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到“N” 华设发展之路

2021-10-20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卫东

中国公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设计院设计企业

文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卫东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99%的设计院都是在条框的限定下艰难发展起来的,以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集团”)为例,其前身为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仅从企业名称来看,发展方向与业务领域被限定,即只能从事江苏省内的交通规划设计业务。在经历改革后,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更名为华设集团,实现了从“1”到“N”的突破,“1”即立足江苏、立足交通,“N”即走向全国、走向全产业链、走向全基础设施领域,而这不仅是华设集团的未来,更是全国交通企业需要面向的未来。

华设发展的历史与挑战

发展历史:华设发展 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自2005年改革后,华设集团摇身一变,从省级设计院发展成为上市公司,直至现在成为全国排名第6的工程咨询设计集团,各项营业指标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企业发展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关于推动企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近40年来,我国涉及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状态,未来40年,国民经济将进入新常态,将处于中低速增长阶段,面对新格局,如何快速成长,将成为交通设计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和巨大挑战。

地利回顾华设集团的发展历程,公司以改革、上市为动力,抢抓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化等战略机遇,获得了大量的发展红利,同时因为身处长三角地区,外部环境、市场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工作方式,都为华设集团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人和华设拥有一大批具有拼搏精神的老员工,这是华设集团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放眼全国,正是一代代交通人不断的辛勤付出和奋斗精神,成就了今天中国交通运输事业辉煌的建设成就,并走向全世界。

面临的挑战:如何建立持续力、驱动力、竞争力

华设集团开展团体活动。

中国设计行业一直以来缺少龙头企业,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行业头部的几家设计院,纯设计业务板块年均产值普遍低于100亿元,与世界级大型工程咨询公司之间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就华设集团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则是数字化转型、企业传承以及核心竞争力等企业发展深层次问题,这也说明持续力、驱动力和竞争力建设对于华设集团乃至行业内其他相关设计企业的未来至关重要。

持续力如何保持华设集团的基业长青,如何实现华设集团的事业代代相传,不仅需要从简单地培养接班人入手,更需要构建一个资本和华设集团共赢的权力交接机制,提升华设集团的持续力。

驱动力固有观念认为,企业的驱动力源于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但在华设集团上市后,如何进一步激励老员工,同时让年轻员工脱颖而出,为他们提供上升通道和事业平台,实现企业新老发展动能的转换成为了华设集团面临的新挑战。

竞争力目前,行业设计单位的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以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为例,几乎所有的省级交通设计院都拥有相关业务,因此,华设集团以“智慧高速”设计作为突破口,力争做成全国的标杆和样板工程。但在“新基建”时代,土木工程的技术地位进一步下降,改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能化技术为主导,因此,未来华设集团可能面临来自于非同行例如华为、阿里、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压力。

华设的使命与愿景

让世界更通达、让城市更宜居

溯本求源,设计行业是一项公共事业,无论是推动交通发展,还是建设宜居城市,华设集团都是公共产品的供应商,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行业使命。因此,华设集团努力将每个项目都打造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经典作品。同时,华设始终以客户的利益为中心,通过拼搏者文化建设、未来合伙人制度,构建“员工-客户-用户-股东-合作伙伴”的“利益-事业-命运”多级共同体,让真正为华设集团事业奋斗的员工成为接班人和企业未来的所有者。

华设集团为全国排名第6的工程咨询设计集团。

打造中国特色民族咨询企业代表

华设集团始终聚焦交通和城市两个领域,并且坚持更加深入透彻地开展工作,想要成为中国领先的工程咨询公司,在规模、人才、体制机制、治理体系、市场体系、业务体系、研发创新、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实现全面领先。因此,华设集团品牌战略的终极目标是从技术输出、人才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走向行业影响力和企业文化输出,打造优秀民族工程咨询设计品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华设品牌形象。

华设的管理体系

治理体系

华设集团坚持打造价值创造型总部后台,坚持“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发展理念。同时,强化中台赋能水平建设,在管理上,能够为所有分子公司、业务单位提供管理的支撑和服务;在技术上,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围绕数字化、产业化、平台化构建核心竞争力。提升前台执行的操作效率和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多专业协同,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

市场体系

大市场华设集团密切关注未来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一是地域性,华设集团非常关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京津冀经济圈,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设计市场,为寻找目标客户做充分准备;二是产业链,目前EPC(工程总承包)占比越来越高,以设计牵头或者设计施工组成联合体的工程项目占比已经超过20%,设计施工一体化将是工程咨询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华设集团也将朝这一未来发展方向持续发力。

大客户所谓大客户,不单指合作对象体量大,而是合作的可持续化。对华设集团而言,大客户是黏性高且能够持续开展业务合作的客户。交通设计院基本是以项目为核心的单位,客户黏性只能依靠微弱的联系维持,因此,下一步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也是华设集团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大品牌品牌文化时代已经来临,无论在管理还是能力上,华设集团都已经跨出地域和行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品牌之路,未来的目标是成为领军企业。

业务体系

数字化数字化是未来设计行业的必由之路,而数字化必须以设计手段的数字化为前提,其中最重要的是感知能力,这是打开物理世界通往数字世界大门的钥匙,日后华设集团也会向华为、阿里、腾讯等专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学习,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争取早日赶超。

平台化平台化的核心在于如何提升企业集团的赋能水平,未来华设集团将努力融入到全球体系当中去,汇聚全世界最优质的资源和团队,从而提升华设集团的创意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基于目前华设业务架构的生态圈。

产业化当前,“设计+产业化”拥有无限可能,以沪宁高速沿线服务区为例,以前大部分服务区营收能力较差甚至出现亏损情况,后来华设集团建筑团队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沪宁高速公路的人流、车流数据,并精准设计和匹配司乘消费需求,彻底改变了过去服务区的商业逻辑,迅速扭亏为盈,甚至在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沪宁高速沿线的6对服务区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网红服务区。

研发创新体系

由华设集团设计的“南京眼”青奥景观步行桥。

华设集团是一家设计企业,设计师们已经习惯于按照各种规范、条例去做事。未来,华设集团的创新模式仍然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在土木工程与智能、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方面,以设计、研发作为切入口,系统打造创新体系,从而带动华设的产业化发展。

文化体系

华设集团前身省属设计院,主要以“工程师文化”、工匠精神、重视技术为第一主题;改革完成后,华设集团开始学习华为公司,更加关注客户满意度,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生产和管理流程;而现在,如何让企业、股东和90后、00后等年轻员工融为一体,共同发展,成为华设集团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020年,华设成立60周年庆典期间,集团举办了首届美食音乐节,青年员工参与度和评价较高,团队凝聚力提升效果显著。未来,华设集团还将进一步策划、举办更多活动,构建开放、包容、时尚、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来。同时,华设集团提出“三个文化”,即“工程师文化”“拼搏者文化”和“家文化”,既要实现企业的成功、客户的成功,也要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

人才体系

人才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发现、评价和激励人才。以前,评价人才的标准主要是绩效、指标以及市场影响力。现在,人才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与企业战略方向的一致性,能否将公司作为自身事业的起点和平台,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华设集团在建设人才体系过程中,坚持做到分配机制的公平、公正、公开,将分配机制转化为激励人才的驱动力,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以多样化的方式激励90后、00后年轻员工,不仅注重利益驱动,更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平台方面给予员工关注和成长空间。

在面向交通强国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华设集团将通过优秀的作品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将通过做强一个有历史责任的企业回报社会,将通过不断创新与迭代保持基业长青,将通过真诚合作、携手众多伙伴共赢未来。

猜你喜欢

设计院设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