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检验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
2021-10-21林梅珊
林梅珊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莆田 351100)
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寄生虫等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一旦病原菌出现耐药性,则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种类及数量的增多,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内容。治疗药物的选择不仅需要保障治疗效果,同时需要减少用量,避免耐药菌出现[1]。通过对细菌开展耐药性检验,可以掌握不同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从而选择更优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保障临床用药合理与患者用药安全[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细菌耐药性检验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8~73岁,平均(40.9±1.1)岁。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分别对患者送检血液样本、尿液样本或痰液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检验,样本的收集、接种、病原菌培养及分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关标准进行;鉴定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30),革兰阴性菌鉴定卡片为GN13,革兰阳性菌鉴定卡片为GP67,质控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等,所有质控均来源于统一鉴定中心;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配套的药敏鉴定卡进行,革兰阴性菌药敏卡为AST-GN13,革兰阳性菌药敏卡为AST-GP67。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不重复病原菌类型及数量,分析不同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病原菌类型及数量
80例患者共分离出1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5株,革兰阳性菌50株,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病原菌类型及数量
2.2 病原菌耐药性
2.2.1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对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各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低,见表2。
表2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
2.2.2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较高,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见表3。
表3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
2.3 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情况
ICU 多重耐药菌占比最高,其次为外科、内科、儿科,见表4。
表4 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情况
3 讨论
抗生素是临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最常用药物,目前公认最早被现代医学发现的抗生素为青霉素,其是于1928年被英国医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3]。随着现代提纯和制药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稳步提升。但是,由此引发的抗生素滥用现象愈发严重,进而造成耐药型菌株不断增多[4-5]。此种耐药型菌株属于被药物因素筛选后存活的特殊菌株,对某一种或数种抗生素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作用,甚至会对某种药物产生免疫,继而导致感染性疾病治疗难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且目前临床发现多种耐药型菌株的基因具有遗传性,使其后代依然对抗生素具有耐受性,极大地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因此,国际医学界将抗生素的用量、用法等作为临床治疗标准中的核心内容,以求可以更好地控制耐药菌的出现,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最大化[6-7]。
为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临床可采取细菌种类、耐药性等检验,通过明确检验结果,确保抗生素给药的准确性,增加临床应用的窄谱抗生素数量,最大限度地限定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频率。目前,临床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主要分为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两种(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率相对较高,约占60%)。革兰阳性菌是指经过革兰染色后呈现紫色反应的菌群,而革兰阴性菌则呈现红色反应,导致不同菌种采取同种染色方式后呈现不同显色现象的原因在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存在差异,导致细胞外侧受体不同,抗原、毒性、药物敏感性即出现差异。
3.1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
根据大数据研究显示,临床感染革兰阳性菌的患者中,尤以葡萄球菌属、肺炎双球菌属感染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率相对较高,肺炎链球菌次之,肠球菌的感染率相对较低。针对此类菌种的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且均超过80%[8];肺炎链球菌则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较高,且均超过80%;肠道中普遍存在的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但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可达90%以上。由此可见,即使是同属于革兰阳性菌,不同细菌种类对药物的耐药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革兰阳性菌所属菌类对万古霉素均无明显的耐药性,因此,在临床已明确菌株种类后,若未对其耐药性予以准确判断,则可针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提供万古霉素治疗,通常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9-10]。
3.2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
革兰阴性菌的感染能力和致病性与其自身细胞壁结构关系密切,而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成分为脂多糖,其可刺激人体产生固有免疫应答,这一应答过程由细胞素、免疫系统活化等多个步骤组成[11]。由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多糖,导致细菌对多数传统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如大肠杆菌、布氏杆菌、不动杆菌等菌种对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有耐药性。临床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属于常见革兰阴性感染菌类[12-13]。其中,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不可用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性可达80%以上;且氨苄西林不可用于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为100%;而目前已知的铜绿假单胞菌还未形成足够的耐药性,提示多种常用药物均对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综合分析,革兰阴性菌普遍对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但对亚胺培南类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低[14-15]。
综上所述,通过对细菌实施耐药性检验,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确保用药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