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频伽与凤鸟关联性研究
2021-10-20刘晶边昊
刘晶 边昊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与西部文明纠缠交融的中国迦陵频伽(妙音鸟)研究”(17BH169)
摘要:迦陵频伽于唐代始,成为壁画、建筑、工艺品等载体上经常出现的形象,人首鸟身的迦陵频伽拥有美妙的歌喉、长长而卷曲的凤尾,以曼妙的身姿出现在构图中。随着佛教中国化的深入,迦陵频伽不只从形态上吸取了凤鸟的诸多特征,也同时融入了凤鸟的寓意,成为既富于宗教色彩又具有民俗特征的装饰纹样。
关键词:凤鸟;迦陵频伽;佛教
迦陵频伽,佛教之神鸟,人首鸟身,因具有美妙的声音,用以形容佛祖讲经时声音之美好,故又被称为“妙音鸟”。迦陵频伽进入中国之后,在保持其宗教符号外,又逐渐依据本土文化与民间喜好,与凤鸟从形象、寓意到构图进行了融合。迦陵频伽在壁画中主要出现在经变题材中,独立或成对出现,主要以礼佛、持乐器、持供品、起舞等形态出现,与众多佛教形象阐释佛国的吉祥与美好。另外它也经常出现于佛塔、经幢、石棺、石柱、金银器皿之上,佛教符号与凤鸟寓意更加融合,形象也更接近于凤鸟,成为大众喜爱的形象。
迦陵频伽与凤鸟的关联性,至少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声音皆美妙,且其声皆具祥瑞之意。迦陵频伽又称为妙音鸟,为佛祖三十二相好之一,而凤鸟的声音也为“音激扬,腹文户。行鸣曰归嬉,止鸣曰提扶,夜鸣曰善哉,晨鸣曰贺世,飞鸣曰郎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中国古文献和诗词中有大量描写凤凰鸣叫所示吉祥的语句,因此它与迦陵频伽均为祥瑞之音的代表(图1)。
2.均为寓意祥和欢乐的神鸟。迦陵频伽在壁画中主要出现在西方净土变题材中,其展翅(或持乐器)围绕于主尊和诸菩萨身边,姿态近于飞天,飞翔时更是璎珞佩身,飘带飞舞。莫高窟335窟初唐的“法华经变”中,七宝塔顶高耸于云端,祥云瑞气萦绕天际,主题元素为塔内二佛并坐,二佛面容祥和、娓娓而谈。塔外两侧及下部诸菩萨、天龙八部、四大天王云集祥云之上,在这欢快吉祥的氛围里,迦陵频伽展翅于云端,欲闻经而起舞。莫高窟61窟阿弥陀净土变中,五羽迦陵频伽手持琵琶、拍板、笛、箫、笙等乐器组成一方乐队。迦陵频伽也大量出现在建筑装饰及工艺美术中,但无一不是表现梵天圣地之梵音绕梁、欢乐祥和。在建于盛唐至中唐时期的神通寺“龙虎塔”门楣上方,雕刻有多羽迦陵频伽和共命鸟。迦陵频伽与共命鸟卷草式凤尾长卷,面带微笑,冠带飘舞,独立或成双伫立于主尊周围,与诸菩萨、飞天、化生、龙、虎以及花冠、卷尾纹饰组成佛国圣境。在佛祖讲经说法宏大构图中,迦陵频伽成为一种常规组合元素,“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迦陵频伽与各神鸟等演绎西方佛国净土的无量圣境。
凤鸟同为吉祥之神鸟,在两汉时期的西王母构图中,凤鸟与玉兔捣药、九尾狐、羽人、三足乌等为必不可少的角色。在表现天界的构图中,凤鸟更是重要元素,会多次反复出现,姿态或勇猛或俊美。在墓室壁画以及棺椁上,凤鸟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吉祥元素,例如在北齐高洋墓墓室东壁壁画中,凤鸟与羽人、千秋、畏兽及各色神兽、祥云、莲花纹等飞翔于云端,构成了墓主人飞升天界的欢乐吉庆场景。凤鸟的形态也会出现在佛教背景艺术中,如洛阳出土的北魏石棺前档中的朱雀被描绘为独脚站立于覆莲纹之上,敦煌莫高窟晚唐147窟中不只出现了凤鸟且延续了此种构图。
3.构图以及角色扮演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在诸多场景中,虽文化背景不同,但迦陵频伽与凤鸟采用极为相似的构图。凤鸟与迦陵频伽常会成对出现于墓葬的建筑构件和棺椁上,意喻吉祥。凤鸟作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除了与其他瑞禽同时出现于构图中之外,也多会以成对单独出现,作为具有极多相似性寓意的迦陵频伽也具这种构图。自远古时期始,凤鸟便会成对进行描绘,河姆渡时期的象牙雕刻“对凤”便是经典纹样,隋代李和墓石棺前档门楣上方刻绘有侧身向内的对称的展翅凤鸟一对。另外唐代在石棺门楣上方也有刻绘双凤的习俗,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波士顿博物馆所藏唐代石棺,其前档门楣上部皆刻绘对头双凤。在南京阿育王塔舍利函内金棺顶盖侧面也多为对凤与卷草纹饰。
