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丹纳艺术评价思想与实证哲学
2021-10-20马培杰
马培杰
摘要:《艺术哲学》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的艺术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理论思想。其中丹纳有关艺术评价的思想在其著作的下编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即:特征重要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和效果集中的程度。丹纳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探讨艺术问题,这与当时社会上所流行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潮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本文试探讨丹纳艺术评价思想中体现出的实证主义哲学精神,并对环境、种族、时代三要素进行重估分析。
关键词:丹纳;艺术评价思想;实证主义哲学
一、实证主义哲学的滥觞
从19世纪中叶起,西方哲学史进入了现当代哲学的发展时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在启蒙运动的冲击和工业革命的洗礼下,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哲学也不断受到冲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主张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研究哲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哲学。
实证主义哲学体系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英法国家,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孔德。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对孔德而言,“实证”与“经验”这两个概念在其哲学体系占据核心地位,他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要以“实证”为基本原则,而唯一可靠的研究材料就是“经验”。于是,不仅自然科学研究中“现实”与“虚假”、“正确”与“错误”的绝对对立被纳人到哲学研究中,所有的知识都只能理解为一种相对的经验。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知识分子,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丹纳当然也不能免受其影响,在对艺术问题对研究中选择参照科学的实证方法。丹纳艺术哲学体系的核心观点——“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 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丹纳借鉴了包括植物学、地质学、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艺术研究,从经验出发、从历史材料出发,将自然科学对原理应用到其对具体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之中。丹纳在谈到“理想艺术”的评价标准时,认为标准存在于现实之中,需要我们去探寻。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与当时的实证主义学术凤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简析
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可以为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这三部分。第一部分解决的是文艺作品的边界问题,第二部分解决的是评价者的身份问题,第三部分解决的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具体评价的问题。
(一)、文艺评价对象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对有关艺术品本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美术史的材料为证,他认为艺术品的本质是要使主要特征占据主导地位。丹纳对于主要特征的定义是从生物学和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论证的,(肉食兽是狮子的主要特征,冲积土是尼德兰的主要特征)。以此为基础,丹纳认为艺术品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是因为它符合艺术中的“理想”的标准。那什么是理想的标准呢?——“艺术家根据他的观念把事物加以改变而再现出来,事物就从现实的变为理想的”。这就是丹纳所认为的需要对艺术品进行评价的逻辑前提。另一方面,丹纳认为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的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对于艺术也一样,不同的艺术形态都存在一定的价值,这是丹纳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所持有的多元包容态度。
丹纳虽然役有明确限定出文艺评价对象的范围,但在其对艺术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丹纳明显流露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被艺术家有意作为艺术而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被称作艺术品。那么很多我们现在称之为艺术的东西,并不符合丹纳所限定的标准。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像洞窟壁画、彩陶纹样都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在当时是作为巫术礼仪的存在形式而出现的,那么像这样的作品 不再丹纳的研究范围之内。
(二)、文艺评价过程
艺术史上有众多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我们现在了解到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是谁来对这些艺术进行评价的?这样的评价是怎样得出的?从丹纳的艺术理论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首先我们可以把对艺术进行评价的人称之为文艺评价主体,丹纳认为这样的人有三类:群众 、鉴赏家和一种抽象的评价主体。一般认为鉴赏家或者说是艺术批评家,他们所进行的艺术评价活动更有价值,因为他们采用的是科学的态度,摒弃了主观的审美倾向。以实证主义的精神深入的研究了与艺术相关的方方面面,最后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然而这样的结论仅凭某一个批评家是无法得出的,必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共同努力,一些有分歧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经过多次的修正之后,才能给出相对正确的意见。
(三)、文艺评价标准
1.特征的重要程度
对于文艺评价的标准,丹纳仍然借用了生物学中的原理来进行考察。主要依据是特征从属原理——“不易变化的特征比易于变化的特征具有更大的力量,更能抵抗一切内在因素与外来因素的侵袭,而不至于解体和变质 ”。以植物而论,结构最重要。以脊柱动物而论,有无乳房最重要,乳房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特征,决定了动物结构的主要特性。丹纳又以地质学上地层自上向下的分布来说明特征有着不同的重要程度,艺术品的等级取决于艺术品中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所以不同的艺术也有不同的等级。而以表现人体的绘画艺术而言,需要考察的就是人体中最重要、最稳定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答案是人体身上最稳定的特征是骨骼、肌肉和皮肤。丹纳以此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进行了评价。
