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这碗饭,到底怎么吃?
2021-10-20田友龙
田友龙
中国农业从“小时代”进入“大时代”,区域公用品牌悄然登场。
近年在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助推下,公用品牌的创建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西湖龙井这样的老品牌借势再出发,五常大米这类新品牌乘风开新花……
虽然参与者众多,但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场面热、争议多。诸如“大域”与“小域”之争、“物种品牌”与“集群品牌”之辩此起彼伏。这一火热的事业,在当下这个节点却需要冷静分析。
两个方向
要厘清哪个打法具有普适性,必须看得远一点,并弄清楚一个问题——未来,中国农业到底是什么样的?
农业是一个特殊产业,是国家之根本、发展之基础。具体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伟大历史成果,但我国仍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因此,中国农业必须与小农经济说再见,引入工业化理念,引导农业进入大时代。
工业化大农业的特点是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锁定大米、玉米、大豆、小麦等品类作为农业的“基本盘”,解决“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是工业化大农业追求标准品质、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走的是超级大单品路线,品牌化显得不重要甚至是去品牌化的。细想一下,你能记得几个有关玉米、大豆、小麦等“基本盘”产品的品牌?
工业化大农业,显然不是中国农业唯一的解。原因有三:
其一,中国拥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等不同种类的地形,其中山区总面积占比高达69%以上,而且气候复杂多变,诸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很常见。这就让农业呈现多样化、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
其二,农业的战略定力不仅仅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有保障农村社会稳定。虽然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3.89%,但农村就业群体依然十分庞大,小规模农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存在。
其三,中国社会正进入个性化时代,消费越来越多元,人们越来越追求价值。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农产品个性化、品质化、价值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此种状态下的农业规模不大、参与者众多、产品形态多样、品质独特、价格相对脱敏,并且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而这个集群需要也欢迎品牌引航。这个品牌是以公用品牌为母体、以产品品牌为驱动的双轮模式,这才是区域公用品牌的主战场。
“大”与“小”两种思路,让人有了建立公用品牌的方向感,但是却没有给出解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方法论。事实上,在热火朝天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过程中,乱干胡干的企业不在少数,代价往往很沉重。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打好区域公用品牌这张牌?
三类密码
作为一名实践者,我做成了几个颇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一名研究者,我更是广泛研究过国内外诸多案例。实践的体会加上广阔的视角,终于让我破译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密码,并解码出一套资源禀赋、地理物种、内容体系三角支撑,政企双向联动共建产业集群的新打法。
资源禀赋,区域密码
区域公用品牌,往往以区域整体资源为背书,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政策与产业制度。因此公用品牌的创建必须是“市长工程”,其行政基因与生俱来,区域公用品牌带上行政区域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引发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争而不决的第一个问题——区域到底应该有多大?应该做到省、市、縣、镇、村哪个层级?
这个争议可以停止了,因为搞清楚农业的两个方向后,就可做出准确判断。省级区域覆盖范围广、环境多样、气候复杂多变,因此不仅物种多,而且同一物种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很明显,比如猴魁与黄山毛峰,只用一个概念实在难以兼容并包,强行组合会让物种的个性模糊,也会让人无所适从。比如你可以买黄山毛峰,也可以买太平猴魁,但要买安徽绿茶,估计就会有点乱套。公用品牌的属性是中小模规的产业集群,区域的帽子越大,越难支撑。因此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必须慎重。
