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无氧阈强度训练对青年男子竞走运动员有氧耐力影响的研究

2021-10-21任博聪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氧量有氧耐力

任博聪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00)

引言

竞走运动是在较长时间内进行耐力与速度比拼的运动。在世界级竞走比赛中,要求竞走运动员在2个小时之内完成20km的竞走,而男子50km竞走项目则需要耗费将近4个小时。当运动员进行这种长时间的竞走运动中,主要由糖和脂肪来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而这也是有氧运动的主要特征。因此,影响竞走运动员成绩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和有氧代谢相关的生理学参数。同时,竞走运动员日常最普遍及关键的目标就是提升自身的有氧能力。通过无氧阈强度对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是相关研究人员、教练以及运动员展开合作研究热点问题,并将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本文在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以及无氧阈基础上,通过无氧阈强度进行训练,并以对实际训练成效展开评价,向竞走运行员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概述

目前,国外运动领域中,诸多生理研究人员及教练员都以无氧阈值进行指导训练,设计并规定合适的训练强度。例如,扎列斯基医学博士提出应用无氧阈值来规定长跑训练强度这一倡导;鲍尔斯通过对9名田径运动员进行无氧阈强度训练,训练结果显示:无氧阈训练与9名运动员的跑步成绩呈正相关的关系,但跑步所具由的最大吸氧量与经济性与实际跑步成绩没有密切的关联关系。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无氧阈训练对耐力性运动起着关键且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竞走运动员进行有氧能力提升时,应科学合理引入无氧阈强度训练,同时,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无氧阈强度训练成效的评价。

1.2、国内研究概述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生理学专家开始深入研究无氧阈相关的专业知识,并随着实验研究体系的不断丰富,理论架构日趋完善。已经有部分教练将与无氧阈相关的技术实际应用与长跑、足球、竞走等训练活动中,并以此评价专业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并向运动员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规划。

在大量对耐力型运动的研究中发现,尽管专业成绩有所提升,但其最大摄氧量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提高。由此可知,在亚极限强度变化和运动员成的高低变化关系更为显著。当无氧阈值偏高时,运动员自身机体在运动后产生的乳酸会向心肌、骨骼肌提供一定的能量,而自身血液中不会产生乳酸积累,则运动员在主观感受上不存在劳累感,这有益于运动员投入较长时间的运动。无氧阈值偏高的运动员在参与同样时长的运动时,具备更高强度。但是,对于能量的需求接近甚至超出最大吸氧量的运动来说,持续时长受无氧阈值高低影响较小。对于考验耐力的运动而言,高强度的无氧阈训练更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基于此,在运动训练规划中,我国对于无氧阈训练的手段开始逐渐接纳,并将无氧阈值作为训练成效的评价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6名青年男子竞走运动员;平均年龄:17岁;平均体重64.85kg;平均身高:178.12cm;级别:一级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让6名竞走运动员在跑台中展开渐增负荷运动,并利用气体代谢仪测试6名运动员在渐增负荷运动中产生的最大有氧水平。之后以通气无氧阈值与最大摄氧量为决断依据,测算出所有运动员在进行渐增负荷运动后,达到无氧阈时所对应的心率。针对运动的心率与负荷强度,开始进入为期16周的无氧阈强度训练,结束训练后,对6名运动员进行重复检测,最后将前后两组数据比对,分析出无氧阈强度训练干预后的实际效果。

明确最大摄氧量检测标准:首先,运动员完成继续运动后,摄氧量的差值在5%或者5ml以下;其次,令运动员一直运动,直到难以保持初始运动速度;再次,呼吸商大于或等于1.1,且HRmax不小于每分钟180次。

明确无氧阈检测标准:首先,VE、VCO2产生非线性拐点;其次,VE/VO2骤然增长,且不下降;最后呼吸商骤然提高的拐点,且通常情况下RQ=1。

2.3、关键性指标

第一,无氧阈强度训练时,心肺功能标准:摄氧量绝对值及相对值、VO2/VO2AT、每分钟通气量、负荷、氧脉搏、心率;

第二,最大摄氧量达到进阶状态时,心肺功能标准: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及相对值、每分钟通气量、负荷、氧脉搏、心率。

