。而在这些需求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建筑物的功能性以及规模性。而想要保证这两点,就需要注意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加强。这种功能性和规模性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混凝土工程来说,更是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而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未来能够不断地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要求得到满足。因此,下文主要针对混凝土养护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3.1 彻底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水分的控制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现象属于正常的情况,而为了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就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主要的原因就是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泌水问题较为突出也较为严重,如果不彻底清除泌水,那么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3.2 根据温度来进行保湿养护

根据温度应力的内在要求,在浇筑混凝土之后,温度控制时间需要保持在15d以上,随后再逐层拆除混凝土表面的保温隔膜。同时为了保证整体质量,还需要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湿度。为了做好保温养护工作,一方面的目的在于能够避免出现裂缝,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混凝土整体降温速度控制得到提升与进步。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控好温度和湿度,从而保证养护环境整体处于恰当的状态。

3.3 植筋加固法

首先需要进行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与原有的钢结构处于一定的距离,这能够更好地保证下道钻孔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定位结束之后,还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反复检查与确认,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钻孔。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重点控制钻孔的直径大小、深度、速度等方面内容,这能够更好地保证钻孔的质量与水平。第三步就是注胶,可以将植筋胶装入套筒的内部,并且将之安装在手动的注射器上,扣动扳机之后,就可以将螺旋混合嘴深入到钻孔的底部。最后一步就是植筋,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植筋植入的部分进行多次洗刷,在钻孔内部注胶结束之后,就可以将除锈之后的钢筋放到底部。

3.4 施工原材料的配置

根据目前情况来说,施工原材料的配置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的原因就是混凝土当中有着非常多的配置。不同的砂石混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不同类型的混凝土。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有着一定的要求,这种要求非常固定,那就是配比。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来说,配比以及湿润度将会有不同的程度,并且这种搅拌的过程中最终硬度也将会不同。如果配比和搅拌的方式不合格,那么最终将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而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如果始终是一个类型的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如果不同,也会导致混凝土硬度和湿润程度的不同,这样也就无法更好地施工。混凝土的实际状态就是将不同的砂石进行混合,随后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混合土质,这就是混凝土。因此,在实际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关注混凝土的配比,只有保证混凝土的配比,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混凝土质量。

3.5 混凝土需要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

所谓的及时养护主要的方向就是在混凝土表面还没有彻底失去水分之前就进行养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想要使用及时养护技术,往往伴随一定的困难,需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以及当时的气候等情况进行确定。如果在养护的过程中表面就已经出现了失水,那么就需要对失水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失水的原因,先进行处理再进行养护,从而保证养护的实际效果。所谓的充分养护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混凝土不会出现失水。在养护的过程中,养护得越充分,那么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越少,裂缝也就越少,不充分时,存在的缺陷也就越多。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养护都是在浇筑之后第二天施工人员放线结束之后才能够进行洒水,不然又不能及时放线而导致工期延误。

3.6 对混凝土细节进行养护

首先是缩缝的养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缩缝,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填缝材料基本都已经遭到了破坏,再加上很多砂土等杂物的影响,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特别大,所以相关养护人员必须对这些杂物进行及时清理,重新填补缝料。

灌缝环节盡量要避开夏季,因为这时的缝宽较窄,最合适的时机是春秋季节,灌缝的高度不要太过饱满,至少留出1~2mm的高度,避免在夏季被行驶车辆车轮带走填缝料,如果重新填补橡胶条,则需要切割成台阶缝,当缝宽大于施工填缝时,必须加大垫条横截面的尺寸。

其次是胀缝的养护。在水泥混凝土层面中胀缝的破碎情况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在养护工作中,必须对破碎的胀缝进行全面清理并重新施工,将胀缝破碎带去除,常用的修复手段之一就是将胀缝修改成隔离缝,其中填补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再有可以在锯开的接缝壁中植入传力杆,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强度较高的收缩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以此来修复破碎的胀缝带。

最后就是填缝料的养护工作。当外界环境温度上升时,水泥混凝土的土板就会延长,填缝料就会被挤出路面。所以应该将高出的部分用铁铲等工具清除,确保路面平整。当气温下降的时候,水泥混凝土板块会快速收缩,这时当接缝扩大有空隙时,就要选择施工当地气温较低的时间来灌入同样的填缝材料,避免泥沙流入接缝,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

4、混凝土养护效果检查标准

4.1 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表面直接反映出了混凝土的实际质量。出于这方面原因,在混凝土表面养护的过程中,这一工作非常重要。在施工人员检查养护成效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查混凝土的表面,从而确定表面存在缝隙、空洞等等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测量混凝土规格,对比施工方案,观察混凝土凝固之后是否符合施工的实际需求。

4.2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属于评价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标准之一。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混凝土抗压能力来确定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一共分为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确定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实际要求。其次则是需要检测混凝土自身强度是否符合养护工作的需求。

5、某工程混凝土养护方法

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与混凝土养护是否及时、合理密切相关。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常常使用传统的“浇水养护”方法来防止混凝土内外出现过大的温差,从而减小混凝土裂缝的生成。然而,单一的浇水养护方式其实难以补充混凝土需要的水分,在一些早晚温差较大的区域,该方式难以解决混凝土内部跟表面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应力的问题,对此,还需要辅以其他的养护方法。某工程采取了如下养护方法,值得推广跟借鉴。

(1)混凝土完成浇筑和二次抹面压实之后,要注意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具体方法为用两到三层草席盖住混凝土的表面,最后在草席上面加一层塑料薄膜。该方法可以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消散过快,而且操作简易,经济低廉,可以很好地防止混凝土内外出现较大温差的问题。

(2)要特别注意柱插筋位置和墙插筋位置,在覆盖这些地方时,要多注意检查,确定其是否有密切盖严,防止插筋位置出现较大温差。针对这些关键部位,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3)当获得技术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允许后,可以停止测温,撤掉混凝土表面的草席和塑料薄膜,让混凝土散掉内部的热量。养护工作要持续进行,按时进行,要记录好混凝土养护期间薄膜或草席内部的水分及温度,细致检查草席或薄膜的完损情况,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补水和保温。

结语:

总而言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时,首先要考虑气候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并根据具体的路面施工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并按照先后顺序,提高路面的养护效果。此外,还要做好路面后期的管理工作,利用不同的评价手段来对路面使用质量进行评价,以此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官志强,胡强,杨林.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控制技术探讨[J].居舍,2020(29):43-44.

[2]刘素真.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若干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2):41-42.

[3]李绮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19(4):178-179.

[4]蒋晓明.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北方建筑,2019,4(1):58-60.

[5]马宏琎.探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5):26-27.

[6]章国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若干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8):207-208.

[7]邵朝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若干问题分析[J].门窗,2018(1):76.

猜你喜欢

相关问题养护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关于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草坪的建设与养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