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外卖小哥“松绑”,让“算法”有章法

2021-10-21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松绑餐员时效

本刊综合

新闻事件:7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其中要求,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随着外卖的流行,外卖送餐员以其相对灵活、自由的工种特征,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就业人群。数据显示,餐饮外卖员的总数已突破700万人。但与此同时,外卖送餐员的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

比如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得不到应有的工伤赔付;苛刻的考核机制,逼着他们闯红灯。此前一篇火爆全网的文章《外賣骑手,困在系统里》,将外卖送餐员在平台精细化算法机制下的生存困境展露无遗。

被“困在系统里”其实就是被“困在算法里”。外卖平台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用户,往往将配送时效当作重要的考核要素,用算法计算出派单机制的“最优解”。但这种“最优”算法,更多是服务于平台的运作效率,服务于商业考量。这就导致配送时间不断压缩,外卖送餐员面临的时效考核压力不断增加,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派送,他们甚至不得不闯红灯、逆行,被算法一步步驱动着在道路上狂奔。不久前,北京某处长体验送外卖,12小时仅赚41元,可见,算法技术对外卖送餐员影响严重。

眼下,在舆论等压力下,一些外卖平台对其算法进行了一定优化,比如放宽配送时限等,但能否带来真正的改变,还有待观察。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禁用“最严算法”,既是对平台利己算法的“强力纠偏”,也强调了对外卖送餐员多项权益的“强力保护”。一旦平台放弃“最严算法”,改用“算法取中”等方式确定考核要素,外卖送餐员就会降低通过冒险行为赶时间的可能性。

不过,怎样界定算法“最严”“取中”,如何让平台采用“算法取中”,如何让“算法取中”真正落地,恐怕需要设立更具体的标准和更严谨的措施。

从理论上来说,“算法取中”既要考虑平台利益、用户利益,也要考虑外卖送餐员的权益,使之走向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公正区间。

要让平台放弃“最严算法”,不仅需要完善算法规则的制定程序,让外卖送餐员的意见建议或者工会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在“算法取中”里,也要采取专家评估、行业指导、监督检查等方式倒逼平台算法合理化。另外,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下,应该早日让算法“入法”。通过劳动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增加对算法等新技术、新手段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的法律法规约束,不给“最严算法”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猜你喜欢

松绑餐员时效
新加坡送餐员集中换骑自行车
58同城发布《2018年送餐员就业报告》全国平均薪资水平达7750元/月
形变时效组合工艺与Al-1.0Mg-0.5Si-0.8Cu合金腐蚀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关系
一种提高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送餐员
试论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与恶意
论取得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