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循环水养殖美洲鲥高发细菌病的分离及防控建议

2021-10-21孟庆辉梁倩蓉姚高华黄元飞陈小明吴洪喜

水产养殖 2021年9期
关键词:水气鲥鱼单胞菌

孟庆辉,梁倩蓉,姚高华,黄元飞,陈小明,吴洪喜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3)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又称美国鲥鱼,隶属于鲱形总目(Clupeomorpha),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河流和海洋[1]。美国鲥鱼与我国的长江鲥鱼同属一个亚科,外形相似,且同属广温溯河性洄游鱼类,由于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养殖效益好,自2003 年引入中国后,养殖区域逐步拓展,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

温室水泥池循环水养殖美国鲥鱼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养殖产量高、风险环境更加可控、生长快、环境友好等优势,特别适合鲥鱼等名贵鱼类的高密度生态养殖。但同时也存在投资大、管理技术要求高等缺陷。随着养殖区域的不断扩大及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美国鲥鱼病害也逐渐增多。现结合连续3 年的美国鲥鱼养殖研究与经验,通过对一例室内循环水养殖的美国鲥鱼细菌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结合实践防控经验实施科学精准用药,以期为养殖户规避养殖风险,提高成活率与养殖效益,促进美国鲥鱼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养殖环境

美国鲥鱼采用水泥池温室大棚循环水养殖,水温常年控制为 18~27 ℃,养殖密度13 kg/m3,采用2.2 kW 罗茨鼓风机加液氧补充增氧,采用3 台5.5 kW空气能温控系统,养殖尾水经微滤机过滤、沉淀曝气、紫外线消毒、微生物净化后循环使用。

1.2 试验材料

1.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含鉴定试剂卡),脑心浸液培养基(BHI)、琼脂粉购于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DNA 提取试剂盒、PCR 试剂、引物购于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药敏纸片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2 试验动物 美国鲥鱼采集于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萧山基地。采集病鱼8 尾,氧气包包装后运送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实验。病鱼规格:800~1 100 g。

1.3 试验方法

1.3.1 细菌分离与鉴定 常规无菌操作,取肝脏、脾、肾脏以及其他相关病灶组织,在牛脑心浸出液固体平板上划线接种,28 ℃培养过夜。挑取优势菌分离纯化后,采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检定仪进行鉴定,并保存在含20%甘油-牛脑心浸出液中,置于-80 ℃冰箱。

1.3.2 药敏试验 将纯化后的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调菌浓度至 1×107~1×108CFU/mL,按药敏板说明稀释后加入96 孔药敏板,在28 ℃的环境下培养24~28 h[2]。根据培养后96 孔药敏板的浊度读板,确定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氟甲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8 种药物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值)。

2 结果

2.1 外观症状及剖检变化

生病鲥鱼的症状及病理变化见图 1(a)(b)(c)。生病的鲥鱼摄食减少,冬季发病时头部发红充血,鳍条充血,鳃盖和鳍条处同时感染水霉,肝脏糜烂,肠道出血严重且易断,肠道内黏膜坏死,肠壁薄,肠胃无实物;夏季发病时头部出血,眼眶充血严重,肝脏肿大,肠道出血,发病初期病灶呈打印状,尾柄和背鳍处溃烂严重,鳞片下肌肉严重充血或坏死。

图1 生病鲥鱼症状及病理变化

2.2 细菌分离及菌落形态观察

从病鱼肝脏、脾脏、肠道、体表病灶等部位分离得到一种外观特征比较一致的优势菌落,呈圆形、边缘光滑,中央突起,颜色以肉色、灰白色为主。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阴性,镜检形态为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孢和荚膜。

2.3 生化鉴定

基于VITEK 2 的64 个生化反应的分析提示,分离株呈L-阿拉伯醇、β-半乳糖苷酶、α-葡萄糖、蔗糖、D-甘露醇阴性,葡萄糖发酵、H2S、D-麦芽糖、D-葡萄糖、赖氨酸脱羧酶阳性,鉴定结果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主要为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其具体生理、生化特性见表1。

表1 分离菌株的生理性状①

续表

2.4 药敏试验

取分离株开展药敏试验,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多四环素、氟甲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主要为气单胞菌属(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主要对恩诺沙星、盐酸多四环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4 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对硫酸新霉素、氟甲喹敏感性一般,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不敏感,结果见表2。