与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做法相对的,是公用品牌建设的另一个极端——碎片化,打村镇这张牌。村镇边界小,自然环境与生态物种高度同频;产业体量小,产业价值不大。除冰岛老班章茶这类稀缺又能卖出天价的物种外,其他品类很难有操作空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村一品”最终都没闹出多大动静。
在公用品牌建设中,能将区域资源要素与中小规模、产业特性、物种个性完美匹配的是市和县这两组。上行不突破市、下行不穿透县,这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一个必须遵守的潜规则。
公用品牌吃的主要是资源禀赋这碗饭,因此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然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交错式的,考量包含自然地理、人文风貌、社会治理等诸多因素,相同资源有时会被割裂而不会聚集在同一行政区域。如佛教圣地峨眉山就跨乐山和峨眉山两个市,如果品牌概念仅仅局限于行政区域,就会造成资源未充分利用或者重复建设。
区域公用品牌的推手是市或县,主体概念有两种不同玩法:如果资源集中在一个行政区域内,那么使用行政区域概念就顺理成章;如果资源被割裂,就必须从行政概念跳出来,用山川河流这种地域概念来串连。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资源跨越省级行政区域。比如婺源,其自然地理、人文风貌、产业特色与安徽更亲近,确切地说是与黄山更接近。两地特色农业都是“一绿(绿茶)一皇(皇菊)”,而且性能相近;婺源皇菊势头佳,但推绿茶太难;黄山绿茶影响大,但推皇菊阻力大。同宗同源却分属不同的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让人看到希望的一个例子是四川与贵州的联手。打开区域的边界,打造白酒金三角,这个案例为公用品牌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地理物种,品牌密码
区域公用品牌为个性化消费而生,追求价值感,价格相对脱敏,同时蕴含人文精神,因此很多人把文化当成公用品牌的灵魂。文化对于公用品牌的建设很重要,但却不是底层支撑。原因有三:
其一,产业与物种文化承载能力差别很大。比如一杯茶喝着满口都是文化,而大豆、玉米的“文化含量”相对较低。
其二,文化是建立在物种特质上的,没有物种特质支撑,文化无所依。
其三,文化需要时间的沉淀,这一点新品牌已输在起点,文化这张牌并不好打。中国农业已有几千年历史,能走通文助农兴这条路的多是曾经普通人眼中的奢侈性行业(如茶),而剩下的品类多数文化含量不高,因此必须找到新的玩法。
公用品牌是“特异环境”生成的“特异物种”,把农业产品转变成商品,其本质是“类别比较”优势。这就解决了地域物种与地域集群(也有人称为全域品牌)之争。“环境”生成的物种多样多元,覆盖的用户也不相同,很难用一个概念来囊括。类别比较必须聚焦,失去目标就会变得模糊。集群品牌用一个生态概念去覆盖多元化的物种本来就很勉强,精准触达用户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展示品类个性也无从谈起,这些都与公用品牌的起源背道而驰。因此区域公用品牌是地理物种而非集群,这是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必须遵守的底层逻辑。
区域公用品牌的支撑点是类别比较优势,检索物种,从产地生态、物种个性、品类特征等维度寻根,找到物种特异性,这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不二法则。比如安吉白茶历史短,人文故事相对欠缺,但鲜若鸡汤的物种特性让其后来居上。寻根很简单,但是找到有特异性的物种太难,很多物种平平无奇,又该如何打造?
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物种特异性不仅有“塑造”这个简单任务,还有“创造”这个复杂工作。创造就是从源头出发,根据未来消费者的变化,结合自然地理,引入科学育种与培植管理技术,跨品类嫁接,创造全新的有独特优势的地理物种,其实这才是创建区域公用品牌的关键点与胜负手。
內容为王,价值密码
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必须通过自身的个性表达,让人识别、记住。数字化时代,内容为王。内容不仅要丰富,还要有价值,才能与用户建立广泛的链接,最终占据用户心智。
公用品牌的内容建设工作庞大且复杂,包含环境与资源体系、品种知识体系、种植与管理体系、产品分级与管理体系(福鼎白茶是典范,三级产品管理标准是崛起的支撑)、品质与体验体系、文化与精神体系等诸多方面。
公用品牌内容价值表现分为内容饱满度、形式多样性、层级丰富性。内容饱满度,即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承载人文精神的丰富性,表达个性消费主张。形式多样性,即要求图文、音频、视频全上阵。层级丰富性,一是便于搜索的SEO体系,二是建立信任与分享的社交体系,三是便于参与互动的社群体系,四是所见即所得的电商体系。
唯有内容与价值完美融合,才能在互联网世界畅通无阻,才能顺畅触达用户。内容体系要想拥有主动链接能力,就必须升华,凝结成标签,让复杂的内容快速匹配处于浏览状态的眼球,从而获得关注度。标签化,可以集地理特异性、物种特异性、品类比较优势三大要素于一体,承载人文精神,传递品类价值,获得用户认同。老班章的标签——霸道猛,简单三个字完美融合人文地理与物种工艺,助力老班章一飞冲天。这就是内容价值化、价值标签化的魅力。
作者:首肯品牌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