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20胡巧芝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胡巧芝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思想理念方面发生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使学生从中能够收获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方面进行学习与创新,有效融入生活化教学,这样便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与应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法治;应用策略

引言: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习惯性地运用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来为学生授课,学生年龄较小,不能够对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有效吸收,课堂氛围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吸收。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融入生活理念,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相关知识点,这样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长久,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

1、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度不够

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会认为学生的年龄较小,没有必要去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进行深入探索与学习,从而导致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比较随意,不够认真,同时在课堂当中不能够给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漫无目的学习,无所收获。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作为重点来进行授课,甚至占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授课时间,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方面的进步,学生在此学科上不能够取得明显成就。

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老旧

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同样需要做出改变和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习惯性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长期发展下去会使学生不能够在课堂当中有所收获,容易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缺乏学习动力。教师一般运用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为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相关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机械式教学使学生不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吸收与理解,甚至对知识理解出现偏差,影响学生整体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

1、开展课外实践课程,实地体验知识内容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便是实践,教师课堂当中讲述再多的理论知识都不如学生去进行体验与感受,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以后才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来制定课外实践课程,使学生从日常生活当中来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吸收。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我们的校园》这一板块知识时,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为学生进行知识导入与灌输,其后在下一节课的时候组织学生进入校园当中,让学生自主去进行观察和感受,用心去体验校园当中的美好事物。学生在观察与体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将校园当中的美好事物与书本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此更好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校园体验观后感,根据学生眼睛所发展的美好事物来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会使学生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回忆与记忆。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

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为学生带来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眼前一亮的感受,这样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教学融入生活理念,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在和谐融洽的氛围当中来使学生收获知识、获得发展。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空闲时间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相亲相爱一家人》概念,并且在课堂当中进行分享,学生来做课堂小主人,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在课堂的结束部分可以进行一定的总结,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使学生更加乐意去学习道德与法治这一科目,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3、结合生活案例来拓宽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本身就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理论知识都是在生活实践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适当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这样便于学生理解相關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以《我最喜欢的地方》这一板块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在此方面会比较感兴趣,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教师将生活案例分享与书本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同时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这样不仅仅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生机勃勃,还可以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当中获得发展,同时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收获满满。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科目能够给学生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在法治方面拥有更多地了解。因此,教师需要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学引起重视,并且结合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进行授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军.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J].家长,2021(24):44-45.

[2]方宇.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1(32):100.

[3]张潇.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21(18):44-45.

[4]徐培培.探析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25-26.

[5]王振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121-122.

[6]吴卫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56.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助推道德法治课程建设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加强道德法治教育 做品学兼优文明人
绘声绘色,童声飞扬—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