表2 MIC 药敏试验结果① 103 μg/L

3 讨论

美国鲥鱼属于溯河洄游性鱼类,终生处于集群快速游动状态[3]。美国鲥鱼是具有强烈集群摄食行为的物种,在饲料投喂时会相互冲撞,导致鳞片脱落[4],且美国鲥鱼是“惜鳞鱼”,鳞片脱落会引起表皮溃烂,极易诱发气单胞菌感染等疾病。

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水源、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均能分离出来,是引起鱼类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5]。水体中鱼类感染气单胞菌会引起出血、内脏肿胀、腹水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是淡水养殖业的主要病原菌之一[6]。

通过对本基地工厂化养殖美国鲥鱼病鱼的鉴定分析,发现导致鲥鱼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嗜水气单胞菌,包括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嗜水气单胞菌病害是美国鲥鱼病害发生频率非常高的疾病种类之一。宫子慧等[7]、王淑娴等[8]、阎华等[6]、杨移斌等[9]都分离鉴定出鲥鱼体内不同气单胞菌,而关于其他养殖疾病的报道比较少见。气单胞菌对美国鲥鱼养殖的危害较大,发病频率也比较高。

药敏试验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和抗生素的规范科学使用至关重要。本研究检测了8 种常见渔用抗生素对鲥鱼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了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高度敏感的药物有恩诺沙星、盐酸多四环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4 种,这四种药物可作为此例鲥鱼细菌病的用药首选,同时根据MIC 值可计算推导安全有效的抗生素使用量。本研究可为工厂化养殖美国鲥鱼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4 防控建议

4.1 养殖环境控制

4.1.1 氧气 由于美国鲥鱼终生都处于集群快速迁移、躲避敌害追逐的状态,正常情况下也呈现出日夜不停游动的状态,缺氧就成了美国鲥鱼的第一“杀手”[4]。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除正常配备罗茨鼓风机增氧设施外,还需要额外配备液氧,以防止缺氧。

4.1.2 温度 鲥鱼对于温度要求高,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鲥鱼停止摄食、水霉病高发等。工厂化养殖需配备空气能温控系统,既能促进鲥鱼适温快速生长,减少养殖时间过长带来的风险,又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4.1.3 饲养 投喂方法不当容易造成鲥鱼体表受伤,对于摄食期间鲥鱼快速游动冲撞引发的鳞片脱落与表皮溃烂等问题,饲料抛洒面积要足够大,减少鱼体冲突。

4.1.4 水质 保持优良水质是美国鲥鱼养殖成功的关键。工厂化养殖过程中,虽增加了微滤机过滤、沉淀曝气、紫外线消毒、微生物净化等步骤,仍然需要根据水质情况每1~2 d 吸污一次,保持水质清新。

4.2 预防

坚持“早预防、重治更重防”。鲥鱼苗种入池前,先用漂白粉对工厂化水泥池进行彻底消毒;鱼苗入池时,使用2%的食盐水对鱼体浸洗5~10 min。在对一定规格鲥鱼进行分池饲养、拉网训练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食盐水浸洗消毒。

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早晚巡池,及时了解鲥鱼游动状态和体表损伤情况。定时监测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温度等指标,当溶解氧低于5 mg/L 时,及时启动液氧增氧设施;温度超过30 ℃,及时启动空气能控温系统降温并增氧;根据水色和氨氮指标等,及时清污,保持水质清新。遇到溶解氧降低到4 mg/L 以下、氨氮含量升高到3 mg/L以上等情况,除开启液氧增氧设施外,还需及时换水,通过一边放、一边加,尽早发现、大量换水等方式,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水质良好。

如遇到鲥鱼腮部受损、行为急躁等情况,须立即镜检,若镜检发现有寄生虫,可通过换水、定期使用阿维菌素等杀虫药治防,同时减少投喂量,在用药后采用聚维酮碘杀菌消毒等方式降低感染率。

成鱼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使用二氧化氯或复合碘制剂等进行全池泼洒。高温季节可使用三黄粉等拌饲,定期泼洒维生素C,提高机体抵抗力。

4.3 治疗措施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可使用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进行治疗,每100 kg 饲料拌饲5 g内服,一般7 d 一个疗程,配合使用碘制剂和维生素C 进行全池泼洒。及时使用10 mg/L 漂白粉对养殖工具进行消毒,并暴晒杀菌。

猜你喜欢

水气鲥鱼单胞菌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牙龈卟啉单胞菌口腔感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曹寅吟鲥鱼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鲥鱼之美
免疫球蛋白IgY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的牙周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最娇嫩的鱼
水稻水气栽培试验总结
绝色鲥鱼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