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垄断、分散与集中的经济社会学辨析

2021-10-20李文增

世界文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洛克菲勒摩根反垄断

李文增

当前国际和国内出现的反垄断情況不是什么新事,早在100多年前国际上的反垄断就已在美国上演,甚至比今天更激烈。史料记载美国的反垄断起源于美国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自那以后,世界各国政府就开始在各行各业开展了反垄断行动。政府反垄断的行动,不仅震慑了那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也割断了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绳索。美国历史上反垄断的典型案例情况,不仅给我国目前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而且也引发了我们如何更好地推进反垄断,促进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之思考。

一、美国历史上反垄断的典型案例情况

案例之一:美国官方对洛克菲勒财团实施的反垄断冲击

19世纪后期的美国石油大亨——标准石油公司,以及它的创始人——洛克菲勒(Rockefeller),也有过创业辉煌的历史。1870年1月,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建了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为了让市场上充满其公司的产品,洛克菲勒与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达成秘密交易,让火车装满了洛克菲勒的油桶才发车。这样,途中再经过其他石油公司,其他石油公司的产品就装不上去了,从而形成了洛克菲勒在石油市场中的垄断。

为了进一步抢占石油市场份额,洛克菲勒不仅垄断运输渠道,让竞争对手的产品运不出去,还极力发动石油价格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自己的石油……而洛克菲勒一旦成功收购了对手,使竞争者认输,其公司就会转而提高价格,把价格战牺牲的利润补回来。因此,洛克菲勒在商业竞技场上玩得风生水起,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几乎垄断了美国境内95%的石油供应,也因此成为美国首富,第一个亿万富翁。

然而,伴随着标准石油公司的发展,社会不断出现对洛克菲勒攻击的情况。早在1881年,《大西洋月刊》记者亨利·劳埃德就抨击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托拉斯”(Trust,垄断的一种形式),然而由于洛克菲勒长期与美国政府保持良好的特殊关系,因而这篇文章发出后,几乎没有对洛克菲勒产生任何影响。

而打破“标准石油不可战胜”神话之人,是一位叫做艾达·塔贝尔的女新闻记者。

塔贝尔1857年生于美国中部矿产大州,克利夫兰。这也是洛克菲勒石油生意起步的地方。1895年,28岁的塔贝尔从法国巴黎完成学业,返回美国,当亲眼看到了自己的父老乡亲在克利夫兰遭受标准石油公司的欺压之后,她决定与洛克菲勒进行长期斗争。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塔贝尔虽然有些孤立无援,但她不怕打击报复。她在克利夫兰州悄无声息地散发问卷,调查人们对标准石油公司的看法,并结合暗访,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真相。此外,塔贝尔还通过秘密接触标准石油的部分高管以及政府官员进行深入调查。

塔贝尔的调查结果最后在1902年问世。其在一份叫做《麦克卢尔》的杂志上,连续刊登了名为《标准石油公司史》的连载文章,一共15篇。对洛克菲勒排挤对手、非公平竞争、勾结政客甚至影响司法流程等隐秘行为,以一种全方位无死角的方式呈现出来……

有了记者的文章打头阵,还有《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坚强后盾,“战狼总统”罗斯福决定向石油垄断大亨开刀。1904年,依照《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联邦政府拆分了北方铁路公司。紧接着,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调查。在经历了6年旷日持久的诉讼过程之后,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垄断案进行判决,使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成30多个公司。

案例之二:美国官方对摩根财团与摩根家族实施的反垄断冲击

世人皆知的美国摩根财团与摩根家族虽然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但其遭遇的美国官方反垄断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众所周知,摩根家族的兴起靠的是金融,而晚年的摩根被美国政府的反垄断冲击,主要被冲击的领域也是金融。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时,法国政府派人到伦敦融资购买军火,伦敦金融家怕承担风险,不敢借钱给法国。一是担心法国战败无力偿还借款,二是惧怕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就在伦敦金融家纷纷拒绝之际,仅有33岁的美国年轻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却站了出来,大胆地向法国发放了1000万英镑的银团贷款。翌年,法国虽然大败,接着又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局势非常动荡,但是拿破仑三世政府讲究诚信,还是偿还了1000万英镑的贷款,最终使摩根净赚了150万英镑利息。这次豪赌,让摩根父子从寂寂无名的银行家,一跃成为纵横伦敦—纽约的金融巨头,使摩根家族从此站到了世界经济金融舞台之上。

