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踏板的运用——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十三号第一乐章为例

2021-10-21

黄河之声 2021年13期
关键词:踏板和弦演奏者

王 植

引 言

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车尔尼说过:“用了踏板,我们就可能在两手忙于弹奏旋律和远处的伴奏时,使低音长时间地振动,如同我们有第三只手可供支配①。”1709年巴托罗米欧·克里斯托弗里在佛罗伦萨建造出第一架有强弱的羽管键琴时,它的声音在很多方面仍然和古钢琴和羽管键琴相似②。贝克斯在1772年制造的一架钢琴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带有踏板的钢琴,这架钢琴有两个踏板,一个是制音器踏板(也称持续音踏板或延音踏板),另一个是弱音踏板③。踏板的运用不仅是一门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极其复杂的肢体艺术,而且还是听觉的艺术,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它的艺术性在于使钢琴的音质听起来更加层次分明、刚柔并进;而它的技术性则要求不同旋律的踏板所处理的技巧是完全不相同的,这需要演奏者自身对整首作品的深入剖析才能够做到可以游刃有余的使用踏板技术。

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思想于一身的作曲家,钢琴作品十三号《悲怆》出版于1798—1799年,全曲共分三个乐章,是贝多芬早期的具有典型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也是贝多芬早期奏鸣曲的巅峰之作。《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结构。第一乐章中,有全踏板、半踏板、四分之三、四分之一踏板的运用,也有弱音踏板的使用,切分踏板等。演奏者对作品不同的思考给予作品不同的诠释,作者的情感是踏板法运用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来表现踏板法运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当然,这种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如:音色、速度、力度等等。本文旨在这些类型的踏板在《悲怆》第一乐章的运用进行简单分析,给予读者一些弹奏上的启发和思考。

一、《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延音踏板的应用

《悲怆》第一乐章大多采用右踏板,右踏板是强音和延音踏板,具有粘接旋律与和声的作用,巧妙的运用可以突出音乐的表现效果,在钢琴演奏中应用最广泛、运用最灵活。右踏板要求用右脚的前脚掌前部紧贴在踏板上并以右脚脚后跟着地作为支点,用“脚腕子”的灵活性主动的带动整个右脚从而完成踩踏板的过程,使动机乐句进行连贯,律动织体清晰明确。下面将从本曲踏板踩下的深度、节奏变化下踏板的应用对踏板在《悲怆》奏鸣曲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按踏板踩下的深度分四分之一踏板、四分之三踏板、半踏板、全踏板

1.四分之一踏板要求前脚掌轻点踏板,有踏板的连音效果即可。这种踏板易于突出音乐的轻巧、温柔的色彩,也易于保持乐句内部的连贯性和旋律之间的动力性。如图①

全曲第5小节转到降E大调上,6、7小节是第5小节的模进,第5、6、7、8小节左手为均匀的踏进式进行,在7、8小节达到了极致。第5小节的第一个音“降e”弹奏时则踩下踏板,第5、6小节的力度都是由p(弱)到ff(极强),脚跟不离开地面,由于四分之一踏板踩下的幅度很小,如若控制不当则会有踏板摩擦钢琴的声音或者脚掌轻擦踏板的声音,所以前脚掌要有极强的控制力并用心去感受四分之一踏板的踩踏。在ff处左右手的音域分别在大字组和小字组,琴弦本身就会产生很强的共鸣音响,四分之一踏板的运用,既可以把乐句进行的连贯有序,有避免左手低沉的和弦带来的混浊感。

2.四分之三踏板要求脚踩下去的幅度比四分之一踏板控制的稍大些,比半踏板要深些但又不是把踏板踩到底的全踏板,对脚下功夫的控制显得更为主要和重要。四分之三踏板的运用,增强音与音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的连贯性,增强音色的音质透明度。如图②

89小节旋律是在降E大调的进行,255小节以后转到了c小调上面,力度都是p,即使作曲家没有标注要演奏的连贯,但通过此旋律平稳的特点可知,应突出每小节的最高低音点,这是旋律线条,弹奏要如流水一般。每两个小节换一次踏板,90小节弹完要迅速的放掉踏板随后立即踩下并弹奏91小节,做到小节与小节之间要无间隙的粘接。

3.半踏板是将踏板踩下去一半,抬起时则放掉一半。在《悲怆》中运用半踏板的有如图③

图③

在开始弹奏F-降A-C-D减小五六这个和弦时踩下踏板,解决到G-D-降E属四六和弦时放开并立即踩下。这里是具有华彩性质的一连串下行半音阶,力度由强到弱,半踏板的使用,使一连串半音阶下行连贯的同时又保持了音响上的干净、整洁、尤其是左手的和弦,通过半踏板的运用,音色更加饱满有力。倒数第二个降A音上方的延长记号,有等待开始的作用,踏板随即放开,迅速弹下VII级音“B”音后,弹主音C,为呈示部的进入做了充足的准备。

4.全踏板的运用在这首曲子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首曲子中最具有全踏板方法运用的是引子部分的动机。引子的乐思贯穿了整首曲子的始终。引子部分的乐思在全曲一共出现了三次,即:引子部分、展开部的引入部分、尾声。全踏板的实质就是将制音器全部打开再放回的直接过程,然而一定要记住的是,即使是很用力的把踏板踩到底,把脚后跟离开地面,用脚加上身体的力量重重的踩下踏板并伴随“咣咣”的声音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悲怆》第1小节图④

