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探析
2021-10-21张义年
张义年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成为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并引导学生正确开展语文阅读,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提升整体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22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着一定的阻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并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培养学生良好语文阅读习惯的策略以及应当培养的习惯三方面入手,阐述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希望能够对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单一的,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产生的,其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试当中获取较高的分数,并没有将学生的能力发展纳入教学的范畴当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都是一定的阻碍。深入剖析这一教学方式就可以发现,其教学的模式是固定的,教学的方法是呈模板化的,教学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任何的惊喜,学生的学习氛围也是较差的,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呈现固定化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呈现固定化的特点。例如,在教学诗词的时候,一般会先带领学生朗读诗词,帮助学生将诗词当中的生词生字扫清,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最后将诗歌进行解释、归纳主旨,就算完成了一首诗词的教学。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是固定化的,学生在这种固定化的课堂中是被动接受语文知识的,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有很大阻碍的,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模式,选择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形式,这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巨大的作用。
(三)学生对于阅读没有足够的兴趣
在当今时代,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是充满诱惑的,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例如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等,这些内容已经占据了学生很多的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没有足够的兴趣,使得很多学生形不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进而无法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正确展开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单一的,一般是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再对文章进行分层和讲解,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无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的阅读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语文阅读学习的状态之中。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推荐使用问题引导法和小组学习法。问题引导法就是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思考问题的结果。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将所阅读文章当中的情节梳理清楚,对每个人的人物性格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很好地掌握,而这一切都是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结果,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对于阅读的学习。当一个小组在对一篇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导学案来辅助学生完成对于文章的思考。在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对文章有不同的见解,当学生之间的见解发生争议时,他们都会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这能够有效帮助其他学生完善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而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都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从多个角度阅读文章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以更发散的思维去解读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去完成对于文章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交流心得的习惯
学生进行阅读的行为不应当只是个人的行为,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让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阅读交流,同时也尽可能地在各种场合下给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机会。在进行课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自主完成了对于课内文章的学习,教师不要直接对文章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交流,无论是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聆听进而全班交流,还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交流,都让学生对其他学生讲解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以及对情节的思考,以便能够帮助学生去发散思维,促进他们的阅读热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名著等书籍进行阅读,并且将阅读体验在阅读交流会上进行讲解。童话和名著是这个阶段学生非常喜欢的阅读题材,因此当这项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学生会有非常高的积极性来进行课外阅读,因为是需要在读书交流会上进行阅读分享,所以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很多的读书笔记,而这些读书笔记就成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上主要分享的内容。在分享交流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将阅读过的童话和名著的主要情节进行讲解,然后再对书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这大大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