19世纪末的1898年,墨西哥政府不仅在财政经济方面处于破产的边缘,而且面临即将爆发的美墨战争。在此情况下,当时的墨西哥政府只能厚着脸皮继续发债借款,而当时的国际金融巨头没人愿意借钱给墨西哥政府,主要是对墨西哥不看好。然而摩根却艺高人胆大地借款给了墨西哥政府,因为摩根通过多年以来对墨西哥国情的跟踪观察,以及对美国的了解,认为墨西哥虽然会战败,但墨西哥政府拥有大量的油矿和铁路资源。最终的结果是:美墨战争后虽然墨西哥战败,但摩根在当时还是在取得了墨西哥油矿和铁路权的担保同时,大赚了一笔,并为其日后在墨西哥进一步确保其债权并取得巨额收益捞金铺平了道路。

此后,摩根又开始进军南美。利用阿根廷和乌拉圭战争之后双方元气大伤的时机,通过购买大量的阿根廷国债,控制了阿根廷的铁路权及大量的进出口商品控制权。当时的人们,不无侧目地说:摩根是全世界的债主。

如果说这一系列的金融借贷操作让摩根聲名鹊起,那么1907年的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使得摩根一战封神。1907年,以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博克倒闭的传言为导火索,引发了华尔街局势的失控,股市暴跌,民众挤兑,短短一天之内,几家大银行相继倒闭,整个股市几乎处在全面崩溃的边缘。然而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美国的财政仅有2500万美元的存款,使美国政府根本无力扭转局势。于是,美国政府只好请摩根出手相助。

此时摩根已经年届古稀,但还是决定出手相救,并召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金融家会议,筹集到了超过2500万美元的应急资金。在此后的数周里,摩根不眠不休地和众多金融大佬共同制定了救市计划,并获得了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支持,经过长达数周的努力,使这场空前的经济恐慌得以遏制。

摩根出手救市行为,实际上显示的是一把双刃剑,即一方面显示了作为一家私人资本财团的巨大实力和能力,被公众视为“救世主”;另一方面显示了政府的财力弱小和无能,以及私人资本财团对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威胁。于是在社会中就逐步形成了对摩根财团的非议。随着时间的推移,6年之后的一场听证会,对当初的摩根救市行为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释和评价,几乎将白发苍苍的老摩根逼上绝境。

1912年,路易斯安那州某选区议员阿森纳·普若强迫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参加听证会,并在会上强烈批评摩根的垄断行为。他认为摩根六年前的“救市”行为是出于利己的目的:以严重低估的价格购买优质资产。并指控摩根控制的信托实体在全美112家公司中占有341个董事席位,这些公司都是强大的金融机构,它们的总资产在当时高达220亿美元。指责摩根利用金融危机抄底,延展自己的金融帝国,进一步强化了其垄断地位。

最终使受指控的摩根财团系的一些董事默默地辞职,让出了112家公司中的40多家,并使摩根“金融帝国”四分五裂,而摩根也非常郁闷地搭乘飞机离开了美利坚,前往意大利首都罗马“休养”,后客死他乡。

案例之三:美国官方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

在先后干掉了洛克菲勒与摩根的垄断帝国之后,美国政界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哲学总统威尔逊在国联大会上大谈人类命运,宇宙担当。在他的带领下,1909年美国通过了宪法第十六修正案,开始正式开征个人所得税;签署《克莱顿反托拉斯法》,限制股份公司董事会交叉任职的现象;颁布《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建立了一个消除遏制贸易竞争的各种行为之管理办法。

1913年12月23日,威尔逊签署《联邦储备法》,据此在全美范围内设立了12家联邦储备银行,并由它们共同成立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中央银行。

经济上的反垄断,叠加政治上的全球民粹,极大地冲击了美国这个传统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威尔逊领导下的美国,以一个“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新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在西方发展史上。一年之后,欧战爆发,在此隆隆的枪炮声下,传统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新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迈进。

案例之四:美国官方对科技寡头实施的反垄断

1949年,即晶体管发明不到一年,美国电信巨头AT&T被司法部盯上,司法部长托马斯·克拉克提起反垄断诉讼,理由是AT&T依靠市场垄断抬高了电话费,侵犯消费者利益,要求分拆AT&T。

AT&T以贝尔发明的电话起家,垄断美国电话市场,人们讽刺其是“贝尔章鱼”,意指贪婪无度。恶名之下,如果司法部的垄断指控成立,AT&T将被肢解,贝尔帝国将会轰然倒塌。

