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端面破碎顶板控制技术的应用
2021-10-21杨三涛
杨三涛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7200)
1 8811 工作面概述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煤矿8811 工作面井下位于408 盘区东部,北部为落差65 m 的断层,南部为408 盘区巷,西部设计为8809工作面,东部为8813 备采工作面。
8811 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为180 m,倾向长度为1 034 m,工作面回采煤层为5 号层。煤层以黑色,半暗煤为主,弱沥青光泽,夹少量亮煤细条带,断口平坦状,参差状,裂隙发育,煤层夹有3~4 层夹矸,均为泥岩。煤层赋存条件稳定,工作面整体为一向斜构造,中部高,南北底,煤层平均厚度为9.77 m,平均倾角为3°。
8811 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截至2020 年12 月7 日,工作面已回采至520 m。于12 月5 日工作面回采时,位于45 号—67 号液压支架前方的顶板第一次出现破碎现象,通过及时移架进行了有效控制;于12 月6 日早班时,该区域顶板支护难度加大,且伴随着煤壁片帮现象发生;于12 月6 日夜班时,该区域顶板第一次出现冒漏现象,冒漏深度为1.2 m,工作面在该区域移架难度大,支架初撑力不足设计值的75%,严重制约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2 端面顶板破碎机理
2.1 顶煤不稳定
8811 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回采工艺,回采高度为3.5 m,留顶煤厚度为6.27 m,而工作面回采的9 号煤层稳定性差,煤层内含多层夹矸且多以炭质泥岩为主,夹矸破坏了煤体整体稳定性,同时工作面回采时受放煤工艺以及超前应力影响,煤体产生裂隙发育现象,导致煤体出现局部破碎。
2.2 地质构造影响
8811 工作面回采至480~640 m 处共揭露8 条小断层,断层平均落差为0.9 m,平均倾角为42°,断层主要分布在工作面10 号—75 号支架前方,受断层群影响,煤体整体力学结构降低,特别是在断层带附近,煤体破碎严重,承载强度减弱。
2.3 支架阻力不足
工作面回采至520 m 处,顶板出现破碎现象,液压支架在破碎区域初撑力及工作阻力达不到设计值,支架支护效果差,导致支架上方煤岩体应力破坏作用加剧,无法对顶板起到预期支护效果。
3 端面破碎顶板联合支护技术
3.1 迈步式锚索棚支护
为了提高破碎端面顶板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决定对断面顶板施工迈步式锚索棚支护。
1)迈步式锚索棚支护在10 号—75 号支架前方端面破碎顶板处进行施工,吊棚与工作面倾向平行布置,在工作面回采至520 m 处时,将工作面液压支架移架到位,并清理机道处浮煤。
2)8811 工作面破碎顶板处施工的锚索吊棚长度为3.5 m,每架吊棚主要由宽度为13 mm 的槽钢以及2 根锚索组成,2 根锚索施工在相邻两架支架之间,吊棚施工时槽钢平面与顶板接触严实。
3)第一排锚索吊棚施工在支架前方0.4 m 处,相邻两排锚索吊棚排距为1.2 m,且两排锚索吊棚呈交错迈步式布置,直至工作面完全过破碎区.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如下页图1 所示。
图1 8811 工作面端面破碎顶板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mm)
3.2 注浆支护
1)注浆支护主要对工作面煤体及工作面前方顶板进行加固,防止破碎煤岩体在应力作用下出现超前破碎现象,并通过注浆支护来提高破碎煤岩体整体胶结能力,特别是提高顶板的承载能力。
2)每次注浆施工均在10 号—75 号支架前方煤壁距顶板1.3 m 处施工,钻孔间距为3.0 m,排距为5.0 m,钻孔深度为5.0 m,直径为45 mm,钻孔以45°仰角进行布置。
3)支护钻孔施工完后,在钻孔处安装注浆管,并将其与注浆泵进行连接,注浆液采用聚氨酯浆液,注浆时逐孔进行施工,单孔注浆时间为15 min,注浆完成后及时对注浆孔进行封孔施工。
3.3 超前管棚支护
为了防止工作面出现顶板超前破碎现象,决定在割煤前对工作面顶板施工一排超前管棚支护。
1)在10 号—75 号支架前方顶板处施工一排垂直于煤壁的超前管棚支护,管棚支护体长度为3.2 m,直径为30 mm,超前管棚支护时与煤壁垂直角在垂直方向上允许的偏差角度为2°,水平方向上允许的偏差角度为3°。
2)8811 工作面掘进至820 m 处时,对工作面顶板施工第一排超前管棚支护,相邻两排管棚支护排距为3.0 m,且呈交错式布置;在管棚支护施工完成后进行移架时,需保证支架顶梁与超前管棚支护接触严实。
4 应用效果
截至2020 年12 月15 日,8811 工作面已回采至560 m。工作面回采至554 m 处时工作面顶板已趋于稳定,完全过应力破碎区;工作面回采至556 m处时,工作面顶板停止施工联合支护。通过对工作面在过顶板破碎区时的现场观察发现,工作面端面破碎顶板施工联合支护后,在后期回采过程中顶板破碎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最大端面距控制在0.4 m 以下,顶板未出现垮落、冒落,后期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及工作阻力提高至92%以上,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