在铜镜、金银器等工艺品中对凤出现的频率更高些,山西博物馆藏春秋时期青铜器“秦公鏄”把手便为一对翘尾翼的凤鸟。另如“唐代鎏金双凤纹银盘”“唐代青铜纹饰透腿菱花镜”“战国动物纹锦”等,对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出现于各种门类的艺术品之上。同样是佛教主题,在北魏麦积山石窟133窟佛传故事碑中,一对尾翼高飞、头向内相对的凤鸟便被以高浮雕的形式雕刻在主尊的身光两侧,而这个位置也是迦陵频伽最常出现的位置之一(如神通寺唐代龍虎塔,图2)。
迦陵频伽在中国化的佛教艺术中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宗教符号,还逐渐将其吉祥特征加强,很多状况下几乎扮演了等同于凤鸟的功能,形态也更加与之相似。建于唐贞观七年(791)的嵩山法玩禅师塔墓门门楣上,雕刻一对侧身向内站立的迦陵频伽,丰满的尾翼高高翘于身后,双翼展开,一爪抬起,一爪站立。这种构图,让我们立刻想到几乎出现于每座汉唐墓室中的对凤构图,如出一辙。迦陵频伽的此类构图也是不少见的,特别是在小龙虎塔的壸门上方,多为一对迦陵频伽,或为一对凤鸟,可见迦陵频伽与凤鸟在某些构图中几乎可以互换角色。迦陵频伽与凤鸟有时会共同出现,表达吉祥和宗教意义。在很多建筑物和建筑构件以及壁画中迦陵频伽与凤鸟会同时出现其上,共同演绎和表达吉祥寓意。在一方宋代墓志盖上,牡丹纹、海石榴纹、凤鸟纹及迦陵频伽纹作为边饰线刻其上,纹饰构图饱满,奔跑中展翅的凤鸟与持供品的迦陵频伽造型优美生动。另外,泰安岱庙和北京金陵在出土迦陵频伽琉璃脊饰的同时,也出土了凤鸟琉璃脊饰。
4.在演化过程中迦陵频伽形象逐渐与凤鸟形象相近,特别是尾翼几近与凤尾相同。凤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长而卷曲的头冠和尾翼,到唐宋时期,凤鸟形象更具有华丽的装饰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凤鸟形态趋于相对统一,分为简洁和华丽两种风格,简洁风格多为用疏阔的简笔形式表现凤鸟的高洁与动势。凤鸟更多地将尾翼作为重点表现的部分,造型更加饱满、夸张、灵动,或呈半圆形高卷于身后,或长长后拖漂浮于尾,硕大的尾翼以蔓草纹和叶片纹为主,学者李静杰将这种形式称为“中国花鸟嫁接式”。
“中国花鸟嫁接式”也成为唐代之后迦陵频伽尾翼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尾翼的形状来看,站立和舞蹈中的迦陵频伽尾翼多为高卷形式,飞翔中的迦陵频伽多以后为一字型或倾斜一字型漂浮状后尾形式。莫高窟116窟窟顶绘有拖着长长尾羽的凤鸟,凤鸟羽翼由羽毛形态和蔓草纹构成。在佛教建筑如经幢、墓塔上也经常会见到卷草尾翼后拖的迦陵频伽及共命鸟形象,隆兴寺大殿内造像基座上的宋代迦陵频伽多有卷草尾翼后拖的造型,这种形式的例子不胜枚举。
迦陵频伽的形态还是以半圆形蔓草纹高卷于身后为多,一如凤尾。这种尾翼在迦陵频伽造型中最为常见,在莫高窟壁画、岱庙宋代花锦柱、济南灵岩寺唐代墓塔、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经插图、日本正仓院藏螺钿紫檀琵琶、金华法隆寺唐代经幢以及武惠妃墓石椁等上面的迦陵频伽纹尾翼皆为蔓草纹高卷于身后。另外凤鸟与迦陵频伽也都存在叶片式尾翼,如南京禅众寺舍利银函、成都王建墓外光天元年重宝盝盖、法门寺唐代鎏金迦陵频伽银棺与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镇江禅众寺唐代舍利银椁、镇江长干寺舍利银椁等,其上的迦陵频伽或凤鸟为叶片形尾翼。
5.宋代凤鸟与迦陵频伽会作为建筑脊饰一同出现于建筑之上。泰安岱庙1970年出土北宋迦陵频伽琉璃脊饰11件,另一并出土龙、凤鸟、菩萨琉璃脊饰3件(同时有凤鸟脊饰出土的还有北京金陵墓地)。此批迦陵频伽脊饰上身以人形为主,面部呈女性特征,头戴菩萨冠,背生双翅呈M状,其尾部或上翘或下垂呈凤尾之状,鸟形两腿及脚爪劲健有力地抓于基座之上。凤鸟黄琉璃脊饰大小与迦陵频伽大体相当,站立底座之上,双翅展开于身侧,为展翅欲飞的动态特征,与迦陵频伽脊饰形态极为相似。
佛教迦陵频伽与中国凤鸟在形态与寓意上的融合,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可以看出,文化与艺术是无国界的,不会受地域、宗教、种族的阻碍,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论语谶.
2.诗经·大雅·卷阿.
3.鸠摩罗什.佛说阿弥陀经.
4.所有涉及敦煌壁画中的内容皆来自敦煌研究院主编[M].敦煌石窟全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05.
作者简介:
刘晶,工作单位:山东科技大学;边昊,工作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