为了自保,AT&T高层达成一致,开放晶体管专利许可授权。做出这个决定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晶体管专利属于AT&T压箱底的核心资产,贝尔实验室将其确定为核心机密技术,每个了解它的人都得签署保密协议。

1955年,贝尔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晶体管专利授权,美国公司可免费获得,国外公司只需花2.5万美元。而且,AT&T还承诺不制造晶体管,相当于完全退出这一领域,很快,IBM、德州仪器等公司飞奔而来,拉开了半导体大发展时代的大幕。

AT&T捧出压箱底的“绝活”,让美国司法部满意而归,垄断指控被撤回,在客观上为一个行业的起跑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半导体风云激荡,成为全球热门话题,少有人知的是,半导体时代的开启,与这次反垄断监管密切相关。

如果说反垄断让AT&T时任掌门人勒罗伊·威尔逊压力山大,比尔·盖茨最初却有些满不在乎。1998年,美国对微软发起反垄断听证会。作为微软掌门人,盖茨参加了听证,但他斜着身体坐着,有时无所顾忌地呵呵笑,几乎是不屑一顾。

当时,微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超过90%,市值接近3500亿美元,是当时美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哪怕是在听证时,盖茨也毫不掩饰地说,“如果从数据统计来看,我们确实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企业。”

引发这次反垄断审查的,是“微软、网景浏览器大战”。政府调查的理由为微软是否利用Windows的垄断优势绑定浏览器Office套件,打压竞争对手,微软内部邮件更透露,公司的计划就是要“切断网景的空气供给”。但在盖茨看来,微软在操作系统中捆绑浏览器只是市场竞争行为,政府不该干预,更不应发起诉讼。盖茨更进一步,公开表示:“软件行业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政府监管推动,政府监管只会限制创新。”组织听证会的参议院委员会主席立即予以回击:“盖茨先生,所有人,无论他多有权力,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听证的结果,不仅没有平息分歧,反而矛盾激化。于是政府强制要求微软拆分。关键时刻,盖茨认怂服软,不仅让出微软CEO的宝座,还允许政府监控微软的源代码和系统记录,并逐年加码在政治游说方面的投入。据媒体报道,1997年之前微软每年的游说支出只有100万美元,1998年达到392万美元,1999年投入486万美元,2000年之后每年的投入都超过660万美元。比尔·盖茨保住了微软,但在他心里,似乎从来没有真正“服气”。盖茨曾公开表示,“反垄断诉讼对微软有害”。

微软之后,美国反垄断聚焦于更多巨头。2020年,美国众议院反垄断小组委员会发布报告,认为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都拥有垄断权。10月,美国联邦政府及11个州政府正式向谷歌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了反垄断法。起诉书称,谷歌与苹果公司以及安卓系统设备制造商签订了排他性合同,使谷歌得以维持垄断地位,同时扼杀了美国搜索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据《南方都市报》反垄断课题组统计,过去四年,谷歌遭到27项反垄断方面的调查,罚金数额超过96亿美元,两项指标皆为全球第一;谷歌收到的罚单中,来自欧盟的总计金额为93.9亿美元,占比97%。

二、由美国历史上的反垄断情况得到的启示与思考

(一)由美国历史上的反垄断情况得到的启示

启示之一:即使资本主义社会逐步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国家也不允许私人资本集团实施过度垄断。

例如美国摩根财团与摩根家族,及美国洛克菲勒财团遭遇的美国政府反垄断冲击,以及美国政府通过反垄断的手段敲打科技寡头,都是为了防止资本过分向私人资本集中,不仅是为了在国家层面上维护各资本家集团间的“利益均衡”,而且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科技经济的适度竞争和发展,防止科技和经济发展进入停滞和缓慢发展阶段。

启示之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垄断,是反个别私人资本集团的垄断,而不反对国家资本垄断。

例如美国在推进反垄断的行动中,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这不仅没有削弱美国的国家垄断,而且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其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个别私人资本集团的垄断同时,加强美国的国家资本垄断。其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美国各私人资本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调节经济社会发展和反危机的能力及效率。其典型案例就是2008年美国由于私人金融资本集团,诸如雷曼兄弟等金融集团的所谓金融创新导致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全美国乃至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由于美联储的存在及其代表国家进行干预,进而转嫁危机,使危机逐步缓和下来,否则那场危机对美国是不堪设想的。

实践表明其反垄断的本质就是利用国家机器对内反垄断,对外维护其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进而实施其国家的“开疆扩土”——侵略及掠夺。不论是19世纪末,还是20世纪,乃至21世纪当今的美国反垄断之本质,都一概如此。