图④

这是最关键的模进动机,10小节的引子部分是全曲的核心、全曲的命脉,运用大量模进的手法,c小调和降E大调的共同关系f调的共同和弦F-降A-C转到降E大调,这里运用大量的减七和弦,减七和弦和大小七和弦的根本区别是稳定性差,贝多芬在此运用了大量的减七和弦,增加了其紧张度,调性感扑朔迷离,形成一种渐近无调性写法。很多弹奏者把第一小节第一个和弦处理成了预备踏板,即先踩下踏板然后弹奏和声,此处引子部分完全是以作曲家心态来演奏,强后突弱的力度(fp),运用这样的模进来代表贝多芬的心情,一种反抗精神在开始处便表现的淋漓尽致。因而这里使用的是直踏板,更能体现和表现出作者当时愤怒不公、傲然于世间的愤慨心境。贝多芬开篇渲染出这种共振效果,直踏板和全踏板的运用,增强了音响的厚重度、共鸣效果加强。

尾声如图⑤

图⑤

此处与引子的节奏性、音型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节奏上有压缩、有裁截。在调式上,G和声大调开始,在296小节上四度模进到了c小调并停在c小调的D和弦上,297—298小节,旋律上高声部和低声部对称,达到音响上的平衡;半音化的和声进行到c小调,紧接着的D7和弦,等待结束。在297小节中,有渐强(cresc)标注,到sf处是一个最高和声点,这里可以不踩踏板,用手就可以做到作者想要达到的音响效果。在接着高低对称旋律中,要求了渐弱(decresc)和极弱(pp),踏板的逐次更换,使得音质上更加清晰、音响上更加连贯。减七和弦的大量运用,和弦的紧缩性突出、紧张性明显、密度感加强。

(二)踏板在节奏中的运用

根据踏板的节奏性可以把踏板分为切分踏板和节奏踏板。

1.切分踏板:切分踏板又称为音后踏板。手指先击键后踩下制音踏板,再弹奏一个新的音响时,迅速放开踏板后立即踩下,而后弹奏下一个音时,再放掉踏板并迅速踩下,这些要领随乐句之间的连奏而循环往复,从而形成音响连贯的过程。切分踏板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找寻音与音之间不间断而又不混浊的连奏效果,而达到声音的延长和粘接。

在《悲怆》第一乐章中使用切分踏板如图⑥中的15、16小节。

图⑥

乐曲11小节c小调主音“C”出现是则踩下踏板,根据右手的旋律线一拍换一次踏板,开始是和声音程的急进上行,在切分点处形成高八度的重复,加强主题的戏剧性描写。此处根据和声音响整体来感受其内在的线条,运用切分踏板的目的在于使和声音响清晰、不浑浊。和弦的独立性增强,音色饱满度增加。

2.节奏踏板又称为重音踏板,旨在手指击键同时脚踩下制音踏板。节奏踏板与全踏板的根本区别在于全踏板强调旋律性,而节奏踏板有强调节奏性的意义,顾名思义“强调节奏性的踏板技巧。①”此时踏板的最终目的不是用来连接音与音之间的缝隙,而是为了加强某个和弦或某处音点,从而增强了音响的厚重度,从而达到共振的效果。在《悲怆》中节奏踏板最突出的应用是在结尾处如图⑦

倒数第6小节后面的几个和弦,旋律中出现休止,使得节奏性突出,节奏踏板的运用更符合作者的心境,整个身体的力量都集中到手指尖和脚掌上用力发力。这种源自内心的情感,加上节奏踏板的正确运用,这首《悲怆》的感情色彩发展到了无穷大,到达一种极致,令人叹为观止、感慨万千。

二、《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弱音踏板的运用

左踏板又称为弱音踏板。弱音踏板在钢琴踏板技巧中是个比较特殊的应用。它的运用不仅帮助演奏者在触键的感觉上控制更好、处理的得更弱,而且使得音色的听觉效果更加柔美、温和。《悲怆》中唯一使用此踏板法的是如图⑧的175-178小节

图⑧

这里是c小调的属准备部分,准备进行到再现部,左右手的音域分别在大字组和小字组的范围,此处极弱(pp)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左踏板的运用来增加音质的柔和度,使音色听起来更柔美,帮助演奏者弹得更弱。二是用手独立完成此处的弱音效果,不依靠踏板来使音色更加弱,即手指踏板。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手指控制力度上有非常好的训练。

钢琴演奏的踏板技术是一个形体与音乐情绪统一的演奏艺术,以形带声。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奏者来说,钢琴演奏既是对音乐作品风格的诠释,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而又正确规范的演奏,完成每一首作品,要真正的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作者的创作世界。

贝多芬是一位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他的作品总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思索,总是那样的富有朝气与凝思,他的音乐至始至终都贯穿着他儿时就有的那种不屈不挠、不甘示弱的英雄者气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动机结构,好似一位历尽沧桑的巨人发出的怒吼,回澈在阿尔卑斯山间。对现代钢琴踏板法在OP13第一乐章的恰当运用,无疑是演奏者正确还原作品,也是对整首曲子详细深入感悟和理解的二次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踏板的运用并不是一味的用脚下功夫,为了更好地把握整首作品的核心,对作品整体剖析、音乐的感知是极其重要的,考察演奏者的听觉,提升演奏者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踏板踩下的深度、节奏性踏板的应用、弱音踏板在《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在和声、曲式强大背景的烘托下,把不同种类的踏板在《悲怆》第一乐章中的运用进行了剖析,这恰恰说明了踏板技术运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踏板成功的运用,在为作曲家提供了巨大的音乐动机的同时,也为钢琴演奏者丰富了想象的空间与极大的音乐表现力,使得演奏者能够更好地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为音乐家创造了音乐灵魂之路。■

注释:

① [美]约瑟夫·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37.

② [美]约瑟夫·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37.

③ 周为民.钢琴艺术的多维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踏板和弦演奏者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钢琴踏板的产生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