2.4、训练方案的制定

个体有氧训练方案将有氧耐力能力评估划分为两个阶段:适应阶段与目标阶段,其中目标阶段细分为两个周期。首先,适应阶段为整个训练周期的第1、2周,准备活动时长为5-10min,运动强度为90%AT,运动时长为 90-120min,整理活动时长为 5-10min;其次,目标阶段的第一个周期为3-4周,准备活动时长为5-10min,运动强度为95%AT,运动时长为120-150min,整理活动时长为5-10min;最后,目标阶段的第二周期为5-16周,准备活动时长为5-10min,运动强度为100%AT,运动时长为120-150min,整理活动时长为5-10min。

每周进行3-5次的无氧阈强度训练,16周后,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变化及训练成效进行比对分析。

2.5、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测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对照组实验前后数据通过配对t进行检验,以P<0.05为显著差异水平的判断依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最大摄氧量指标影响

最大摄氧量主要代表个体在极端符合时,判断心肺功能的指标。通常情况下,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但同样与被测人员的性别、年龄、体能有较为紧密的关系。

基于表1信息可知:完成16周的无氧阈强度训练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通气量、氧脉搏、跑速以及坡度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其中,产生差异较大的因素是最大摄氧量及相对值(P<0.05);增幅较大的是运动员的最大通气量与坡度,分别提升了11.45%、18%。

表1 无氧阈强度训练前、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相关指标数据

评价运动员有氧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最大摄氧量,其能为人体在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达到极限高度时,提供单位时间内最大氧量的摄取。最大摄氧量能够反映出个体对于氧气的吸入、运输以及利用能力的高低,也是评价有氧功能的关键性指标。基于理论层面而言,个体对于氧气的吸入、运输以及利用等环节,都决定了最大吸氧量的高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在16周的无氧阈强度训练中,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得到相助提升,与16周前没有进行无氧阈强度训练的最大摄氧量呈现出较大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受到无氧阈强度训练的积极影响。心肺功能与有氧耐力均得到同步提升,训练成效较为理想。

3.2、通气无氧阈相关指标影响

无氧阈表示个体进行递增运动负荷,且心肌、骨骼肌还没有产生乳酸堆积的情况时,有氧代谢功能逐渐转为无氧代谢供能的分界点。因此,无氧运动也可以用来评价个体的有氧运动水平。在开展无氧阈强度训练的时候,个体具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其代谢比例中,有氧的比例则会越来越大,此情况不仅能够确保运动员个体的有氧供能系统受到较大刺激,还能尽量减少由于乳酸等酸性产物对个体的疲劳性影响。基于上述理由,可以说无氧阈强度训练切实、可观的表现出了机体最大摄氧量的利用率。

基于表2信息可知,在完成16周的无氧阈强度训练后,通气无氧阈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摄氧量与通气量都与为训练之前形成非常大的差异(P<0.01)。通过无氧阈强度训练,跑速与坡度均有增长,且坡度的增长较为明显(P<0.05);基于无氧阈指标变化增幅来看,坡度提高了23.09%,氧脉搏提高了11.54%。同时,无氧阈强度训练后的摄氧量与通气量也都有所提高。

表2 无氧阈强度训练前、后运动员通气无氧阈相关指标数据

经实验结论可知,无氧阈的可训练性远远高出最大摄氧量。在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下,能够将运动员的无氧阈提升40%。无氧阈强度训练实际起到作用的因素在于骨骼肌氧化能力的提高。考虑到最大摄氧量小于无氧阈的可训练性。因此,任何个体的有氧能力都应控制在自身最大摄氧量的范围内,即无论使用怎样的训练方案,都应结合实际训练强度。反之,训练强度超出个体承受范围外,持续运动能力将会有所下降,且供能特点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通过无氧阈强度训练,不仅帮助提升机体的呼吸、循环机能不断增强,还能在能量代谢方面,有效控制无氧功能比例。在最大摄氧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运动员的专业成绩能够实现进一步突破。

4、结语

综上所述,完成16周的无氧阈强度训练后,运动员在最大摄氧量、通气量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表示运动员通过无氧阈训练,个体对氧气的摄入、运输以及利用能够显著增强;运动员在摄氧量、通气量、氧脉搏方面的提高,表明运动员心肌、骨骼肌的代谢水平明显提高;参与无氧阈训练后,运动员的相关指标均超过了标准的最大摄氧量,这表明,科学合理的无氧阈强度运动可以切实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与耐力水平。

猜你喜欢

氧量有氧耐力
含硫废弃物系统、反应炉燃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新型稳定防漏风测氧优化技术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