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2021-10-21丁建平甘文明王振黎川县农业农村局林峰
文/丁建平 甘文明 王振(黎川县农业农村局) 图/林峰(本刊记者)
日峰镇十里村聚龙湾渔业观光区远眺
黎川,地处抚州东南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福银高速、向莆铁路穿境而过,是由赣入闽的东大门和抚州对接海西经济区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黎川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路域、水域、集镇和村庄为主战场,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按照“拆得彻底、清得干净、改得美观、管得规范”要求,以“三清两改一管护”为行动目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全域覆盖。通过引进第三方公司,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治理,政府职能实现了由包到管的角色转换,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干部群众普遍点赞好评。
华山镇华联村秀美乡村远眺
潭溪乡芦陂村艾草小镇五行广场
德胜镇德胜村农垦小镇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洵口镇皮边村黎川第一党支部整体提升
精美建设
黎川县坚持点面推进与重点打造相结合,按照连线成片打造的要求,在重点抓好“四线三片”(福银高速、向莆铁路、黎泰线、黎樟线;聚龙湾片区、闽赣省红色旅游区片区、洲湖船屋古建筑旅游区片区)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秀美乡村全域化建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影响村容村貌、危及村民生产生活的破旧建筑进行拆建,截至2021年9月全县拆违拆临拆旧200.32万平方米,完成坡屋顶改造9524幢,完成墙体美化面积194.12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外观改造9513栋,形成了风格相对统一、色调相对一致的风景线。坚持“大景区”的建设理念、标准和品位,以秀美乡村建设为平台,注重生态与乡村的融合,就地取材、就势造景,留住乡村最美乡愁。积极挖掘村庄特色,注重融入创意策划,在营造乡愁情结,凸显乡土气息上下功夫,打造了潭溪乡芦陂村、日峰镇永兴桥村、社苹乡社苹村等精品示范村庄,并通过墙体彩绘油画、沿线绿化彩化等方式,全面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品质。
该县按照“六统”推进,强化“四精”操作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美丽示范“六统四联创”活动,大力开展美丽示范庭院、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推进了潭溪乡、德胜镇、宏村镇、华山镇4个美丽示范乡镇建设,打造了熊村镇极高村、荷源乡荷源村等11个美丽示范村庄,在全县创建了2000个美丽示范农户庭院。按照“六统”要求采取EPC模式承包建设,创建了黎泰公路美丽示范风景线和聚龙湾4A级乡村旅游景点,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建设,打造沿线景观节点,实现村村有景观、乡乡有景点、沿线皆美景。
同时,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休闲农业进行深入结合,重点发展胭脂柚、香榧、水产、食用菌、艾草、蜜桔、花卉等特色产业,助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先后打造了日峰镇聚龙湾渔业休闲观光片区、潭溪乡江家洲艾草小镇、厚村乡飞鸢花韵度假村、潭溪乡三都古村、德胜镇农垦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村,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致管理
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建管并重,将建设不断推向深入。黎川县大力推进各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环境、改塘、改沟,完善电力、广电、电信网络的“七改三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县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标准。通过PPP项目运作模式,引进农村垃圾治理第三方公司,让农村保洁有人管、有人护,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常态化;研究制定了《黎川县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并下发了《黎川县农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农村建房管理,严格控制农民建房占地面积不超过 120 米,建房层数不超过三层;注重发挥村两委和村民理事会成员、村小组长、党员的监督作用,加强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聚龙湾渔业观光区美丽乡村休闲游
华山镇华联村村民休闲广场
多方投入
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7年至2018年向银行融资贷款2.4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同时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安排县直部门挂点帮扶新农村建设点,结合自身职能延伸帮助解决1~2件实事,努力将项目资金与新农村建设挂钩并予以适当倾斜,落实帮扶资金到位;充分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拆旧经费,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确保更多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精美呈现
村庄清洁行动。该县先后制定印发指导性文件《关于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的通知》《关于做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助推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和《黎川县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聚焦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突出问题,以“一管控、二清理、拆三房、整四乱”为主要行动内容,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长效管护工作,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查漏补缺,持续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各乡镇以“三清两改一管护”(清理生活垃圾、污水塘沟、农业生产废弃物,改美庭院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县村庄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农村厕所革命。该县着力开展好农厕革命工作,落实“五级书记”抓“厕所革命”工作的政治责任。在做好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各村的培训指导,力争每个村有1个改厕明白人和1名改厕技术人员,每乡(镇)有1支专业施工队伍。完善改厕台账,规范管理,每个乡镇确立改厕台账管理责任人,做好改厕“一户一档”管理,让改厕更规范,乡村环境更美丽,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更高。
潭溪乡三都古村村间房屋及道路整体提升
德胜镇农垦小镇农垦记忆馆
洵口镇皮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该县于去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按照不低于农村人口千分之三的比例,全县配备保洁员553名,配备电动三轮车375辆,燃油三轮车27辆和6辆压缩式垃圾车,已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覆盖率100%。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的四级收运模式,由保洁员负责到每家每户收集,并统一使用电动车、手推车将收集的垃圾倒入轮式垃圾桶中再运送至每个乡镇的垃圾深埋桶中,每天安排6辆压缩式垃圾车将各乡镇垃圾深埋桶中的垃圾进行水平式压缩预处理后,运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县城管局对第三方公司垃圾整治情况进行监管督查,并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加大对主干道沿线、河流沟渠、山体荒坡、集镇所在地及村庄周边的环境卫生“大扫除”,重点对一些平时容易忽视、督查不到位的地方开展“大检查”,排除卫生死角和盲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严格落实部门职责和乡镇属地责任,对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收集运输及终端处置等进行监督管理,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稳定在95%以上。
村容村貌提升。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黎川县按照省市指标分配和全县工作重点,科学选点布点,研究制定《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村点规模、工作重点、建设要求和资金安排,完善各村点“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配置“8+4”公共服务,循序推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使每一个新农村建设点的村容村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处处干净整洁,村民休闲娱乐有去处、致富有产业,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清洁能源、居优美村的目标。
潭溪乡芦陂村村间小广场
德胜镇农垦小镇知青文化陈列馆
潭溪乡三都古村古巷不断提升
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该县结合县情乡情,将村庄区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黎川县镇村环境长效管护实施意见》和《黎川县镇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范围和任务、标准及要求等,并逐级划清任务、压实责任。同时,黎川县足额落实村庄环境管护资金,按照每个行政村5万元管护经费的标准,在省市配套资金的基础上,足额配备216万元资金用于村庄长效管护工作,各乡镇按照每个行政村1万元的标准配备资金,各村组按照“四个一点”的方式积极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到位,有钱做事。该县通过打造华山镇华联村镇村环境长效管护示范点,探索出“五+四”模式,并刊发于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抚州市人民政府网等官网。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全域推进全县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村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村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