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口专科护士在压力性损伤防护中的作用

2021-10-21周芳

医疗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全院护士长季度

周芳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江西吉安 343000)

压力性损伤即皮肤/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表现为表皮存在完整或开放溃疡,可能伴有疼痛,通常发生在骨突或相关器械压迫部位,损伤是较强/长时间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的结果,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受微环境、营养状况、灌注状况、并发症及皮肤软组织自身状况的影响[1]。护士是压力性损伤防护的第一道防线[2]。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临床科室暂未设定统一的压力性损伤防治策略,护士在压力性损伤分期、预防及护理等方面存在较大误区[3-4]。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主要为院内和科内培训,仅少部分人员通过查阅文献或参加院外学术交流来获取相关知识[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造口专科护士在压力性损伤防护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57例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7—12月收治的8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第3季度38例,第4季度45例),其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34~81岁,平均(53.91±10.18)岁。将2019年1—6月收治的74例患者(第1季度36例,第2季度38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36~84岁,平均(53.86±10.21)岁。造口专科护士4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均为本科学历;年龄29~34岁,平均(31.32±2.18)岁。考核护士为我院全院临床护士,共547名(不含38名管理岗护士)。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成立压力性损伤护理小组,由内科总护士长、外科总护士长、神经内科护士长、神经外科护士长、普外科护士长、老年科护士长、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和ICU 护士长组成,分为两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轮换管理,每季度轮换1次;医院内新发或带入或治疗效果不佳的压力性损伤患者电话通知当值压力性损伤小组组长,组长带3个小组成员进行检查指导并登记;护理部每季度进行压力性损伤护理质控1次,内外科总护士长对分管科室内的评估为高危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指导及质控,半年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

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造口专科护士干预:成立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同时压力性损伤护理小组成员改为内外科总护士长及4名造口专科护士组成,建立压力性损伤管理微信群,微信群管理员由压力性损伤护理小组成员及各科室选出一名压力性损伤联络员组成,造口专科护士每月组织联络员进行1次理论知识培训,培训Braden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防护,以及压力性损伤治疗等相关知识,联络员再对本科室护士进行培训;造口专科护士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进行1次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培训;由内外科护士长和造口专科护士组成的压力性损伤护理小组负责全院新发、带入、治疗效果不佳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会诊,加强压力性损伤评估高危患者的监管;每月进行全院压力性损伤护理质控并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意见,每季度将压力性损伤防护质量,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发生部位、发生原因等,压力性损伤患者治疗及转归情况等进行汇总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每半年召开1次压力性损伤专题报告会,利用数据和图片结合医院压力性损伤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向进行报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全院护士在不同季度对压力性损伤相关护理知识考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医院建立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试题库,每季度考试1次,由护理示教室老师根据医院考试题型及难易程度比例标准要求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试卷,应用问卷星软件进行现场考试,现场出分并得出统计结果。(2)比较两组院内非难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转归情况:压力性损伤创面充分愈合或显著缩小为治愈;结痂全部或大部分脱落,可见新生肉芽且无分泌物为好转;未能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转归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院护士在不同季度对压力性损伤相关护理知识考试平均分和及格率比较

2019年第1、2季度全院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试平均分和及格率分别高于2018年第3、4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全院护士在不同季度对压力性损伤相关护理知识考试平均分和及格率比较(547名)

2.2 两组院内非难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院内非难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5.68%(19/74),低于对照组的45.78%(3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0,P=0.009);其中2018年第3、4季度发生率分别为37.50%(18/48)、44.44%(20/45),2019年第1、2季度发生率分别为27.78%(10/36)、23.68%(9/38)。

2.3 两组转归情况比较

观察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压力性损伤转归情况比较

3 讨论

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可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限制其日常活动行为,从而降低生命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加重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所以,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已成为医护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护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再加上护理服务更加规范、专业,专科护士更加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第1、2季度全院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考试平均分和及格率同样取得进步,从而降低了住院患者院内非难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了转归率。现结合本研究结果及自身工作经验,就造口专科护士在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如下介绍。(1)造口专科护士进行管理,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及全院的一致性:造口专科护士加入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前,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是由临床科室的护士长和内外科总护士长组成,分为两组轮换管理,连贯性比较差,同时两组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指导有所差异,一致性较差,此外,各科室护士长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繁杂,进行压力性损伤管理的精力不足,往往流于形式。(2)造口专科护士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理念及专业知识更新较快:专科护士经过了层层考核和为期6个月的培训,同时每年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数次,因此对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理念以及相关知识更新比较快,同时作为专家型护士,对专业知识更钻研,对压力性损伤患者防治及转归效果更为关注。(3)造口专科护士询证意识和能力更强:造口专科护士培训期间接受了询证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因此询证护理的意识和能力更强,同时可通过全省专科护士微信群等渠道,对临床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咨询。(4)造口专科护士培训更专业:造口专科护士培训期间接受了幻灯片制作及授课等培训与考核,同时临床实践过程中更容易收集一些典型案例和图片,因此进行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培训更专业、更形象、更贴近临床。(5)延续性更好:由于专科护士通常较为年轻,电脑操作能力较强,有能力设计并建立压力性损伤电子管理登记本,对每例患者建立管理档案(涉及编号、照片、动态、治疗方案及转归),加之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由专科护士完成,故可保障出院后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造口专科护士在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压力性损伤防护质量及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全院护士长季度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翻番的1季度与疯狂的3月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正确处理正副护士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