意大利绘画开端,从奇马布埃到马萨乔之间,画家不了解透视、解剖等表现立体的技法,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乌切洛、马萨乔、多纳泰罗等艺术家,对人体进行了研究,虽然当时的作品还略显稚拙,但仍然在艺术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成就是对早期这些艺术家的继承和发展,在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中对肌肉骨骼等人体特征已经描绘的非常完美,威尼斯画派真实的描绘了皮肤触感和色彩,所以这个时期是意大利绘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此后的样式主义和17世纪意大利的学院派艺术已经不再重视肉体方面的力量,画面中的重心转移到了感情或其他方面的时候,意大利绘画的繁榮期就结束了。
2.特征的有益程度
丹納提出的第二个评价标准是将目光放在了对文艺作品特征本身的考察上,“各种特征在等级上所占的位置,取决于对我们有益或是有害的程度……一切意志与智力的特征能帮助人的行动与知识的,便是有益的,反之是有害的”在这个评价标准中,丹纳首次将艺术的价值与道德联系到了一起。这样的观点显然受到了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是带动 18 世纪末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因素,其思考方式基于实证经验,而不再依赖于宗教、神话或是传统。提倡科学的思维方式,反对任何现成的、强加于人的信仰。在这种影响下更加注重的是绘画的教育意义。丹纳在这里强调的是艺术必须反映艺术家的道德观念,艺术作品正是由于凝聚了艺术家的道德评价在其中,才使其有审美教育作用,对鉴赏者来说才是有益的,有助于现实生活。对于以描绘人体为主的绘画作品来说,有益的特征是完美的身体和完美的灵魂,所以在艺术作品中寻求的最高的典型,是一种既有完美的肉体,又有高尚的精神的人。
3.特征的集中程度
最后,针对杰出的艺术品如何表现自己这一问题。丹纳提出了文艺评价的第三套标准,考察的是特征如何在艺术品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提出这个标准的原因是因为“特征不但需要具备最大的价值,还得在艺术品中尽可能的支配一切…… 所有的效果必须集中,集中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地位。”同样,将这一标准应用到以描绘人体为主的绘画中,优秀的艺术作品则需要将骨骼、肌肉和皮肤这一最重要的特征和姿势与相貌结合起来,并且要通过一定的线条和色彩将其塑造的完美。直到15世纪末叶,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家才将这些因素完全集中起来,在画面中表现除了完美的形象。在这之前的艺术家由于无知而达不到集中,在这之后的艺术家是由于不够天真。无论何种情形之下,杰作总是一切效果集中的产物。
1.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局限性分析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是丹纳《艺术哲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核心,他认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演变是在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得以完成的。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该理论的合理部分,即从宏观角度来考量艺术的演变规律时,该理论是糅合了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体,其综合形式的判断方式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指导性的。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演变,其弊端也愈发暴露,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过度强调社会性,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艺术作为人的艺术,总是要表达人的主观情感的,如卡西尔在其《人论》中写道:“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过分强调自然、科学,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使得艺术沦为了社会的附庸,所以丹纳的三要素理论用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艺术,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艺术作品的发生发展的作用,难免会带有科学探索中的抽象因素,从而使艺术本身变得贫乏与空洞。此外,对于现当代艺术史研究者来说,过度借用西方即有的哲学体系与史论体系来分析中国的艺术发展、艺术风格、艺术精神也是以偏概全的,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西方的哲学体系、文化环境做出的片面分析,从整体上来说是缺乏理论依据的,有着很明显的“他者化”倾向,十分不利于保持中国艺术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品质,也不利于中国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这也是针对丹纳三要素中国艺术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但归根结底,三要素理论的提出有它自身的时代性意义,在丹纳生活的年代,他大胆地迈出了第一步,具有开创性与实证性,推动了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也为后来西方文论史上的社会学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2. 总结
在丹纳看来最理想的艺术也就是最有价值的艺术,是用最集中的方式表现最重要的有益特征的作品。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隶属于他的艺术哲学体系,其思想与当时的实证主义精神紧密相关,其中包含大量精彩独到的艺术史分析与艺术批评论断,至今依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在进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同时,可以借用丹纳三要素以及实证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但页需要从本质上明确研究问题的实质与核心,不能陷入历史虚无、民族虚无的泥潭当中去。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付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83年.
[2]周琳莎.丹纳的美学思想反思[M].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年第29卷第1期.
[3]彭锋.演绎、归纳和分析:艺术哲学的三阶段[M].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4]张今杰,刘小飞.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论丹纳实证主义的文艺批判方法[M].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年第3期.
[5]周海挺.评丹纳的艺术批判标准[M].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8,第二期.
[6]陈新儒.丹纳艺术哲学中的文艺评价思想探析[M].文艺论坛,2018年:109
[7]韦勒克,沃伦 . 文学理论 [M].刘象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111.
[8]杨理想.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理论的局限性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9(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