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关键能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

2021-10-20张家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

张家桐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以及家长对初中英语作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布置作业并非简单地让学生刷题来应对考试,而是通过作业来巩固知识点,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得到一定的反馈。所以作业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作业的合理设计以及评价。本文从培养学科关键能力方面出发,就初中英语作业问题,简单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学科关键能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

所谓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相关学科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学科素养相一致的学科能力,其培养关键是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问题,通过学习学科相关知识,不断延伸到其他方面,能够实际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简单来说,就是更高层面的学以致用。而目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作业便是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一大策略。

学生学业问题一直都备受家长老师甚至社会的关注,而多数人都只是关注学生作业的多少,而忽略了作业质量,殊不知,作业的质量才是培养学生的关键,作业多未必有好处,作业少也未必没有好处,主要还是要看作业的针对性。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结合教材自己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增强作业实际效果,真正实现学生减负增效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英语的作业设计与评价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就是以偏概全的问题,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是不相同的,而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是统一布置,这就会出现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很简单,花费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少,而对于另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来说却很困难,完成作业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这对于学生来说,作业的设计是不平衡的,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实际能力,分层次布置作业。

其次,多读多写多练是大多数教师一贯提倡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会潜意识地追求量多,一到放假,学生的作业便会堆积如山。虽然多练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但这不代表盲目地练习能够促进其学习的进步。这会导致大多学生对作业不认真对待,收假之时胡乱抄上去以应付教师的检查,而作业根本没有起到实际性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对作业的厌倦以及增大教师徒劳的工作量,结果适得其反。

最后,就是作业评价问题,部分教师在作业评价打分时,没有具体明确的评价标准,往往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想法来进行评判,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不公平性,毕竟每个学生在拿到自己作业评价时,内心都是有所期待的。如果他们发现互相完成得都差不多,但分数相差比较大,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之前,需要有严谨科学的评判标准,并提前告知学生。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作业目标

有了目标,才能根据目标去施行计划。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首先也需要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要切实明白作业是对學生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学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不容忽视以及敷衍的,教师理应引起重视。教师可以在每一个阶段学完以后,针对本阶段的难易程度,通过上课时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回归教材,以教材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设计作业的形式以及难易程度。同时,作业要有突出基本概念以及相关重点,另外,作业的量也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定。例如,在教学完八年级下第二单元Travelling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一篇My holiday的小作文,作文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单词以及相关语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的一个目标,教师通过作业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学生通过作业评价找出自己不足之处,及时弥补,没有作业评价,作业设计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优秀的作业设计也需要一个科学严谨的作业评价标准,作业评价需要详略得当,梯度明晰,可操作性强,这样不仅能规范学生答题的形式,还能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及时找出自己的扣分点,以作警戒。这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知道如何合理评价学生之所学,结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作业评判规则。另外,大多学生对最终的评价都比较看重,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后针对不同的同学作一些相关批语,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激励,对做得不太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安慰以及加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方面来说,也会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围绕学生主体的能力发展,合理分层设计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接收的能力都有所不同,针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对于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效果,但也并非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同一难度的作业,容易给基础较差的同学造成比较严重作业负担,可能会导致其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是教学中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教师在作业布置的时候,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多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下转第44页)(上接第25页)养成,了解学生目前学习的思维发展以及所处的学习能力水平,根据学生主体不同的认知能力以及相关基础,把作业分为至少三个等级,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相应等级的作业,避免过多机械刻板的练习,尽可能地让作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促进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是否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引导效果来不断调整作业设计的目标以及相关策略,不断进行改善,找到最佳的方式,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养成。例如在教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内容后,可以根据Best friends这篇文章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作业,以此来巩固复习课文知识点:第一级作业:缩写课文并简要复述故事内容;第二级作业: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对话,并在课堂上展示;第三级作业:运用文章中所涉及的语法以及新词,自行写一篇自己好朋友的故事。这一作业设计,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能完成的作业。

(四)融入趣味,提高效率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处于哪一个阶段,大抵都讨厌枯燥乏味的作业,而对一些新鲜有趣的事物却是饶有兴趣。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的作业,把一味的写换成另外的方式比如思考或者动手操作探索等,丰富作业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效率以及质量。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的教学中,可以布置给每个同学讲述自己度假的经历,比如所参观的博物馆、文化馆或者游览过的旅游景点等。进而再进行相关英语知识的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关键能力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其对学生思维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作业又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作业的问题来开阔思维能力以及学会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作业离不开教师的设计与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对作业这一环节的重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以及评价学生的作业,从而发挥作业真正的作用,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科素养能力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巧仁.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多元化作业现状及设计策略[J]. 新课程,2021,(14):35.

[2]高晓静.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J]. 天津教育,2021,(08):87-88.

[3]马维荣.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学周刊. 2021,(17):35-36.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实践思考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强化初探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