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1-10-20彭素琼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策略

彭素琼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尤其是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时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拥有一定的政治核心素养将会促进学生更加良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当中。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展开积极的思考、探究,在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以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为具体导向进行阐述,以期能给相关研究带来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做到“授鱼”,更要做到“授渔”,不仅要让学生习得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即学科核心素养。从一开始的教学目标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不难看出,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有层次,逐渐跟上时代的潮流与学生的主体发展诉求。毫不夸张的说,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仅关乎学生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还关乎到整个社会、甚至国家的稳定与前途。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起高度的重视,并为其革新理念、创新方式,落于实践。

一、借助时事案例培养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身为国民的基本素质,只有具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最终成长为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借助政治教学对其展开正确的引导,通过具体政治生活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政治基本原则与方法的认同。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确保自己选择的时事案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拉近学生与政治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生活中达到政治认同。以统编版必修三第九课第二框举例,在对其中的“严格执法”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严格执法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自觉支持和配合严格执法行动,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为学生播放最近大火的电视剧《扫黑风暴》,通过其中绿藤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贺芸的所作所为,让学生在视频观看中体会到国家严格执法的不容挑战性,并认识到“官员的漠视等同于腐败”这一道理。

二、借助文化创新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学生走进世界、创新世界的精神取向,具有稳定的科学精神能够让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形成实事求是、批判创新的珍贵品质。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文化的熏陶中让学生理性求知。

以必修四第九课第二框举例,在学习“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这一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践与创新之间的直接联系,在学生的内心深植创新的意识,从而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由于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学习了文化继承、传播、交融等内容,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改编自《哈姆雷特》的京剧《王子复仇记》,让学生在视频观赏中直观认识到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必须要面对世界、集思广益,并在这个过程中保留鲜明的文化特色。文化熏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化的认识更加直观,体验更加深刻。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观众对两出戏的评价,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坚定自身立场的前提下对两种剧目展开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識外来文化,形成一定的文化自信,落实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借助情境创设培养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学生身为公民这一身份的衍生物,只有懂得各项法律法规并正确应用,才能让学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学习成长。因此,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正义的理念。

鉴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将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相结合,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再现教学内容,在深入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以必修三第八课第三框举例,在对“法治社会”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扮演:在一辆行驶的公交车上,一名乘客李某由于错过了下车的站点,在公交上对司机进行辱骂,要求司机立即停车,并在司机拒绝后对司机进行推搡,不顾司机和乘客的呵止干扰司机正常驾驶,险些酿成大祸。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李某、司机与乘客,并在表演后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即公交车可以随意停吗?李某是否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让学生在认识到各个人物的立场后得知“李某的行为是错误的,由于他的干扰让司机和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在搭乘公交车时,每一位乘客都应遵循基本的交通守则,这是基本的公民义务”这一道理,进而学生就会明白,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下,每个人都要有规范自身行为、敬畏法律制度的自觉性。

四、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公共参与意识是学生在集体生活的必要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的进步和成长,进而迁移内化,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树立,这不仅使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的前提,也是学生走进班级活动的基本素养。

以必修三第七课第二框举例,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这一节进行教学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深谙其目标与守则,达到“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公民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先带领学生对其实践内容展开学习和宣传,通过网络、电视等手段搜集我国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明确议题、设计方案,并在材料搜集、教师指导、考核评价中一步步完善成果,夯实学生的国家与社会主人翁意识,巩固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法、学法、守法、护法、用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师应在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认识到其重要性,遵循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结合学科特点探索与学情适应的教学策略,在时事案例、文化创新、情境创设、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中依次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健全学生的人格、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燕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7):87-88.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