(二)美国历史上的反垄断情况回顾引发的几点思考

尽管美国国家层面的反垄断,由于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相关的体制机制的局限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使美国的反垄断也会存在某种局限性和弊端,但是研究和分析美国的反垄断,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也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思考之一:虽然我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及文化有较大的不同,但是我国的微观企业也存在着带有共性的垄断发展倾向及轨迹,同样需要进行反垄断以维护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因此,时刻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把握好监管的力度和方法,适时实施反垄断。

例如阿里巴巴企业在初创发展时期,为了迅速占领市场,除了运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之外,也曾使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私人资本企业的某种不正当“竞争”方法,即在其支付宝中吸揽的活期存款给予大大高于一般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之待遇,甚至有时给予高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待遇,使社会资金迅速向阿里巴巴企业集中,在当时促进阿里巴巴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一些金融机构的极大不满。只是当时阿里巴巴企业规模尚小,尚未对整个国内社会金融体系构成大的威胁,加上当时国家有关部门着眼于深化国有金融机构体制机制的改革,以此来激活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就在一个时期内容忍了阿里巴巴的此种竞争行为。然而当阿里巴巴的规模逐步扩大到具有垄断地位,且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做法足以对我国整个社会经济金融体系构成潜在的和现实的巨大威胁时,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就先后对阿里巴巴领导层进行约谈,直至进行相应的惩罚。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较为严厉的182.28亿元的行政处罚,就是国内反垄断采取的典型案例,也是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的。因此来看,反垄断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独享专利,而是国际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共性之手段。

思考之二:反垄断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有有利的一面,但是如果不能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对可控范围内的一定程度的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实力的适度垄断,也要进行打击的话,就会变成坏事,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反面。

例如,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一个时期国内缺乏经验,放任一些企业的自由竞争,导致国内的一些行业企业出现无序的分散化的过度竞争情况,不仅导致我国一定时期的企业对外竞争力不强,而且导致国内行业企业的巨大资源浪费。其最典型的就是钢铁冶金行业和稀有金属的稀土行业发展状况。

以国内的钢铁冶金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钢铁产业产量逐步成为世界第一,以后不仅中国钢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而且占全球产量的一半。然而多年来由于国内的钢铁冶金行业企业数量过多且分散,集中度不高,从而导致国内的钢铁冶金行业出现过度竞争情况,对外则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实力,往往在面对国际铁矿石跨国公司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时,不仅缺乏话语权,而且被国际铁矿石跨国公司各个击破,最终导致国内的钢铁冶金行业的原材料价格成本过高,导致国内的钢铁冶金行业发展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受到较大的制约,并且往往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再以国内的稀土行业为例,本来中国的稀土不论是在世界的地质储藏量,还是生产量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实力和话语权,因此,在国际上形成了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之说,然而由于国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缺乏强有力的宏观管理,导致稀土行业的开采和生产企业过多、过于分散,最终导致无序竞争,在面对国际市场时,国内稀土行业的开采和生产企业往往是竞相压价出口,从而导致稀土行业的开采和生产企业的产品卖成“白菜价”。不仅如此,由于国内的稀土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其生产的整体科技水平提高较慢,最终导致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稀土行业的有序集约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中车,本来是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后来曾经在所谓“反垄断”的背景下,被人为拆分为中國南车和中国北车两个集团,使其在面对国际市场时竞相压价,从而导致我国机车车辆产业一个时期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受到体制上的制约情况发生。

近些年,我国开始注意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实施适当的反垄断同时,实施反分散的适度集中发展就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除了钢铁行业和稀土行业通过深化改革有所进步之外,突出的就是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两个集团的合并重组,国际竞争实力迅速增强,成为我国高铁和机车车辆产业在国际上的靓丽名片。并且以此为契机,近年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的重组和适度集中发展,大大增强了我国行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快速发展。近期我国开展的万亿元级新央企的“两化”(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就是重塑中国化工行业新格局,成为新型的适度集中发展,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化工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新案例。

结论

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角度来看,各国一定要防止出现两个极端,就是既要注意反垄断,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出现过度分散的无序竞争和经济不集中的情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获得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洛克菲勒摩根反垄断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他们说的都是谣传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中国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政策——互用性、简评与对策
洛克菲勒家族的传承秘密
长着空洞的男孩
逝世者 戴维?洛克菲勒
浅议“区域”的反垄断问题
知识产品搭售及其反垄断规制探讨
狄摩根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